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華人的圍城生活:回不去的中國,待不下去的澳洲

2019年11月29日 20:55

來源: 今日

如果在待不下去怎麼辦?

但當被問及:「對未來有什麼打算?」大部分沉默片刻回答「還是繼續在澳大利亞打拚吧」。

文化的差距,語言的障礙不是用幾年時間就可以消磨的,想融入,難;這些,都讓我們很多很多拼搏在澳大利亞的男男女女們待不下去。

的生存狀況到底如何?華人認為澳大利亞待不下去可以回國,如果真的是這樣,當初還會出來嗎?

從上世紀90年代出國潮起,許多人前赴後繼地來到澳大利亞尋夢,他們想要賺錢,過上好日子。

幾十年過去了,有人滿懷失落地離開了澳大利亞,有人仍然堅守在澳大利亞。留在澳大利亞的部分華人也表示想要離開澳大利亞,面對越來越難找的工作和複雜的矛盾,他們自己在這裏看不到希望,回國也許是不錯的選擇。

近幾年澳大利亞市場大不如前,經濟低水平發展使得錢也變得更不好賺。而且不同的文化背景導致澳大利亞當地居民和華人存在不少矛盾,澳大利亞當地居民表示中國人的到來搶走了原本屬於澳大利亞人的工作,而來澳大利亞工作的華人則覺得華人促進了澳大利亞的經濟發展。

澳大利亞生意不好做了,不管是開餐館的,還是做旅遊的,開公司的還是做其他生意的,我們在看看祖國的親朋好友度假了,買房子了,買新車了,我們在澳大利亞可以發發牢騷說大家回國吧,走吧,不要在澳大利亞呆了。可是事實上我們能回去嗎?

想到當初來到這裏尋找自己的暴富夢,不少華人提起現狀都唏噓不已。無數次想要離開,卻又不得已留下。暴富夢的背後是殘酷的現實,沒有暴富,沒有過上理想的生活,只有看不到盡頭的工作。

澳大利亞華人的另一點迷茫表現為他們已經厭惡在澳大利亞的生活,但是又不知道自己離開澳大利亞后又能做些什麼?他們沒有勇氣去承擔生活的未知。

但並非所有的華人都想要離開澳大利亞,有很多華人已經在澳大利亞紮根生存,他們已經不再屬於底層,其中不少是來自廣東的華人,起初他們也只是在澳大利亞打工的一份子,隨著經驗和資本的積累,他們慢慢開啟了自己的事業,自己當起了老闆。

為什麼來到澳大利亞生活,華人來到澳大利亞主要是出於經濟方面的考慮。「我們的小村鎮過去非常貧窮。我的媽媽在我三個月的時候就出國謀生。

我的爸爸在我一歲時也出國了。我的家是一個大家庭:四個孩子,再加上爺爺奶奶。對於我媽媽來說,國外的生活一開始是非常艱辛的。

那個時候她不會外語,也沒有居留,先後去過紐西蘭和巴新,最後來到了澳大利亞。「中國人來到澳大利亞是為了尋找機會和更好的生活。當第一批人立足融入以後,其他的親友再過來,就容易多了。

待不下去的澳大利亞,回不去的中國在澳大利亞的我們,努力的想要融入當地社會,很積極的去做公益,認真的去交當地的朋友,但是我們還是照樣被欺壓,官員翻臉無情,朋友借錢后直接消失不見,我們慢慢明白這不是中國的人情社會。

回國,是我們準備出國的時候就想好的。那時候,我們只想到澳大利亞來賺點錢,漲點見識,開開眼界,但是為什麼,一年,接著一年,我們還在澳大利亞?

有的人,賺了娶老婆的錢,想著再辛苦兩年賺一套房子首付,賺了房子錢又有了孩子。。。有的人,從出國的時候就想回國,可是在國內找不到這樣待遇好,工資又高的工作。。。

有的人,回了國,待了一段時間以後,發現完全不能適應國內的環境,於是只好再度出國。每個在澳大利亞的華人,都會看到不同的風景,聽到不同的故事,感悟到不同的人生。

澳大利亞是一個有故事的地方,于中國上下五千年的帝王將相,名山大川不同,在澳大利亞,你看到的,更多地是信仰,人性,生活中的對抗與融合,他們相愛相殺,似乎勢不兩立,但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儘管目前澳大利亞的工作情況已經比不上之前的繁盛,但國內仍有很多人願意來到澳大利亞工作,相比國內的高消費,低收入,來澳大利亞工作對他們而言還是較好的選擇。

生活沒有標準答案,能按照自己的心去生活就是最幸福的事,無論是留在澳大利亞還是離開澳大利亞,只要是自己選擇的,就應該勇敢走下去。

當你覺得在澳大利亞待不下去的時候,何不,靜下心來,聆聽一下你自己內心的聲音,找到最初的自己,問自己,為什麼要來澳大利亞,你在澳大利亞收穫了什麼?

轉載聲明:本文為轉載文章,不代表我站觀點,對轉載有異議和刪稿要求請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