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突破千人,Bondi海灘緊急關閉!4艘「確診」游輪先後抵達悉尼,乘客居然未經任何檢測,已經全部順利下船

2020年03月21日 15:57

來源:新鮮事

今天,全澳確診人數已經突破千人大關,再次針對疫情發表了講話。

除了新一輪針對中小企業的經濟刺激方案、以及方案外,比較被強調的就是各場所實施每人四平方米的規定。

這個規定算是進一步收緊室內聚會人數限制:每四平方米只能有一個人,例如,100平方米的空間只能允許25人聚集。

這其實算是對100人以下聚集的細化規範,對空間大小和人數都作出了進一步要求,也算是對保持1.5M距離的補充。

按照這樣來看,其實政府還是有意識到對於新冠這種傳染病,不能聚集,要嚴格控制。

但讓人迷惑的是,政府不斷出台的政策,似乎並沒有對民眾造成真正的引導——

周五,迎來36度高溫,人們就像什麼事也沒有的一樣前往bondi 海灘。

當人們在海岸線上擁抱,在海浪中嬉戲,打沙灘排球時,他們似乎並不擔心的威脅。

他們擁抱、互相塗抹,完全把1.5米的行為準則拋之腦後。

所以作為這樣毫無警惕的後果,只能無奈地強制關閉Bondi 海灘,因為如果不這麼做的話,只會有更多的民眾繼續無視1.5M的距離規定,繼續前往海灘。

不過對於澳洲的防疫工作來說,這絕對不是一個單純的「上級很重視」,「民眾很隨意」的局面——大家之所以面對疫情還是這麼疏忽大意,其實從當局的一些處事方案就可以看出端倪,有一些上行下效的意思。

就比如說停靠在悉尼的紅寶石公主號游輪。

這艘游輪周四抵達,在當時有至少13人出現了感冒癥狀,其中4人確診新冠,但當局依然把這個情況判定為「低風險」,直接讓所有旅客自由離開。

75歲的斯潘塞(Spencer)先生說,他和他的妻子「感到驚訝」,他們在環形碼頭停靠之前沒有受到訊問或接受溫度測試。

斯賓塞說:「我們認為,他們在下船時會檢查我們。但是他們沒有。我們只是徑直走了出去。」

所以雖然這兩位自覺地選擇回到住宅內進行自我隔離,但顯然無法保證這近3000名旅客全都遵守自我隔離的規定。

而且對於這些無癥狀、但可能與確診患者有過密切接觸的旅客,沒有強制性隔離也就罷了,但居然在下船時連個基本的檢測都沒有,實在是太掉以輕心了。

但凡這些旅客里出現感染,他們隨時可能把病毒傳播到各個意想不到的角落。

當局的這種處理模式真的很讓人迷惑,一邊在強調大家要做好防護措施,另一邊又連基本的檢測都不做,輕易讓接觸者隨意行動。

而且需要大家警惕的是,當局顯然也不打算改變處理方案,哪怕有鑽石公主號的例子在前,提醒著所有人游輪作為一個封閉式場所,簡直就是病毒傳播的溫床。

根據最新發布的文件顯示,在近期內至少有4艘已經有確診患者的游輪抵達悉尼。

第一艘是Ovation of the Seas, 它於3月18日抵達悉尼,上面有一位67歲的老人確診。

第二艘是Voyager of the Seas,  它於3月7號抵達悉尼,上面有一位20多歲的女性確診。不過目前14天已過,暫時沒證據顯示有其他船上的人員被感染。

然後同樣是Voyager of the Seas,它在3月7日讓當時的旅客下船后,又開始一段新的航行,直到昨天它又再次抵達悉尼,結果上面又出現了一例66歲的確診病例。

最後一艘則是Celebrity Solstice,它於3月20日抵達悉尼,今天也被報告船上有確診病例。

然後如果我們要尋找這些游輪的共同點的話,不難發現,第一就是都有確診,第二就是,上面的遊客都自由下船,只是在當局的建議下回家自我隔離。

且不論政府的郵件是否順利送達每一位旅客手中,單是這樣鬆散的管理,其實就是再向所有人傳遞一個信息:疫情並不嚴重,疫情沒有擴散,哪怕你們同船的旅客確診了,你們也不必擔心。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看到政府宣布類似的「可能要封區」之類的新聞的時候,充滿了割裂感。

因為這樣實在太奇怪了。

當遊客們依然可以隨意地聚會,民眾也絲毫沒有意識到真正的傳播風險,那些危險的游輪依然可以隨意地登陸……

政府卻說很嚴格,要執著于考慮封區?隨便一個區都是數萬人,考慮封區之前,為什麼不從先考慮檢測好一艘游輪的幾千乘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