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每日地產ozreal
Robin Son原計劃2014年底在Lidcombe公寓樓買一套物業后就搬出在West Ryde父母的家。但自從2016年1月一場風暴掀翻了這棟樓的屋頂,給34歲的Robin及其妻子造成了數百萬澳元的損失,還使其無法入住他們攢了好久積蓄才購置的兩居室房子。
Son說:「政府說他們無能為力;建築商說這不是他們的錯;保險公司說這是建築商的錯。一想到這件事我又生氣有沮喪。」
一年多前,根據消費者法,業主們對Oueik、他的公司BBC Developments和Auburn議會併入的Cumberland議會提起訴訟,要求賠償1000多萬澳元。
他們稱屋頂有缺陷,開發商兼建築商公司BBC和公司董事兼承包許可的指定負責人Oueik了解屋頂的結構穩定卻在其設計或檢查、認證過程中沒有考慮這個問題。據稱,在業主購買公寓時開發商並沒有將此事告知他們。
新立法旨在增加對業主的保護,但對Lidcombe大廈的業主幾乎沒有幫助。雖然新規會確立建築商和購買者之間的謹慎責任,但並不適用於這些業主,因為他們正在進行法律訴訟,而且涉及大樓是2008年9月竣工的,已超過10年。
一名業主兼物業委員會主席Phil Thai 說:「沒有法律傾向於我們業主。設計和建築從業者法案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但這些對我們這個案例並沒有幫助。」
新州綠黨議員David Shoebridge表示,Lidcombe業主的困境揭示了政府為改進這種狀況而提出的建築法修改方面的不足。
Lidcombe大樓的業主每年平均要繳納的物業費從大約3000澳元漲到1.2萬澳元,此前他們集體貸款250萬澳元用於大樓修復工作,因為該大樓在2016年6月又遭受了另一場暴雨,在被屋頂掀翻5個月後仍然修復。
一位59歲的業主Mihi Chung表示,她本計劃在五年內退休,但因此事不得不繼續工作。她說:「這件事壓力太大了,我經常失眠,而且沒有人能幫助我們。」另一位業主Yeon Sil Ha是教會牧師,為支付3200澳元的物業費又找了一份清潔工的工作。
Cumberland議會表示這件事是前Auburn議會的遺留問題並且對於業主所受損失拒絕承擔任何責任,拒絕作進一步說明。
開發商Oueik表示在開庭前不想對此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