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申請移民澳洲偏遠地區的華人 後來都怎麼樣了?

2019年10月24日 16:01

來源:凌宇移民

澳洲國立大學的最新研究顯示,新移民離開偏遠地區到大都市發展的人數越來越多。而這種情況在30年前還比較少見。

霍巴特機場

    有些移民曾經由於各種原因而離開偏遠地區;有些移民則在偏遠地區安居樂業。

    出台了一系列吸引移民到偏遠地區的政策,但還沒有見到顯著效果。

    澳洲偏遠地區的人口持續下降,大城市的人口仍在不斷上升。

澳廣網報道,澳洲國立大學的人口專家Bernard Baffour博士發現,來自某些特定國家和地區的逾60%的新移民在5年內離開了最初的移民目的地。事實上,這樣的情況在很多移民社區中並不罕見。

「偏遠地區」並非真的偏遠

據報道,澳洲官方定義的「偏遠地區」(Regional Area)特指除了、墨爾本、和黃金海岸5個城市的都市地區之外的所有地區。

因此,像阿德萊德這樣的州首府城市也算是偏遠地區。此外,按照澳洲內政部網站的說明,對某些類別的州及領地政府擔保偏遠地區移民簽證持有者來說,首都維州第二大城市Geelong等,都是可以定居的偏遠地區。

政府將這些實際上並不「荒涼」的地方定義為偏遠地區,主要目的是為了吸引移民前往並促進這些地區的各項發展。

就拿最近「炙手可熱」的偏遠地區州來說,每一位移民都有自己的考量:

例如:對阿德萊德「不離不棄」

有一些移民選擇在偏遠地區定居幾年後搬到墨爾本或悉尼等大城市。但也有一些人對偏遠地區的生活非常滿意,不願意搬到更加喧囂繁華的大城市。

據報道,身為移民的Gong女士在阿德萊德安居樂業,至今已有13年之久。作為南澳州政府擔保的偏遠地區技術移民,簽證持有者在擔保其移民的州工作生活數年後可以遷往其他地區。

但是,Gong女士一家抵達阿德萊德后就紮根這裏,一住就是十多年。「我移民后就一直住在阿德萊德,很喜歡這裏,」Gong女士說。

Gong女士表示,她和家人沒有離開偏遠地區阿德萊德,是因為這裏的生活氛圍、工作及交際圈。她認為,「無論是環境、交通還是生活習慣,自己曾經生活的家鄉與移民后居住的阿德萊德都非常相似,感覺很親切。」

此外,Gong女士還表示,她一家來到阿德萊德多年,也找到了自己喜歡且發展前景非常好的專業工作,還結交了很多當地的朋友,擁有了新的朋友圈,所以不願意再折騰,去陌生的城市發展。

吸引移民政策未見顯著效果

多年來,澳洲政府一直試圖依靠新移民來促進偏遠地區的發展,並出台了一系列相關移民政策,比如曾實行的偏遠地區州政府擔保獨立技術移民簽證(457類簽證)以及現行的偏遠地區僱主擔保移民簽證(187類簽證)。

2019年1月,澳洲出台了「指定地區移民協議,第二版」(Designated Area Migration Agreements ,DAMA II),確定北領地的本地僱主可從海外引進,並填充117個技術短缺職位的技術工人。今年3月,澳洲總理莫里森則表示,他希望更多的技術移民搬到偏遠地區居住,緩解悉尼和墨爾本等城市的人口壓力。

然而,根據澳洲國立大學的研究報告,政府的這些應對措施並沒有太大效果。「移民入境時持有的簽證要求他們在需要勞動力和特殊技能的首府以外的地區定居,但他們在這些地方住的時間都不長,」Baffour博士說。

數據表明,政府最新試圖吸引移民到偏遠地區的做法並未奏效。

「我們在數據中看到的情況和預期恰恰相反,」他說。

國立大學對過去35年來的數據研究結果顯示,鄉村地區和偏遠地區的人口呈現持續下降的狀況,城市人口則仍在繼續攀升。

例如:再度遷徙主要是為了孩子求學

人們移民澳洲后再度遷徙的原因各不相同,或由於生活環境,或由於就業問題,還有人搬走是因為交通不便。現定居墨爾本的一位移民Du女士表示,她離開南澳的阿德萊德到墨爾本發展,主要是為了孩子求學

Du女士表示,阿德萊德風景優美,自己當時也找到了工作,離開那裡的主要原因並非為了自己。

「我其實蠻喜歡阿德萊德的,去墨爾本主要是為了孩子求學,所以就考慮遷到其他城市,為了能有更好的發展,」她說。

建築

據報道,澳洲國立大學的研究報告顯示,很多偏遠地區都非常歡迎新移民的到來,但結果卻是很難留住他們。例如,的Pilbara地區就是最難留住新移民的偏遠地區之一。

Baffour博士認為,「我們需要增加偏遠地區的社會、經濟及受教育的機會,否則這些地區將像過去35年來一樣很難留住當地人口。」

研究還發現,來自不同國家的移民對移民目的地呈現出不同的偏好。例如,中國出生的移民首選悉尼為移民目的地;印度出生的移民則對墨爾本青睞有加;英國出生的移民更願意去珀斯;紐西蘭的移民則更喜歡布里斯班。

對於澳洲偏遠地區和東部熱門城市的不同生活,你有什麼想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