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盜賊的「助偷袋」認識一下!瀟洒逛超市來去自如
來源:1688澳洲新聞網
裝有特殊襯裡的「魔法」包允許小偷在不觸發安全警報的情況下大搖大擺走出商店,這種袋子可以讓小偷繞過安全屏障。
新的研究估計,在全澳範圍內,商店盜竊造成的損失高達22.6億元。
小偷也變得越來越猖狂和暴力。
「利潤保護未來論壇」(Profit Protection Future Forum)的研究顯示,「魔法包」,也被稱為「助偷袋」(booster bag),正給零售商帶來巨大損失。這個論壇是由澳大利亞一些大型零售商試圖對付盜竊行為的團體組成。
有恃無恐的小偷通常利用這些包包對商品下手,尤其是在服裝和百貨商店。
研究人員泰勒(Emmeline Taylor)表示,「這基本上意味著他們可以自由進入,把袋子裝滿,然後若無其事地走出去。」
倫敦城市大學的泰勒博士說,「這是職業小偷或半職業小偷慣用的伎倆。」
「每個小偷都想讓自己看起來像個老主顧,所以如果他們背著一個普通的購物袋排隊,就不會引起任何注意。」
該論壇的研究顯示,顧客盜竊目前佔零售損失的近60%,高於兩年前的40%左右。
在超市失竊物品中,牛奶和嬰兒配方奶粉盜竊位居榜首,維生素和香水在藥房被盜最多,而百貨公司則是名牌服裝。
一些小偷用可重複使用的環保袋假裝他們在超市已經付過賬,把舊的或丟棄的收據當成自己的。
在體育用品、燃油和五金店裡,「拿了就走」的行為是很常見的,在這種情況下,膽大的騙子從不掩飾手推車裡裝滿偷來的東西。
團伙光天化日之下襲擊商店,這種高侵略性襲擊行為越來越引起擔憂,尤其是電信公司和便利店常常成為目標。
泰勒說:「他們故意走進來,想把商店砸個稀巴爛。這是非常具有侵略性和威脅性的。這是如此狂妄至極,即使有閉路監控,他們也不怕被逮到。」
一名防損工作人員告訴研究人員,商店正在裁減保安人員,這助長了小偷的囂張氣焰。
「如果你把太多的鯊魚從海洋中移走,那麼每個人都很樂意游泳,」這位工作人員說。「小偷現在變得更加自大和狂妄。」
另一位表示:「我認為他們非常清楚,我們無能為力,因此小偷變得更加肆無忌憚。」
Checkpoint Australia副總裁斯文特(Mark Gentle)是這項研究的發起人,他說商店扒手變得越來越大胆。
他說:「很明顯,小偷已經提高了他們的策略,零售商需要適應以保持領先。」
澳大利亞安全行業協會顧問約翰遜(Peter Johnson)則表示,「這令人擔憂,這些丟失的貨物可是一大筆錢。」
最常被盜的商品
超市
肉類
嬰兒奶粉
面霜
服裝店
內衣和品牌服裝
運動裝
珠寶首飾
藥房
維他命
香水
化妝品
電器賣場
手機配件
平板電腦
百貨公司和折扣店
品牌服裝
手機配件
化妝品
運動服裝
玩具和遊戲
來源:2019年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零售犯罪調查
原文鏈接: 點擊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