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男子破口大罵,做個手術要等六年!每年$2000刀的醫保費,都喂狗了嗎?
文章來源:悉尼印象
因為他們覺得自己被坑了,
儘管澳洲的醫療體系在世界上算是數一數二,但是仍然有不少人在抱怨它的一些弊端。
保費越來越貴,而工資卻幾乎不漲。
新的數據顯示,2018年就有6.5萬人放棄了住院治療,這是15年來最大的年降幅。
而在投保降幅之中,年輕人們的觀念的不斷更新,特別是在25到29歲的年輕人中,很多人都不再投保私人醫療保險。
大約有33,975名澳大利亞年輕人放棄了保險,這一比例在所有年齡段中最高,佔了6.9%。
這樣一來,
儘管她的醫療保險水平很高,但她的產科醫生的自費費用約為6450刀。她還必須支付500刀的硬膜外麻醉,400刀的兒科醫生和500刀的醫院額外費用。她還花費了數百刀用於血液檢測、超聲波檢查和疫苗【相關閱讀:顯微鏡學家發表對四家疫苗公司的成分分析】接種。
那些年輕的,身體健康相對良好得群體
不再買私人醫保,
而擁有私人醫保的大多數人
都是容易發病的群體,
這讓私人醫保機構的負擔不斷加重,
只好上調保金,
從而走入了一種死循環。
這讓私人健康保險行業更加擔心自己正處於「死亡螺旋」,希望政界人士應重新考慮納稅人是否應該繼續為該行業提供補貼。
報告指出,澳大利亞人對私人健康保險越來越不滿意,因為保費的增長速度遠遠快于工資或通脹。
AMA醫學會會長托尼·巴托內承認,
如果私人醫療保險物有所值,人們是不會放棄的。
「澳大利亞人非常聰明。他們當然會意識到,當自己被賣得一無是處時,他們就會選擇退出,」他本月在全國新聞俱樂部(National Press Club)表示。
Grattan的報告指出,自2010/11年以來,
保險費增長了30%,
而實際工資增長了8%。
工資的漲幅遠遠跟不上保險費的漲幅,
我認為政府在鼓勵一些垃圾。
這讓大家如何心甘情願的交出自己的血汗錢呢?
報告指出,超額保險、免賠額保險和自付保險的比例有所上升。
20年前,只有三分之一的保單存在超額或排除,比如支付醫院治療費用的前500刀。
如今,84%以上的政策存在某種形式的過度或排斥。
這份調查出來以後,引發了澳洲網友的牆裂圍觀!
大家紛紛在網上表達出對私人醫療保險的不滿,
並且紛紛分享他們的經歷
來吐槽私人醫保到底有多坑爹!
這裡有一個關於私人健康保險的故事:
我在公立醫院的鼻竇手術等候名單上等待了18個月,
因為同樣的手術會花掉我1萬刀的私人健康保險。
我買保險已經快十年了。
我有頂級的健康保險,
然後已經在牙科上花費了超過1萬刀了,
當我可以為它存錢的時候,我要付更多的錢。
我在行動,有頂級的私人醫保。去年,
一個的胃部手術12萬刀花費
居然要我自掏腰包
不然等待手術的時間就會超過6年!
不幸的是我沒有更多的選擇了,只能乖乖交錢做手術。
我是一個健康的25歲青年。
足球比賽后需要面部手術。這是我唯一一次用醫保。
結果4000刀的手術費
我一怒之下把保險取消了,但是我剛剛又給簽回來了,因為它比起私人醫保的附加費可划算多了
根據finder.com.au的數據,2018年私人醫療保險的平均費用約為每月166刀,或每年1992刀。
儘管平均每年支付2000刀左右,
越來越多的澳大利亞年輕人開始拒絕私人醫療保險,
格拉坦研究所認為,聯邦政府需要重新考慮私人健康保險的作用,特別是在每年約有90億刀納稅人的錢花在這個行業上的情況下。
但人們在做手術時仍要花費數千刀,
這主要是因為專科醫生的費用不包括在內。
一位悉尼的母親就對它的私人醫保十分不滿,她花了大約8000刀通過私人系統生下第一個孩子。
她原以為自己會得到產科醫生探視的部分保險,但令她吃驚的是,她得到的唯一一筆錢來自醫療保險,而不是她的私人保險公司。
這位38歲的女士每年為標準的醫院醫療保險支付5472刀,外加500刀的額外費用。這項保險包括她自己、她的丈夫和新生兒。
這一切不禁的讓她想破口大罵!
巴托內博士說,政府不需要更多的證據來證明問題的存在,已經有三年的審查、工作組、調查和委員會。
我每年交那麼多錢,都幹啥去了?!
這也不包那也不包,
你們到底包啥呀?
雖然她不認為自己能擺脫私人身份,但她會重新評估自己的身份。
她在接受澳大利亞新聞網採訪時說:「這也讓我在考慮是否要請私人產科醫生時三思而行。」
「如果你通過公共系統,它幾乎不會花費任何東西……你不會有很多自掏腰包的成本。」
通過私人系統也不能保證你的產科醫生能夠接生你的孩子,她的孩子是由另一位醫生接生的。
每年花那麼錢在私人醫保上卻沒什麼實際用處。
然而,她說她很感激能在醫院呆五天,這比那些通過公共系統的人能呆的時間長。
巴托內回應了改革的呼聲。
他說:「選舉已經過去兩個月了,醫療改革方面依然需要重大的改革,對於政府來說,這是首要任務。」
「我們世界一流的衛生系統在日益劇增的壓力下似乎有點撐不住了。
資金缺乏,
只給我報銷了700刀。
人員及各個資源的匱乏,
以及浪費,不公平和底下的效率,
都是澳洲醫療體系中存在的巨大問題
他說:「隨你怎麼說,證據都在那裡,我們現在可以進入實施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