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中餐館,還能撐多久?
來源:澳大利亞
在距離新冠疫情湖北8000公里以外的澳大利亞,一度人聲鼎沸的悉尼和墨爾本唐人街因為民眾對病毒的恐慌而成了「鬼城」,過去門庭若市的餐館現在門可羅雀。
據《悉尼先驅晨報》報道,在悉尼伊士活(Eastwood)這個華人聚居區,在一個小餐館外的小黑板上用中文寫著「餐廳已經消毒」的字樣,希望能安撫及招徠顧客。
這家滬派餐館的老闆、39歲的 Lily Zhou表示,自1月底澳大利亞出現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后,他們的生意減少了70%之多。她表示如果這樣的情況持續下去,她和丈夫的這家店最多只能再撐3個月。
澳大利亞的對華旅行禁令,再加上對在公共場所聚集的恐懼,對澳大利亞的餐飲業產生了巨大影響。此外,還有眾多澳洲華人還滯留在中國,或是回澳后正在居家自我隔離。
正鬥茶餐廳的老闆之一Clifford Qwah。(《悉尼先驅晨報》圖片)
在墨爾本的唐人街,過去通常熙熙攘攘,但現在卻靜得讓人毛骨悚然。
位於展覽街(Exhibition Street)的墨爾本著名中餐廳正鬥茶餐廳(Secret Kitchen)的老闆之一Clifford Qwah稱,近來顧客減少了40%,「這對我們打擊很大,對我們的員工來說很糟糕,對我們很糟,對房東也很糟。」
據悉,除了正鬥茶餐廳之外,Qwah也擁有不夜天(China Bar)和煲仔王(Clay Pot King)這些連鎖店。
因為客人太少,在墨爾本東區的華人區博士山的不夜天目前已經和當地的其他一些餐館一樣,不再做午市生意了。在唐卡斯特( Doncaster)西田購物中心( Westfield shopping )里的不夜天也舉步維艱。
Qwah表示:「如果情況不見好轉,我們不得不停業。很多人會失業。我們不希望見到他們受苦」,「我們真的應該走出家門,過正常的生活,不要過度害怕……沒必要恐慌。」
澳大利亞中餐界的這場危機令廚師和餐館老闆利用社交媒體呼籲民眾支持。因為疫情導致客流量銳減,他們還呼籲房東能減免房租。
墨爾本的中餐館老闆、廚師Jerry Mai近期就在Instagram 發帖表示:「這個我摯愛的行業迫切需要幫助——唐人街和威弗利谷(Glen Waverley)現在如同鬼城,食客因為懼怕生病而唯恐避之不及。」
在Jerry Mai經營的多家越南主題餐館之一,位於墨爾本東區格倫購物中心內的Bai Hoi生意暴跌了80%之多。在她在社交媒體上公開疾呼后,雖然顧客略有回升,但遠遠不夠。
她說:「人們出於恐懼而遠離這些地區,這簡直太令人難以置信了」,「如果他們不重新外出就餐,就會有更多的餐館關門。」
籠罩在悉尼和墨爾本的新冠陰雲主要集中在這兩座城市的CBD以及華人區,例如悉尼的伊士活、好市圍(Hurstville)、寶活(Burwood)、車士活(Chatswood)以及康士比(Hornsby),還有墨爾本的博士山、威弗利谷以及唐卡斯特。
但Complete Retail Services的顧問布朗( Lawrence Brown)認為,悉尼和墨爾本唐人街的困境只是一面鏡子,他認為「沒有任何一家中餐廳可以倖免於此」。
2月中旬,墨爾本著名中餐館食為天( Shark Fin House)因為生意暴跌80%而被迫關門,令40名全職員工以及10名零工失業。
維州首席醫官薩頓( Brett Sutton )表示,新冠病毒「並非針對特定種族或人種」,「希望傳遞出一個強烈的信息,即華人商鋪和中餐館是安全的,而且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社會的支持。」
悉尼豆撈坊的生意據稱減少了80%之多。(《悉尼先驅晨報》圖片)
對悉尼唐人街火鍋店豆撈坊( Dolar Shop )的經理Philip Wu來說,政府何時撤銷對華旅行禁令至關重要,因為禁令導致成百上千的澳洲華人被困在了中國,並且正在摧毀著旅游業。
43歲的Wu表示:「如果政府說『好了,我們停止航班禁飛,大家可以來澳洲了』,那麼我覺得生意會很快有起色,因為數以萬計的中國人會回來。」
據稱,豆撈坊的生意減少了60%,Wu要求自己的100名員工的工作時間減少到了每周4天。
不過鑒於政府的國家安全委員會仍在每周複核對華旅行禁令,而且在每周延長,或許近期還看不到中國遊客迴流的曙光。
代表餐館業主們和房東進行談判的布朗表示,即便是其他的高檔餐館,例如悉尼的Rockpool Bar and Grill也感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威力。
布朗說:「伊士活的餐館生意暴跌了90%。伊士活可能是全澳最受(新冠疫情)影響的地方」,「他們已經苦苦支撐了三周,或許還能再撐個兩三周,然後就會出現大規模的停業。
他還表示「沒有理由不去中餐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