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鬼城–那些你可能未所未聞的澳大利亞幽靈小鎮
鬼城–
廢棄、荒涼、破敗、斷壁殘垣、渺無人煙、銹掉的汽車、積滿落葉灰塵及野草蔓延的街道,晚上僅有微明的星光伴著鴉聲陣陣,冷風穿過枯樹的枝杈,唯一可見的活物是草叢間來去的野狗……
嗯,我可以肯定你是電影看多了。
然而你想的並沒有錯,甚至有些鬼城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多數世人的眼中,澳洲,通常與環境優美風光如畫有關,鮮少有人會將其與上述鬼城圖景相連。
事實上,在澳洲這些鬼城確實存在著。
庫里達拉,昆士蘭州(Kuridala,QLD)
與很多有名的鬼城一樣,庫里達拉的興起與沒落與工業化進程的某種「熱」有關。
依然屹立的庫里達拉路牌 (圖源:Derek Barry)
在庫里達拉,是採礦。
當年的庫里達拉以銅礦聞名,同時也有銀、金礦的開採。
鼎盛時期的庫里達拉有六家酒店,五家商店,四個檯球廳,三個舞廳以及一個電影院,還有兩個製冰廠和一個水廠。
庫里達拉的墓地 (圖源:Derek Barry)
人口方面,巔峰期的庫里達拉約有1500-2000人,到2006年人口數量還有209人,而最近一次的人口普查,該地區已無人口記錄。
現在,那裡只剩下廢棄的礦井,以及超過360個墳墓。
瓦爾哈拉,維多利亞州(Walhalla,VIC)
與庫里達拉命運軌跡高度相似的瓦爾哈拉,同樣興起於採礦。
在瓦爾哈拉,是金礦。
距今150多年前的金礦發現,讓該地區迅速繁榮起來,高峰期約有4000多名居民,並在1910年修建了一條橫穿該地區的鐵路,以期吸引遊客前往這個以金礦聞名的地區。
約1910年曾經繁華的瓦爾哈拉(圖源:WLee / Wikimedia)
直到近幾年,大量遊客的湧入,才讓這個近乎荒廢的城鎮重新熱鬧起來。
皮林格,塔斯馬尼亞州(Pillinger, TAS)
皮林格曾經是一個港口小鎮。
皮林格廢棄的鐵軌(圖源:Joanne Powell / Wikimedia)
70多年前,隨著最後一批居民的離開,這個地方被完全廢棄了,原來人們生活過的地方,現在是茂密的樹林,只有叢林中銹跡斑斑的鐵軌,可以看到當年的一些印跡。
但隨著黃金開採的枯竭,這個地區的工商業都崩潰了,鐵路也沒能挽救它。
西爾弗頓,新南威爾士州(Silverton, NSW)
皮林格的建立是作為採礦公司的中轉基地,以負責運送礦石。
有沒有在電影中看到這個背景?(圖源:Wikimedia)
西爾弗頓的興起與沒落,同樣與礦有關。
但在它沒落許久之後的今天,又卻因為它的破敗而名聲在外。
來源: 快樂澳洲
最初,西爾弗頓發現了銀礦,並在其後不久發現了銀鉛鋅礦,於是開始了它的快速繁榮之路。
19世紀90年代是西爾弗頓的巔峰時期,有大約3000左右的居民。在礦產開採殆盡之後,該地區迅速沉寂下去。目前,只有幾十人居住在那裡。
但在近年,西爾弗頓的荒涼破敗成為它名聲大震的原因,由於有著壯麗的沙漠景觀,漂亮的舊殖民風格建築,目前為止,有超過140部電影以及廣告在西爾弗頓拍攝,包括1984年上映的Razorback,以及為廣大影迷所熟知的Mad Max 2(瘋狂的麥克斯2)等等。
除了上述幾個「鬼城」外,在澳洲,類似命運的城鎮還有不少。因為澳大利亞是一個礦產資源豐富的國家,不同時期各個地區礦床的發現,通常會讓該地區迅速繁榮,而隨著礦產資源的枯竭則快速頹敗。
但多數,這些只是幾百至幾千人的小城鎮。
或該警醒的是,某些地方自上而下轟轟烈烈的造城運動。
願所有人家園長在。
來源:快樂澳洲
ID:Happyaus_com
作者:地三代
轉載聲明:本文為轉載文章,不代表我站觀點,對轉載有異議和刪稿要求請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