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新加坡!海外華人最密集的地區為什麼是澳洲這裏
文章來源:環球情報員
海外華人最密集的地區
作者: 陳相成 編輯:Thomas
論海外華人分佈最密集的國家或地區,大多數人想到的便是華人比例高達74%的新加坡,從國家角度來看,新加坡當之無愧。
若從地區角度來看,其實不然,這項桂冠當屬於印度洋小島—聖誕島。
在聖誕島上生活的華人佔比高達85%。曾經的聖誕島也是新加坡的一部分
聖誕島位於印度洋東北部,面積135平方公里。北距印尼首都雅加達約500公里,東南距澳大利亞珀斯市約2600公里。從地理位置上來看,該島離澳大利亞較遠,更鄰近東南亞地區。
但事實上,目前它是澳大利亞的一塊海外領地。全島人口僅有2000餘人,官方語言是英語,但全島通行粵語。
因為生活所迫等原因,歷史上一批又一批的華人先輩前赴後繼地來到這個浩瀚汪洋中的小島,並紮根於此、繁衍生息。遠離故土的境遇,沒有讓他們忘記自己的根,中華文化今日在聖誕島廣泛傳播便是最好的證明。
紅色圓圈內的便是聖誕島,在浩瀚的印度洋中渺小顯得非常不起眼
聖誕島首府、最大城市飛魚灣。這裏生活了全島1/3的民眾,壯麗的風景也吸引了很多遊客前來度假觀光
這座偏處於印度洋的僻靜小島,為什麼會生活著這麼多來自於千里之外中國的華人?而緣何又成為了澳大利亞的海外領地?在島上,他們的生活又是怎麼樣的呢?
磷酸鹽的規模化開採始於1899年。大量的開採,需要的是豐富的廉價勞動力,而聖誕島作為一個歷史不長的島嶼,顯然是達不到這個標準的。而對聖誕島進行直接管轄的新加坡,便成為了勞動力最直接的供應方之一。聖誕島磷酸鹽的開採吸引了大量來自新加坡、馬來亞以及中國的勞工。
一、資源之爭,澳洲得利
從1826年開始,大英帝國逐漸建立起對馬六甲海峽周邊及鄰近地區各殖民地的管理建制,形成以新加坡、檳城和馬六甲三個重要港口為中心的海峽殖民地,以加強對該地區的政治經濟社會的全方位控制。
聖誕島紅蟹「霸道橫行」,吸引了不少人好奇的目光
英屬馬來亞疆域圖。包含了海峽殖民地、馬來聯邦以及馬來屬邦三個地區,其中紅色區域便是海峽殖民地
海峽殖民地的建立,推動了英國殖民地向周邊地區的縱深探索。很快,他們便發現了聖誕島上蘊藏著豐富的高純度石灰磷酸鹽。抵不住資源的誘惑,英國人於1888年將聖誕島吞併,由海峽殖民地的新加坡中心進行管理。新加坡濃厚的華人文化,也隨之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聖誕島。
聖誕島第二大城鎮潘桑,建築依然還殘留著濃郁的新加坡風格
語言文化上,當地華人也保留得比較完善。由於聖誕島上的華人移民大多來自於中國廣東地區,尤其以廣府人居多,因此島上超過60%的華人通行粵語。除此之外,聖誕島還有一處華文中心,始創於1980年,為周末制學校。雖然說學生人數不多,但始終保持著熱忱的辦學熱情。
新加坡作為近現代華人「下南洋」打拚的重要據點,一直以來華人在當地都佔有相當比例和重要話語權。而聖誕島的發展這些華人們也是居功至偉。
辛勤能幹的華人勞工,渴望在聖誕島闖出一片天地
時間來到了二戰,而聖誕島也同樣未能倖免而遭到侵略者的迫害。作為太平洋戰爭的一部分,東南亞因為橡膠、石油等資源的儲量豐富而讓日本侵略者垂涎欲滴。從1941年12月開始,狀況慘烈的東南亞戰區便逐漸形成了。
現任莫里森政府的「登場」,不顧民眾的意見,再度宣告拘留中心回歸
東南亞戰區中的緬甸軍穿越河流。這塊涉及多個國家的戰區最終經歷3年零9個月的戰爭才宣告和平
聖誕島的磷酸鹽儲備讓侵略者加緊了對其一系列的軍事活動。1942年1月,日本展開了第一次對聖誕島的軍事活動。由於島上軍事防備力量薄弱,當年聖誕島就被日軍所佔領。聖誕島進入了為期三年的日佔時期。
聖誕島首次進入大眾視線是在17世紀。1643年,英國航海家在聖誕節發現了這座漂浮在印度洋上的小島,顧為其命名為聖誕島。1688年,又有幾名歐洲人在航海時因為大風而吹到了聖誕島落腳,他們也是第一批踏上聖誕島的人。
日軍為奪取這塊資源重鎮而歡呼雀躍
1946年,在東南亞戰區和二戰均取得圓滿勝利后,聖誕島再一次順理成章地成為了英屬新加坡的一部分。大戰之後兩地再度緊密相連,彼此的人員往來更加密切了。
地理位置的天然優勢,讓更多的華人來到這座神秘島嶼一探究竟
時間來到1957年,此時恰好是新加坡謀求自治的前期。而就在這時,澳大利亞向英國提出了將聖誕島主權移交給自己的請求。1958年10月,依據《1958聖誕島法令》,聖誕島的主權正式移交給了澳大利亞,而新加坡只獲取了290萬英鎊的磷酸鹽補償費。
聖誕島最終成為了澳大利亞的海外屬地
澳大利亞為何對聖誕島情有獨鍾?而新加坡又是因何對這片資源寶地忍痛割愛呢?這兩國心裏都有自己的小算盤。
澳大利亞對聖誕島煞費苦心還是基於島上的磷酸鹽。1948年,澳大利亞和紐西蘭資本基本壟斷了聖誕島磷酸鹽的開採權。
隨著二戰後民族解放運動的日益高漲,澳大利亞擔心磷酸鹽開採的主動權將落入獨立傾向越來越明顯的新加坡手上。他們想要在新加坡獨立之前極力爭取到聖誕島的主權。
這一時期的新加坡還是英國的殖民地,在經濟和外交等重大事宜方面是沒有發言權的。此外,當時的新加坡正在與英國就自治獨立程序進行談判,事務繁雜,根本難以顧及。而英國在得知澳大利亞的想法后,與其達成了交易協議,為的是儘可能地削弱新加坡的實力。新加坡方面為了大局,不與英國人翻臉,只能默許交易的達成。
擺脫英國、獲取自治后的新加坡。那時的新加坡,儘早實現自治是頭等大事,出售聖誕島實在是無奈的棄車保帥之舉
蘊藏豐富的磷酸鹽資源,讓聖誕島催生了大量的勞動力需求。處在英國殖民下的新加坡管轄,則為聖誕島提供了最直接的勞工來源。加之下南洋的大背景,更多的中國勞工也隨著前人的步伐,漂洋過海踏入這片神秘島嶼來「淘金」。
在多重作用力之下,聖誕島世世代代繁衍生息,逐漸形成了今天除大中華區及新加坡以外,又一個以華人為主體的地區。
二、文化多元,華人突出
多種族的社會,給聖誕島帶來了兼收並蓄的社會及文化特色。當地各個種族之間都形成了自己的社區,包括華人社區、白人社區以及馬來社區等,社區之間互幫互助、和諧交融。
在宗教上,這樣的特徵更是顯著。僅有幾千的人口中,就有包括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等各大宗教的教徒。島上也建有一座符合所有宗教基本價值的巴哈伊中心。
聖誕島2011年和2016年宗教人數佔比數據
以華人為主體的社會,為聖誕島帶來了濃郁的中華文化特色。每年春節,雖然不是澳大利亞的公共假期,但聖誕島卻唯獨享有春節公共假期的特權。在聖誕島上,各個族裔的重要節日都有短期的公共假期,但論影響力、參与人數以及規模等,春節實在是其他節日所不能及的。
聖誕島上宏偉壯觀的春節舞獅表演。春節作為公共假期在聖誕島,已經有逾60年的歷史了
聖誕島上,隨處可見的中文並不是一件稀奇的事
三、枯竭困局,另闢新徑
聖誕島由於面積狹小、資源有限,經濟活動類型十分有限,磷酸鹽開採是島上創收最重要的手段。但由於早期過度的開採使得政府現在對磷酸鹽的生產銷售保持謹慎態度,反反覆複數次出現叫停又重啟的風波。
聖誕島磷酸鹽礦石。據探測數據顯示,聖誕島目前蘊藏的磷酸鹽礦石資源已接近枯竭
資源狀況的惡化,不得不讓當地政府發掘新的經濟增長點,而海島旅遊似乎正成為他們所尋找的那個理想答案。聖誕島紅蟹大遷徙一直都是人們所津津樂道的自然奇觀,也是為數不多外界了解聖誕島的重要窗口。通過這個賣點,將更多的旅遊資源展示出來,越來越多遊客將目的地選擇在了聖誕島。
依託著海島這個得天獨厚的優勢,聖誕島開發出潛水、捕魚等一系列海上娛樂項目。配套設施上也不落下風,全島目前開業了超過百家大大小小、風格不一的旅館,將旅行的體驗感大大提升。
圓圈處為聖誕島國家公園。除了飛魚灣等一些固定的居民點,全島約70%的面積都是國家公園的「地盤」,極高的森林覆蓋率也逐漸成為另一個旅遊賣點
四、隔閡深厚,路在何方
聖誕島作為澳大利亞非自治的外部領土,政治上的自主決斷有著較大的缺失,完全不匹配與其他州政府相當的權力。當地的法律完全由澳大利亞政府制定,且區域管理員也是政府直接選派的,一些日常服務都是通過西澳大利亞州政府的協議完成。這一系列措施的實行,最終導致了居民們的政治冷漠。
聖誕島旗幟。旗幟的誕生是民眾們共同努力的成果,也是祈求政府給予他們同州府等行政區同樣權利的渴望
聖誕島居民的不滿還體現在政府在當地建設難民及移民拘留中心。隨著前往澳洲的非法移民以及難民等尋求庇護者日益增多,澳大利亞政府開始尋求解決方案,而建立拘留中心成為了他們的解決方案。
聖誕島移民拘留中心。這樣的拘留中心在馬努斯島以及諾魯同樣也設有
非法移民和難民等尋求庇護者的到來,嚴重擾亂了當地民眾的正常生活秩序。尋求庇護者沿岸死亡的事件時有發生,甚至還發生過偷渡到達聖誕島時而撞擊礁石的大型船禍。
民眾們反對的聲音愈演愈烈,政府最終於2018年關閉了該中心。但2019年初,新一屆政府的上台,又逐步開放了中心的一些設施。未來將會如何,是個謎題。
白人當道的澳洲,與華人當道的聖誕島,如今出現深厚的隔閡,似乎不完全在意料之外。而當初無奈將聖誕島拱手相讓的新加坡,面對當下局面,也不是沒有想法。
隨著國家實力的日漸強大,新加坡和聖誕島都出現了讓聖誕島重歸新加坡的呼聲。但是,這樣的結局必然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首先,聖誕島對於澳大利亞還有很實際的利用價值;其次,新加坡在實力上,尤其是硬實力上,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無論是出於利益,還是情懷,相關國家的博弈爭鬥,最後都必須回到民眾的訴求中去。一個能夠博得民心的政府,才是民眾值得依託和信賴的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