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墨爾本,每一個社交女王的背後都有可能是社交恐懼

來源: 留學圈

你過著別人夢寐以求的生活,別人也在重複你走過的路。

俗話說得好,每一個從變成墨爾本人(melbounian)的女孩都是潛在的社交女王(social queen)。

而每一個social queen,也都是變相的社交恐懼(social phobia)。

任何事情都有對立面,儘管我們的Cathy不承認,但她也不例外。

只不過看著原本里加的那幾個常逛奢侈品店的sa相繼辭職跳槽,Cathy才漸漸意識到距離上一次她找sa訂貨已經是半年前的事了。

和前男友一樣,他倆都喜歡墨爾本city夜景。只不過分手后前男友回了國,現在只剩Cathy一個人了。

一、Cathy從來不承認自己是墨爾本人。

所以曾經就算是6月的墨爾本刮著80km/h的妖風,她也一樣穿著短裙光著腿,自詡年輕只愛美。

如果說第一年在墨爾本Cathy還會看著穿短袖手裡拿羽絨服的local一臉疑惑,那這幾年就不一樣了——

Cathy曾經熱衷於用完里9個以上的p圖軟體,致力於p出小紅書里「網紅級照片」。

而原本分手以後就該卸載的zenly,Cathy不知道為什麼也留了下來。

就算是出門去亞超買個菜,Cathy都得穿上羽絨服和加絨的褲子。

即使是現在,在20度的天抱著星巴克的熱拿鐵自己走在回家的路上,Cathy依舊後背一陣涼意。

這一切的原由Cathy都閉著眼全都歸結給了墨爾本的妖風和氣溫,至於自己已經過了幾個理論上的「18歲生日」,她是不會承認的。

更何況,Cathy現在已經不熱衷於打卡拍照姐妹局了,她覺得在看tv和dr.house約會就挺好的。暖和。

不過她在翻看身邊網紅小姐妹的insta的時候,還是會給那些穿著各大品牌的logo絲襪的plmm們點贊,順便打開微信,拒絕了幾個周五晚上蹦迪的邀約。

所以,在#20度以下都算冬天#的想法誕生后,Cathy已經不喜歡「陪你過冬天」這句話了。

「沒人陪我過冬天。」

二、就算是這樣,Cathy還依舊是要自己回家的。

回到曾經和男朋友兩個人租住的一室一衛里,兩人特地選了有陽台的高層。

在墨爾本忽冷忽熱的1月,Cathy再也沒走進過陽台。

就連這次分手,Cathy連個朋友圈也都沒發。隱晦地設置了三天可見,還隱藏了所有和男朋友相關的post。

從前一分手周末能連著三天酒局的Cathy,現在已經喝不動了。

她甚至都沒有力氣應付朋友圈的「怎麼了?」,「沒事吧?」,「為什麼分手?」

看著剛來那兩年認識的課友在zenly里的頭像重疊了好幾天,Cathy才想起來打開微信看看這兩人的朋友圈。

果然,又成了一對。

禮貌地給朋友圈點個贊,屏蔽退出一氣呵成。

city的獨居生活已經夠孤單了,不需要再多一個嫉妒的理由。

三、當然,曾經活在社交媒體里的Cathy也不能一朝就斷更,表面上的Cathy,還是那個時不時po個開箱和購物分享的小紅薯。

既然她能在「基本上每個人都想把微信二維碼印在臉上」的o-week里survive了一次又一次,也能因為不想加組員的Facebook而靠一個個獨自廢寢忘食的夜晚拿下一次又一次出色的group work。

當然了,寫得了essay也編得了移民材料的手,自然也能p出鬼斧神工的圖。

只不過,現在每次朋友圈有人評論起「你真好看」的時候,發自拍那一刻還滿腦子都是「我真美」的Cathy下一秒就滿嘴都是「p的啦」。

這樣的謙虛,是在墨爾本(准)網紅圈裡生存的基本本領。對於Cathy而言,這樣的技能她已經十拿九穩了。

一天5條+的ins story是白髮的嗎。

四、前幾年,Cathy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在city閑逛,特別是Melbourne Central和qv之間的距離,在她眼裡彷彿就是紐約到巴黎。

她曾經為自己正價買奢侈品而驕傲,也因為自己難得在冬天闖進刷了幾件turtle-neck打底而自詡「平易近人」。

和local一樣。

Cathy也一直以為,在city500多一周的房價,不過只是當代都市麗人的開始。

想要真正在Chadstone里弄起潮來,還得靠早起一個小時都不夠的精緻妝容還有這些年靠父母買下的幾個經典老花。

還得是絕不貶值的那種。

曾經最喜歡一起去掃貨打卡的閨蜜上個月剛和Cathy say bye,對方坐上了頭等艙,頭也不回的飛回國,飛進某外企的實習崗位。

五、墨爾本並不是Cathy待過最久的城市,但她在這裏social的次數遠比在家的時候多。

她也從來不甘於躺著度過每一個周五和周六的夜晚,這樣的時間應該屬於bar和club。

她不會拒絕任何姐妹,或者說是姐妹的姐妹出去打卡購物的邀約,就算是在10度颳風的天氣,她也一樣能光著腿去吃brunch。

現在不一樣了。

她不想走進那種一人一sa的奢侈品店,也寧可享受一個人的獨處,她害怕別人追問或者探尋自己的私生活,也對失戀后抱著朋友哭天喊地嗤之以鼻。

她也能接受現在頻繁打開的澳洲省錢快報的自己,hm和zara在她眼裡也變得可愛了起來。

因為化妝桌上擺的防水化妝品,她甚至覺得獨自失聲痛苦的自己也值得一張Snapchat。

只剩Cathy一個人還徘徊在central和qv之間,唯一和從前不一樣的,是原先手裡的購物袋換成了一杯杯熱拿鐵。

她看著身邊年輕的女們一個個穿著光鮮亮麗走進了一家家奶茶店,那樣子和剛到墨爾本的自己如出一轍。

殊不知,你過著別人夢寐以求的生活,別人也在重複你走過的路。

轉載聲明:本文為轉載文章,不代表我站觀點,對轉載有異議和刪稿要求請聯絡我們。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