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經濟學家抨擊中國移民!在澳華人怒了:我們走了你米都吃不起

文章來源:今日頭條

//前言//

如今發展迅速,

國際影響力也逐步上升。

這個時候,

總有那麼幾個酸的不行的「檸檬精」,

站出來要懟幾句,

這位經濟學家最近就發表了這麼一篇論文,

點起了無數在的怒火…

(圖片來源:Macro Business)

Excuse me? 帶來了多少好處你不說,誰都能帶來的這些負影響你硬是全栽在中國移民頭上?

否則,可能沒有中國移民的話,澳洲人一輩子都只能靠炸雞、牛排這些,沒法體會到什麼叫鮮香麻辣。

首先,這個「奇葩」論文的第一個論點就是:

減緩澳洲的人口增長,

才能促進實現碳排放目標。

(圖片來源:Lethal Heating)

乍一聽好像說的有道理哦,但是後面就開始了!明裡暗裡地表示是因為中國移民數量太多,所以澳洲的碳排放才達不到目標。

所以全文得出的結論就是:

氣候變化【相關閱讀:魔鬼在統治著我們的世界(24):環保主義(下)】是全球性問題啊?跟中國移民沒有任何關係的啊!

所以論文作者Leith van Onselen表示,雖然有些之前的論文下的評論表示:氣候變化是一個全球性問題,因此,人們住在哪裡都無所謂。

但是Leith van Onselen表示,人們應該在澳洲境內開始有所動作,雖然氣候變化是全球性問題,一旦

「當來自發展中國家——中國的移民來到澳洲時,

他們的碳排放足跡顯著增加」

「舉個例子:中國,

它現在是的第二大移民群體,

也是增長最快的移民之一」

1.「奇葩」論文+「迷惑」論點

(圖片來源:Macro Business)

鬧什麼?你自己也說了,中國只是澳洲第二大移民群體,那你怎麼不去抨擊第一大移民群體呢?

其次的論點就是「中國移民生活方式和消費行為澳洲本地文化差距大,中國移民在澳洲當地文化融合度低,但他們帶來的文化卻影響了澳洲」。

中國移民的吃的比澳洲本地人多了16%,

這反映出肉類和奶製品的消費量增加,

而自種蔬菜的消費量減少。

既然說中國移民對澳洲帶來了負面影響,那麼為什麼還有這麼多澳洲企業在宣傳時使用中國文化元素,以吸引更多的中國消費者呢?

中國移民碳足跡增加了37%,

這主要是因為頻繁的海外旅行。

這篇題目為「中國移民帶來了更多的環境污染」的論文,反覆在文章強調了中國移民給澳洲帶來了多少的負影響。

(圖片來源:Macro Business)

這個也就算了,在文章結尾的時候,作者還提出了一個論點:

澳洲華裔收入排行倒數第二,

但是消費高,

因此增大了碳排放量。

(圖片來源:Macro Business)

澳洲碳排放量高就是因為中國移民!

中國移民數量多,

不光對澳洲造成不好的影響,

甚至對全世界都不是什麼好事。

2. 中國移民的正面影響

真的是甩鍋「一把手」啊,這個鍋中國移民絕對不背好嗎?當我們是傻子呢…

中國移民給澳洲乃至全世界帶來的正面影響都是不可忽視的!簡單的說幾個。

(圖片來源:SBS)

01

經濟增長和填補勞動空缺

眾所周知,澳洲可以用「地廣人稀」來形容,而經濟的推動也是要靠人口在背後支撐啊!

人口多的城市、地區,才會有交易,有了交易才有經濟的增長嘛…

根據SBS作出的調查,大部分澳洲人都贊成移民,認為移民帶來了眾多好處。

(圖片來源:SBS)

移民的增加,也為澳洲本地人創造了數不過來的就業機會,還有無數華人投資商看好澳洲企業,實現了雙方的經濟增長。

儘管近年的移民配額被瘋狂消減,但是有學者給出建議,未來50年內的澳洲每年都要25萬移民來促進本土經濟發展!

(圖片來源:SBS)

中國留學生也是這一環里必不可少的,畢竟,根據2019年的數據顯示,留學生為澳洲帶來了至少376億的經濟收入!

現在到澳洲的中國餐廳里,不乏用筷子用的比自己還好、還標準的外國人,所以這也能叫文化不融合嗎???

02

文化交融

接下來就是奇葩論文里提到的,文化不交融。

開什麼玩笑呢?中國的外賣、手機支付、中國的文化展覽在澳洲那可以說是「盛行」啊!

(圖片來源:知乎)

(圖片來源:Neal Schaffer)

還有「全世界最好吃」的中國美食,也因為中國移民數量增多,才讓許多澳洲人有機會在Chinatown裏面一品華夏美食。

(圖片來源:網路)

但是這是必不可免的,

(圖片來源:網路)

最後,

雖然移民可能的確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

澳洲政府作出的調查中也明確表示,

大家認為移民帶來的正面影響更多,

(圖片來源:SBS)

那麼何樂而不為呢?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