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教育開銷漲幅達通脹兩倍!澳洲家庭備受煎熬
來源:1688 澳 洲 新 聞 網
隨著基本商品和服務(包括醫院就診、房產價格和教育)的成本以兩倍于通脹的速度攀升,工薪家庭受到受到擠壓,促使人們呼籲政府主導的部門加強競爭。
對澳儲行(RBA)自聯盟黨2013年上任以來所有數據的分析表明,儘管有一系列旨在控制生活成本的政策,但聯邦、州和地方政府直接控制的領域,物價漲幅最大。
自2013年第四季度以來,整體消費者價格指數增長了10.4%,而政府管理或控制的商品和服務的成本增長了23%。
與一般通貨膨脹率相比,郵政服務價格飆升26.8%,教育成本上漲24.9%,幼托費用攀升26.7%,醫療和醫療服務價格上漲超過36%。所有這些都由州或聯邦政府主導。
在同一時期,工資增長了13.4%,但私營部門的工資增長率僅為12.7%。
AMP Capital首席經濟學家奧利弗(Shane Oliver)表示,生活成本壓力的部分原因是政府控制的經濟部門價格持續上漲。
「政府部門的價格確實不會受到影響私營部門的影響,而後者是競爭所在,是技術創新所在,這幫助遏制了相當一部分經濟部門的價格上漲。」他說。
「這是導致低通脹的原因之一,很多人說他們的生活成本在上升。他們看到醫療費和私人醫保費上漲,學費上漲,市政費上漲,但他們也看到新車或新電腦的價格下降。」
生產力委員在2017年向財相莫里森(Scott Morrison)提交的一份報告中警告說,公共部門的成本不斷上升,效率低下。它發現,僅醫療保健行業的一系列改革不僅對患者更好,而且可在未來20年內節省超過1400億元。
市府在價格上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過去六年房地產價格和收費上漲了21.4%,部分原因是2017年之前全澳大部分地區房價飆升。房價不計入通脹。
莫里森政府因推出新的幼托補貼計劃而受到讚揚,但這種福利可能是短暫的。
自2017年6月以來,隨著新補貼制度的啟動,幼托費下降了2.7%。但自2017年9月季度以來,幼托費已經攀升4.4%——是一般通貨膨脹率的四倍。
儘管堪培拉持續推動降低電力成本,但電力價格比艾伯特(Tony Abbott)執政期間高出12%,而天然氣價格上漲了16.2%。
財相弗萊登柏(Josh Frydenberg)表示,幼托費和電價目前低於一年前,而私人醫保費則以自2006年以來最低的速度增長。
「在工黨執政時,電費增加了一倍,幼托費增加了50%,醫保費增加了38.7%,」他說,「政府通過降低稅收來支持家庭,自6月以來已經向440萬人發放了超過113億元的退稅。」
受聯邦政府影響最小的一家公用事業公司——水和污水處理系統——的成本僅增加了5.3%。但在最近的一次審計中,澳洲基建局警告說,由於對長達75年歷史的主要城市管道系統的需求和壓力不斷增加,城市用水價格可能會上漲。
政府主導的一些領域的價格上漲低於整體通脹。在過去六年中,藥物成本僅增加了5.7%,而治療用具的價格還下降了。
澳儲行今年指出,政府主導領域的通脹在過去一年中「大幅」放緩,並指出房價和私人醫保的漲幅低於均值,但這些領域的漲幅依然是非政府主導領域的兩倍。
奧利弗博士表示,政府限制價格的努力,特別是各種補貼,可能會失敗,對價格施加下行壓力的最佳方法是通過競爭。
他說:「我認為它會回歸競爭政策。但我們已經出現了政策真空。」
原文鏈接: 點擊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