太恐怖了!雨滴中竟有「隱形殺手」?對此,澳洲政府已經毫不手軟…
來源:澳洲網
去年
一則國外報道讓全世界觸目驚心
奧地利科學家最新研究報告出爐
並對所有人發出警告!
在人類的大便樣本里首次發現塑料微粒
可能會危害全人類的健康
今天
又一則駭人聽聞的研究結果出爐
法國研究家發現
這些恐怖的塑料微粒
已經不光是出現在海中
甚至連空氣中
都有他們的存在了…
01
雨水中竟含塑膠?! 科學家警告: 這些"隱形殺手"已經無所不在了…根據SBS的報道,位於法國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從最近收集來的雨水樣本中發現一個驚人的事實。
雨水中竟然含有…
成千上萬的微塑料顆粒
而這些雨水樣本,采自在距離城市120公里的比利牛斯山脈的一個僻靜地點。讓科學家搞不懂的是,為何在這種地方的雨水,會含有如此多的塑料微粒?
首席研究員之一的Deonie Allen表示,很有可能是海水蒸發循環過程中,將塑料微粒帶到空氣中,再一路透過大氣循環到山區,雲凝結成雨後,將塑料微粒跟著雨水一起降下。
"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因為這表示塑料微粒已經成為空氣污染物了…"
是的,去年奧地利科學家發現塑料微粒會伴隨海洋生物的食物鏈,最後回到人體內。
現在光是呼吸
就有可能將塑料微粒吸入體內
這是十分驚人也恐怖的報告結果…
透過雨水與大氣循環,塑料微粒也將可能影響更多人類,甚至人口集中的城市地區會更為嚴重…
研究員史蒂夫艾倫也表示這項研究結果非常"可怕"。
"我們原本有預期在雨水中找到塑料微粒
但沒想到事情比我們想的還嚴重…"
研究結果令人震驚,在那個山區,平均每個月每平方米有超過11,400塊塑料微粒…
但塑料微粒到底是啥?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管理局的研究數據,塑料微粒是非常小型的塑料碎片,長度小於5毫米,大致相當於芝麻種子的大小。
一些塑料微粒甚至比頭髮還細…
但多數塑料微粒也可能小於5毫米。這次比利牛斯研究中發現的碎片,一般在10到300微米之間,大約50微米,比人的頭髮還要細小…
Deonie Allen(左)
長期研究塑料微粒的Deonie Allen就表示
"這些是看不見的大氣污染物
隱藏在空氣中的殺手…"
這些塑料微粒可以來自各種來源,包括我們常用來喝水的塑料瓶甚至一次性隱形眼鏡都可分解成微粒。
根據Deonie Allen的說法,許多微塑性污染都來自大城市,垃圾填埋場和農場,最後流到海洋中,而海洋生物體內出現塑料微粒一直都是全球關注的焦點。
事實上,除了我們經常吃的海鮮,
每天都在喝的瓶裝水也可能被污染了
在去年爆出塑料微粒的事件時,美國環保組織Orb Media發起了一項全球迄今為止對瓶裝水最大規模的檢測。
在對包括北美洲、亞洲、歐洲和非洲等全球9個國家250種瓶裝水進行成分測試后發現:11個檢測品牌中有超過93%的瓶裝水都含有塑膠殘骸
英國BBC:《瓶裝水中發現塑料顆粒!》
塑料微粒的另一個一個重要的來源是人們日常所用的個人護理用品,如磨砂潔面乳,沐浴乳、牙膏和化妝品等。另一個來源是滌綸(聚酯)、錦綸(尼龍,或者聚酰胺)、丙綸、氯綸、氨綸(萊卡)、維綸等人造纖維織物。
目前包含英國在內,許多國家已經停止生產這些含有塑料微粒的產品,但問題是對環境的危險已經造成,接下來該如何解決,才是最讓人頭疼的。
02
"最終都回到我們身上" 塑膠產品的因果報應,"減塑活動"各國開始響應!!
其實塑料微粒的危害,已經不是單一國家所有的問題。最近其他研究也發現,不論是中國上海,遙遠的加拉帕戈斯群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鍾的世界遺產地,甚至捷克共和國鄉間河流附近的農田土壤中,都存在塑料微粒。
塑料微粒問題已經是全球共有的危機
前面也提到,不光是對動物生態,包含人類自己都會通過食物和水,攝取微小的塑料顆粒,對身體的危害,更是不言而喻。
在大家心中,墨爾本一直都堪稱世界的花園城市,引起無數人的嚮往。但殊不知,墨爾本的各大海灘也被污染了…..
所以
抵制塑料垃圾!
就成為全澳人的一大目標!
上千萬澳洲人紛紛積極響應:跑步撿垃圾風靡全澳,環境保護我們義不容辭!
一項新的健身方式風靡全澳,各大澳洲主流媒體都進行了報道!這種健身方式叫做「Plogging 」。
實際上,就是plucking(撿拾)+jogging(慢跑)「跑步撿垃圾」。
不光是普通民眾響應的環保運動
在今天5月1號
墨爾本的動物園以及維多利亞市場都正式確認
將在接下來實行"全面零塑"的改革
維多利亞州的動物園表示,日後將不出售瓶裝水或是飲料,希望藉由這種方式向遊客傳達保護環境以及野生動物的信息。
同時,動物園還將禁止使用塑料吸管和塑料袋,如果遊客願意,大家可以自己攜帶自己的瓶子和塑料包裝午餐,這項改革將從6月開始,到時園區也將安裝分類垃圾箱,將所有"塑膠產品"與垃圾分開,然後再回收利用。
另一邊,大家常去的"維媽",也將在5月14日停止發放塑料購物袋和吸管。
這項市場禁令包括"一次性"塑膠袋,以及厚塑膠袋。仍然允許用於水果,蔬菜,肉類,魚類,熟食和麵包的薄屏障袋。
儘管不方便,但一項市場調查發現,超過80%的客戶和70%的商家都支持廢棄一次性塑料袋。
從去年2018年11月份,維州政府全州禁止塑膠袋之前,就有越來越多的商家傾像使用可分解的輕質塑料袋,而消費者也可以在所有超市和外賣店自帶袋子,或購買更厚的可重複使用的袋子。
這些小地方,都讓我們看到了澳洲對環保的強烈響應。塑料微粒的危害,可能無法在幾年,甚至百年內解決,但減少更多傷害,正是我們如今必須去扛起的責任之一。
03
小編結語
水質、土壤和海洋的污染,塑料微粒的反撲,我們人類常常自詡為生物鏈頂端的主宰。而如今成為污染的受害者,只能說是自食惡果的下場。前陣子紅遍網路的《外賣,正在毀滅我們的下一代》,讓許多人重新思考環保的議題,文末的警語"那些被你扔掉的,總有一天會還給你",也深深烙印在所有看過的人心中。
塑料微粒,人類對環境破壞的現世報,看上去似乎無力可回天,但現在我們能做的,就是能少用一點塑膠,就盡量別去用吧。
原文鏈接: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