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針對澳洲華人的新詐騙手法

2019年07月22日 10:22

【熱點號原創,轉載請註明作者和出處】

最近小編看到了(ABC)上一條新聞,實實在在的自豪了一把:

的確,能來讀書、能留在澳洲,

不是有才,就是有財

才+財:來自教育和培訓部(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的數據顯示,2017年,教育出口領域為帶來308億,其中1/3來自學生。

財+財:這個由德勤經濟研究所(Deloitte Access Economics)所做的名為《重大投資者簽證項目所帶來的影響》(The Impact of the Significant Investor Visa Program)的報告顯示,這種四年期的簽證雖然只佔每年移民簽證獲批率的0.1%,但是自從2012年以來已經為帶來了總值超過101億澳元的經濟利益。因為需要投資至少500萬澳元,因此又被俗稱為「五百萬投資移民」或「188c」移民。其中,有87%的簽證發給了中國人!!!

自然也有那些不法份子們,盯上了這塊「肥肉」。

澳大利亞(Australian Federal Police)7月15日發布緊急通告,提醒提防近期高發的針對澳大利亞公民及外國公民,尤其是華人社區和中國留學生的多種詐騙活動。

警方提醒,詐騙份子經常冒充以下機構或人員實施詐騙:

●    中國公安部門(捏造綁架勒索詐騙)

●    澳大利亞稅務局(稅務冒認詐騙)

●    中國駐外使領館(捏造有重要文件需要領取)

●    物流服務商(通知領取包裹詐騙)

騙局基本上是這樣展開滴:你突然接到一通電話或者一個簡訊:

  • 你因逃稅而被通緝,要想避免牢獄之災,需支付保釋金(現在正是報稅季,一定要小心啊)

  • 你有有來自中國的包裹,但裏面藏有違禁品

  • 你有需簽收的信函,不過,信函中有顯示你正在參与違法活動

……

也許,你真的正在等待跨越崇洋而來的包裹、信函;

也許,你真的在這個報稅季少報、少交了那麼一點稅金;

不過,如果跟你聯絡的人有如下的一些行為,那麼,小編在這裏要

「恭喜你中獎了!」~你遇到了騙子:

● 一定要你保持聯繫,並以「保密」為借口要求受害人切斷與外界一切聯繫,方便操控。

● 反覆要求你提供更多個人信息。

● 威脅你如果不配合將面臨逮捕或遣返。

● 自稱是中國公檢法人員

● 要求你通過WhatsApp、微信或QQ等通訊軟體聯繫。

● 強迫你從家中搬出住進酒店或其他地方單獨居住,以便聯繫你家人偽造綁架乘機勒索贖金。

澳洲聯邦警察強調:

澳政府相關部門不會在電話中要求民眾提供個人信息,不會要求民眾「花錢消災」,也不會在電話中要求民眾通過比特幣、iTunes、Google Play等電子代金卡或是電匯來支付罰款。

如果你真的遇到了這類騙局,

該如何應對呢?

如果接到疑似詐騙電話:

不要應答,也不要按簡訊要求回撥。如果想驗證電話是否真實合法,應掛掉電話,查詢相關部門官方號碼致電查詢,一定要手動輸入號碼,千萬不要直接回撥。

如果您懷疑捲入了騙局:

 · 立即停止跟對方的所有聯絡,並立即聯繫當地警方或者使領館

 · 一定要跟你的家人、朋友討論你遇到的情況,這樣你不僅可以幫了你自己,也可能幫了有同樣困擾的朋友、家人;

 · 如果你覺得不安、恐懼、無助,那就更要注意了,這正是詐騙份子的狡猾之處~利用人們對當局的信任以及對自己做錯事的恐懼來達到詐騙的目的。

懷疑遇到騙局時

如何保護自己?

 · 千萬不要給對方匯款;

 · 如果不能確認對方號碼的可靠性,不要在電話中透露個人信息,信用卡或者網上賬戶等;

 · 如果您已經向詐騙份子提供了銀行信息或轉賬,請立刻聯繫銀行或金融機構凍結資金。

 · 收到莫名的電話、郵件、簡訊、傳真,無論是來自公司還是個人的,都要仔細核對,以防被騙

 · 如果擔心個人身份信息被盜用,請儘快聯繫澳國家身份和網路支持服務(IDCARE)  https://www.idcare.org/

 · 緊急情況,撥打000

詐騙犯的手法可以說是多種多樣,小編最近就收到了這樣的一個提示,非常有必要分享給大家:

1、你先在你的手機上收到一個含有一組數字(通常是6位數)的簡訊;  

2、然後,你的一個「熟人」通過某個途徑(例如,手機或WhatsApp簡訊)發給你另一個信息,說他誤把一組數字發到了你的手機上,請你把該組數字給它,他急用。 

3、一旦你把該數字給了對方,你的某個賬戶(例如,手機、WhatsApp、Telegram、微信、銀行賬戶、等等)便立即被對方控制了。遭受直接損失不說,而且你通訊錄上的好友,也會隨即相繼收到冒你的名發來的同類詐騙信息。

遇到這種情況,一旦發現中招,

應立即通知賬號的服務商,同時報警。

因為,這種從簡訊收到這樣的這樣一組數字,往往都是驗證碼。

很多情況下,當你對你的某個網上賬戶做了某種改變(譬如說改變Wechat綁定的手機、從銀行轉一大筆錢走、等等),服務商為了防止是他人冒名,於是向你發個驗證碼以便能由你本人確認。所以,如果不是你本人剛剛對你自己的某個賬戶做了某種操作,收到這樣的驗證碼都意味著有人正在試圖盜竊你的某個賬號,這樣的驗證碼就絕不能以任何方式提供給任何人(不管表面上看是多麼熟識的人,只要未經語音視頻通話確認或當面確認,都不行)。

在澳洲謹防詐騙的官網上https://www.scamwatch.gov.au/

給出的總結和建議是非常有效和便於操作:

怎樣來保護自己

警惕騙局。 在與不請自來的人員或企業聯繫人打交道時,無論是通過電話、郵件、電子郵件、面對面還是在社交網站上,始終要考慮這可能是一場詐騙的可能性。

要知道您在和誰打交道。如果您只是在網上與某人有過交集,或不確定一個企業是否真實合法,請花點時間來進行更多的研究。在Google圖片搜索上搜尋照片,或者在互聯網上搜索可能與他們打過交道的其他人。

不要打開可疑的文本、彈出窗口或電子郵件——將其刪除掉。如果不熟悉,通過電話簿或在線搜索等獨立來源驗證聯繫人的身份。不要使用發給您的消息中提供的聯繫方式。

保持個人信息的安全。把您的郵箱鎖上,賬單和其他重要文件扔掉之前要先粉碎掉。將您的密碼和識別號碼保存在安全的地方。對於在社交媒體網站上您要分享多少的個人信息,請要非常小心。

保持移動設備和計算機的安全。始終使用密碼保護,不要與他人共享訪問許可權(包括遠程),更新安全軟體並備份內容。使用密碼保護您的WiFi網路,不要使用公共電腦或WiFi熱點訪問網上銀行或提供個人信息。

謹慎選擇您的密碼。 選擇對他人來說難以猜測的密碼並定期更新。不要對每個帳戶/個人資料使用相同的密碼,也不要告訴任何人您的密碼。

在社交媒體上查看您的隱私和安全設置。 如果您使用社交網站(例如Facebook),請多加註意您與誰有聯繫,並了解如何使用您的隱私和安全設置以確保您保持安全。

請小心要您給出個人信息或金錢的任何要求。 不要向任何您不了解或不信任的人匯款或提供信用卡信息、網路帳戶信息或個人文件的副本。

在網上購物時要小心。當心看上去好得不真實的報價,請總是使用您所了解和信任的在線購物服務。

更改您的在線密碼。如果您認為您的計算機或設備已被黑客入侵,您應該使用可靠的病毒檢查器運行完整的系統檢查。一旦完成,您應該更改在該計算機上使用過的所有在線密碼。如果您認為其中一個在線帳戶(例如銀行,電子郵件,在線購物或社交媒體帳戶)已被盜用,您應該立即更改密碼。

從哪裡可獲幫助

如果您被詐騙了錢財,或者將您的個人資料給了詐騙者,那您就不太可能把錢追回來。但是您可以立即採取措施限制損失,並保護自己免受進一步損失。

聯繫您的銀行或金融機構

如果您已向詐騙者匯款或提供了個人銀行信息,請立即與您的銀行或信用合作社聯繫。如果詐騙者有您的帳戶詳細信息,銀行或信用合作社可能能夠停止匯款或支票、或關閉您的帳戶。

如果您不確定是否被騙,請停止匯款 。詐騙者將不斷要求您匯更多的錢,直到您停止。

如何恢復您被盜的身份

如果您懷疑您是身份盜用的受害者,請務必迅速採取行動以降低您的財務損失或其他損失的風險。

您可以:聯繫iDcare——一個由政府資助的免費服務,將與您一起制定針對您個人情況的具體反應計劃,並在過程中為您提供支持。訪問 iDcare網站 或致電1300 IDCARE(432273)

申請聯邦受害者證書——該證書能夠證明您確實已成為身份犯罪的受害者,並可作為憑證幫助您重新與政府或金融機構建立信用。訪問聯邦身份犯罪受害者。

向當局報告詐騙

通過向適當的機構報告,您可以幫助機構識別詐騙者,並向其他人發出有關該騙局的警告。

最後,小編要說的是: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推廣

來源:僑居澳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