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源大PK:私校VS公校,鄉村VS城市!澳洲專家這樣說…

2019年09月17日 19:41

來源: 中學

各校大PK!

的私立學校擁有最佳資源,每名教師所對應的學生人數不足11人。

鄉村地區雖然師生比例低,但存在一系列問題,並不比城市學校更具優勢。

鄉村學校VS城市校園

課程與評估局的數據顯示,維多利亞州偏遠地區學校的可用教師數量超過了城市校園。

地區學校的師資水平也超過了大城市的校園,每名老師對應的學生人數也很少。

鄉村偏遠地區的孩子每名教師所對應的學生人數為12.9名,而學校這一數字則為13名。

偏遠地區學校,每名教師所對應的學生人數為13.3名;城市學校的每名教師則對應著14名學生。

但鄉村偏遠地區師生比例低,卻不一定更有優勢,因為他們的學校規模往往更小,難以提供城市所提供的課程。

工會呼籲,如果教育體系要在未來10年內應對這種不斷上漲的入學人數,就必須進行緊急投資。他們警告稱,如果不採取行動,教室將會人滿為患,學生個人得到的幫助也會減少。

根據數據顯示,新州師生比例最低的20所學校全都是鄉村偏遠地區學校。相比之下,過去5年中發展最快的20所學校中,其中18所都位於大都市區。

中學校長委員會主席 Craig Petersen 說,小型學校通常會得到額外的撥款,這樣他們就可以在學生人數較小的情況下擁有更多老師。

Craig Petersen 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如果班級規模太小,可能會有不利之處。首先,因為沒有足夠的教師,無法像規模較大的學校那樣開設所有課程。」

教授、國際知名的教學實踐研究報告的作者John Hattie 則表示,教師與學生的比例,是衡量學校資源水平的更好指標。

在此期間,教師人數與1.6萬名教育工作者保持同步,到2018年,教師總人數達到了近7.5萬名。

「如果利用高薪帶走了部分老師,商人們再都搬出去,順便把孩子也從學校帶走,這就形成了一個永無止境的循環。」

公立學校緊隨其後,每名教師對應的學生人數為13.8人,天主教學校則為14人。

比如位於新州中部 Parkes 地區的Trundle Central School ,該校去年有113名學生。明年卻只有5個孩子開始上幼兒園。

校長 John Southon 表示「人口已經不多了,所以上我們幼兒園的學生也越來越少了。」

他表示,學校正在使用技術,試圖為孩子們提供與新州其他地區同齡人的相同體驗。

「我們剛剛和孩子們進行虛擬的旅行,這樣孩子們就能了解城市裡的情況。」

私立學校VS公立學校

在新州3140所中小學中,學生與教師比例最高的是天主教學校,平均每名教師對應的是15.4名學生。而新州公立學校中,每名教師平均對應的是14.1名學生。

位於 East Maitland 地區的 St Joseph』s Primary School 最為擁擠,平均每名教師對應的是23.5名學生。

緊隨其後的是位於 Orange 的St Mary』s Catholic Primary School,每名教師對應的是23.2名學生。

天主教小學比公立小學更差,每名教師對應的是16.9名學生,而後者這一數字為15.4名。

在新州50所師生比例最高的學校中,42所學校是天主教學校。

於此同時,新州私立學校的師生比例最低,每名教師對應的是11.4名學生。私立小學每名教師對應的是13.6名學生,中學比例僅為10人。

比如 Scots College ,每名教師對應的只有5名學生;SCEGGS Darlinghurst每名教師對應的僅有8.3名學生。

而根據NAPLAN測試結果顯示,58%的天主教學校學生進入了top 2 bands,而公立學校這一比例僅為46%,私立學校這一比例則為62%。

維多利亞州私立學校的學生與教師比例也是最低的,平均每名教師對應的是10.7名學生。

在過去十年裡,該州的教師比例有所提高,在學生人數增長的同時,雇傭了更多的教師。

2008年,每名教師對應維多利亞州13.6名學生。而等到2018年,這個數字降到了13。

在這十年裡,維多利亞州新增了近18.2萬名學生,去年總人數超過了97.1萬名。

澳洲小學短缺

從現在到2028年,澳大利亞需要額外增加697所小學,以應對預期的需求。人們擔心,教師和教室的缺乏將危及教育質量。

「我們的學校正經歷著入學人數的大幅度增長,但由於缺乏資本投資,學生們被塞進了過時且過於擁擠的教室。」

根據澳大利亞統計局的數據,從2014年到2018年,澳大利亞9477所中小學的入學人數已經增長了5%,學生人數增加了20萬,去年共有3893834名學生入學。

聯盟主席 Correna Haythorpe 說,對公立學校的基本建設投資有著巨大的需求。

「我們需要資本投資,教師需要在一個合理的大小範圍的教室里授課,這樣學生都可以獲得他們所需的個人關注。」

部分地區的解決方案

在新州,2016年的預測顯示,到2031年,學生人數將增長21%,這意味學校將需要額外容納26.9萬名學生,其中16.4萬名是公立學校學生。

這相當於在2031年,需要增加7200個教室。

新州教育部發言人說:「為了應該這一挑戰,一項為期10年的基本建設計劃正在進行中,現有的學校將被重新開發,比如增加周圍學校的規模、設施和功能,並調整學區的邊界。」

「新州政府將在未來四年內投入67億,建立190所新學校和學校的升級改造。」

州教師工會主席 Kevin Bates 表示,班級規模是一個必須要解決的大問題,預計到2030年增長20%至25%。

他說,2016年大選后,昆士蘭州又增加了875名教師,但需要更多教師來應對未來的移民潮。

「找到足夠的教師和擁有足夠的教室是影響班級規模增長風險的兩個因素。」

「班級學生人數越多,我們幫助每個學生的能力就會越弱。」

「尤其是你明知道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在課堂上與個別學生進行交流,但卻無能為力,這讓老師們感到沮喪。」

昆士蘭州教育部長Grace Grace 表示,該州對更多教師的持續投資,已經確保該州在2018年基本上實現了班級規模目標。在2019年-2020年的州預算中,教育支出達到了138億澳元,比去年增長了6.1%。

「學校入學人數減少,也會限制了課程設置。這樣就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因此很多鄉村學校發現,滿足孩子們的需求變得越來越具挑戰性。」

該州雇傭了更多的教師來應對入學人數的持續增長,自2015年以來,已經雇傭了超過4800名教師。

此外,學校在此期間還建設了13所新學校,其中8所學校將於2020年交付,另外5所將在人口增長強勁的地區於2021年交付使用。

「除非是在12年級的時候,否則我不會讓孩子去超過30人左右的班級上課。」

教育專家對小班教學的看法

Bullarto Primary School 是師生比例最低的學校之一,去年每2名教師對應的是4名學生。

該校今年增加了11名學生和3名教師,這意味著學生坐在教師的車上去遊覽,步行去當地圖書館或者去附近的小溪去上課。

他們覺得學生人數少感覺更像「家庭」,而不是學校。

Southern Cross University 副教授 David Zyngier 審查來自世界各地的112個不同班級規模的研究后表示,在小學最初幾年,小班教學是很重要的。

「就幫助孩子掌握閱讀技能而言,在小班,比大班級中做起來要容易得多。」

有研究表明,小學階段,每個班級最多不能超過20名學生,而在弱勢群體中最多不能超過15名學生。中學階段,最多不能超過25名學生。

「家長們認為班級規模很重要,對他們來說,這是孩子得到更多關注的一個指標。」

「但如果一個教師不合格,那麼帶一個25人班和帶一個15人的班級是沒有區別的。」

新州的社會研究和人口學家 Mark McCrindle表示,小班教學因素被認為有利於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使老師能夠專註于個別學生,但教師的質量也很重要。

「如果小班授課能夠讓教師以不同的方式授課,並向學生提供更更多個性化的反饋,幫助他們理解教材,那麼小班授課就能積極影響學習。」

他表示,澳大利亞小學的平均班級人數為24人,低於2002年的26.5人。

「到2030年,澳大利亞的教師崗位預計增長73%,這意味著未來班級規模可能會被縮小,但未來10年內不太可能低至15人。」

「事實上,影響學生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不是班級規模,而是教師質量。」

「由不同層次的學生組成的多年齡班在學術、社交和情感上的發展都是有利的。」

轉載聲明:本文為轉載文章,不代表我站觀點,對轉載有異議和刪稿要求請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