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太大還是百毒不侵?天時地利人和的袋鼠國

2020年01月29日 8:58

來源:王小麥

                

國,沒錯,就是袋鼠特別多的那個國,

這裡是個神奇的存在。

不多,2,500萬,還沒有上海市的人多,而且95%都沿著海邊住,中間不是沙漠、石頭,就是袋鼠、駱駝、野驢和兔子。

哦對了,還有各種毒蛇、蜘蛛,與熱愛生活樂觀向上的澳洲人民一起愉快的生活著。

新冠狀病毒肆虐,貌似完全不著急,不建議大家戴口罩出門,不建議擔心潛伏期會傳染,不建議沒癥狀的就去隔離。

可急壞了我們澳洲的群體。

你現在出門上街,完全沒人戴口罩,如果有,一定是華人。

我今天剛從Alfred醫院回來,那可是維州最大的醫院和急救中心,的新冠病毒疑似病例都去那檢查了。

結果急診沒見到一個戴口罩的,看病的沒人戴,看病的也沒人戴。

是澳洲人心太大,還是沒見過什麼世面雖蠢卻萌?我們華人可是經歷過SARS非典的,這麼厲害的新病毒,怎麼能這麼掉以輕心呢?!

說到非典,當年真的是令人聞風喪膽。2003年,幾個月的功夫非典病毒傳播到了亞洲、美洲、歐洲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8,400多人確診,近900人喪生,死亡率10%以上,每5個被傳染的就有1位是醫務工作者!

可你知道當年澳洲有多少人被非典病毒傳染嗎?

1個。

還是在中國被傳染后回到的。

而且還被治愈出院了。

好吧,這次我算你是點兒正運氣好。

時間往後推移9年,全球爆發「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三年裡25個國家和地區被傳染,1,179例確診,442人喪生,死亡率高達WTF的37.5%~!

澳洲呢?

0。

嗯,就是沒有的意思。

好,你說那都是北半球,可再後來2014年的禽流感、豬流感、埃博拉、寨科病毒肆虐東南亞、非洲、南美洲,同在的澳洲也都完美錯過。

這次澳洲雖然已經確診了5例,但是在中國被傳染在先,到了澳洲后病情很穩定,並且沒有第二次傳染髮生。

小麥做了些功課,原來這些不光靠運氣,的確是塊寶地,「天時」、「地利」、「人和」一個都不少。

「天時」

從2000年到現在,每次重大病毒疾病傳播都發生在年初,也就是北半球的冬天。我小時候以為冬天病毒細菌都被凍死了,夏天才危險,長大了才知道,病毒最怕高溫,溫度越高活性越差,三分之二的病毒都活不過40攝氏度,所以人生病了會發燒,其實是在給身體殺菌。

而年初恰恰是澳洲的盛夏,別說40攝氏度的天兒,地表50度的日子我們也見怪不怪,不然哪來那麼多山火啊。

哦,對,你說澳洲有山火不好。

是不好,澳洲沒有地震泥石流海嘯颱風火山爆發,就這個山火令人頭疼,每隔幾年就來一次。

巴特,山火也許是大自然自我調節的一種方式,不巧人類被卷進去了而已。比如澳洲種植面積最大的桉樹,其實很喜歡火,桉樹種子不僅不怕火,而且還藉助大火把它的木質外殼烤裂,便於生根發芽,在灰燼中重生,聽上去是不是很燃。

Anyway 說回正題,病毒開始肆虐的季節,都是北半球的冬天,正是吃雞吃豬吃蝙蝠下酒的時候,溫度剛好適合病毒傳播,於是…

「地利」

澳洲是個海上的孤島。

好在很大,不惹人憐憫。

距離中國8,000多公里,隔著海隔著山隔著太平洋。

禽流感?不存在的,澳洲不從海外進口任何新鮮雞鴨鵝肉。

就算是候鳥,能飛到這的,也都是健康的好鳥,就連波音777都飛不了這麼遠。

豬流感?不存在的,澳洲不進口新鮮豬肉。

吃野味?在沒有移民之前澳洲人只有炸魚炸薯條,連番茄醬都不放。

有了移民之後學會了BBQ,想象力也十分有限,雞翅膀、牛排羊排、洋蔥、烤香腸。

沒了。

包米地瓜土豆蘑菇還都是我們華人幫忙加進去的。

怪不得《三體》里最後把人類都趕到澳洲來了,因為與世隔絕嘛。

唯一比我們在這一點上有優越感的,就只有澳大利亞的紐西蘭省了。

「人和」

病毒最怕傳播,而傳播最怕人群密集和人們意識薄弱,防範不夠。

你看這次新冠狀病毒事件,澳洲政府都沒怎麼當回事,我們華人社區早就提高警覺,全澳口罩立刻買脫銷,就連深山老林里的藥房都沒貨了,本來就沒什麼人,大街上立刻又少了一半。。。

病毒想在這裏傳播?

嗯。。。不怪病毒不努力,只怪母門華人信息太發達。

可我說小麥,這新型病毒傳播還在擴大,這麼早誇澳洲,真的不怕嗎?

當然怕了,就算是當年的日本神風特工隊,也是被灌了摻了興奮劑的壯行酒才敢玩命的好吧。

那澳洲萬一疫情加重了可怎麼辦,這麼土的澳洲,去哪求救呀?

哦對了,澳洲有1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其中8位得的是諾貝爾醫學獎。

世界上最牛x的三大醫學科研基地,有一個就在墨爾本。

對,就是菜市場旁邊一拐彎兒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