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留學生中國人佔四成?!澳洲人怎麼看?
來源: 指南針移民留學
而中國是澳洲最大的留學生來源國,占留學生總數的38.3%,連隨處可見的印度兄弟也才佔18.1%,要甘拜下風。
在不久前就有新聞報道,光是中國留學生就為悉尼大學貢獻了5.34億澳元,占其總收入的23%。
中國學生還貢獻了新南威爾士大學22%的年收入,悉尼科技大學是19%,墨爾本大學是17%,昆士蘭大學的為14%,澳洲國立大學和阿德萊德大學的為13%。
憑著這些錢,澳洲高校們瘋狂剁手。過去四年,澳洲各大學設施和設備庫存增加了近20%,給學校的重要管理層發的工資也瘋狂上漲,買地翻新建樓更是沒有停止過。
龐大的留學生人群給澳洲的教育產業帶來了源源不斷的收入,也間接創造了工作崗位,養活了不少澳洲人。
而澳洲人是怎麼看待現在較高的留學生比例呢?是熱烈歡迎,拍手叫好嗎?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社會研究中心在今年4月進行了一項民調,一共邀請了2054人參與樣本調查。
可以說,在澳洲的大學里,留學生佔了半壁江山,在留學生里,中國又佔了半壁江山。
民調顯示,希望增加留學生的人數少之又少,只有1.1%;有46.1%的人則覺得應該減少留學生的數量並增收本地學生。
認為澳洲高校現在在外國學生及本地學生之間取得了合理平衡、現在這個比例剛好的澳洲人,僅剛剛過半。
但是諾頓則警告說,印度是個截然不同的市場,不太可能像中國學生那樣樂於支付高學費來獲取好的教育資源。
接受調查的在校大學生認為,留學生確實能給澳洲帶來一定的好處,只有約四分之一的人認為需要減少留學生。
但是!!!從未上過大學以及目前沒有上大學的人中,支持減少留學生的分別佔51.3%和43.6%。
墨爾本大學高等教育研究中心(CSHE)榮譽研究員諾頓(Andrew Norton)表示,這一調查結果反映出澳洲人「對國際學生入學規模及其可能產生的影響的擔憂」,包括學生接受的教育質量、總體人口增長以及與中國的政治關係等。
另一方面,隨著中美貿易戰影響人民幣疲軟,以及對所謂中國當局干涉澳洲高等教育業的憂慮持續加大,澳洲高校也面臨著社會呼籲減少對留學生資金的依賴、加強學生群體多元化的壓力。
說白了也就是,澳洲人認為中國學生太多了不好,想要這些高校換點別的國家當目標賺學費。各個學校也都從善如流。
去年悉尼科技大學(UTS)達到了他們設定的留學生佔比30%的目標,卻比預計的留學生收費盈利超過了17%。
校方表示,鑒於該校有超過半數的留學生都來自中國,目前正通過「廣開生源和多元化的措施來降低留學生市場的風險」。
在新南威爾士大學(UNSW),約有三分之一的學生都來自於海外,而且去年全校6.2萬學生中,有1.5萬都是中國人。該校稱,不僅僅中國,我們在印度和印尼等多個市場招生也是逐年強勁增長哦~
澳洲目前是世界上人均留學生數量最多的國家之一。在澳洲大學里,48%的碩士生、32%博士生、14%的本科生都是留學生。
悉尼大學的留學生最多,占學生總數的44%,其中24%來自中國。該校發言人趕緊解釋,現在我們的美英加三國的學生明顯增加了,而且我們會努力擴大印度和東南亞的學生人數。」
雖然澳洲人,特別是政界人士和學者專家都在質疑澳洲高校過多依賴對來自中國學生的收入以及與中國大學的合作,但這世界還是有明白人滴。
他說:「印度學生往往傾向於選擇較便宜的(偏遠地區)大學,並且更關注移民結果而非學校聲望。」
發布權威世界大學排名的泰晤士高等教育(THE)的首席知識官菲爾·貝蒂(Phil Baty)就坦言,這正是澳洲教育產業能成功的的關鍵因素之一。
她認為,澳洲已將與中國日益增長的關係作為其高等教育戰略的重點,這種專業知識和技術的分享對雙方都有回報。」
「中國院校在吸引全球人才和與外國機構合作方面正變得越來越好,而澳洲大學正從中國人的湧入中獲得財政和學術上的雙重利益。」
轉載聲明:本文為轉載文章,不代表我站觀點,對轉載有異議和刪稿要求請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