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0萬澳元成交!日本集團買下墨爾本辦公樓,澳洲再次成為全球投資的避風港?
來源:澳洲第一傳媒
近日,位於墨爾本維多利亞200號的一處商業辦公樓,被一家日資集團以7200萬的價格收購。這個價格比該樓上一次的交易賬麵價格高出20%,且交易收益率不到5%。
這座大樓由於主要租戶是環境保護局而被稱為EPA大樓。高六層,屬於A級物業。大樓可出租凈面積為7911平方米,加權平均租賃到期日為2.43年。
Australian Unity在2014年以4,230萬澳元的價格購買了該物業。它被評為墨爾本最可持續發展的建築之一,並獲得6星綠色之星辦公室設計評級。
對於由於受到新冠病毒影響而「靜悄悄」的澳洲市場來說,這是一個值得讓人歡欣鼓舞的消息——畢竟,特殊時節下,買賣雙方都無比謹慎和小心,也因此耽擱了非常多的交易事項。
據了解,買下這處優質辦公樓為代表日資集團、總部位於悉尼的地產投資管理公司RealMont Property Partners。
RealMont是一家代表離岸資本在全澳範圍內管理數項資產的投資機構。Realmont以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房地產市場為重點,致力於與投資者建立合作夥伴關係,確保雙方利益,並營造促進長期價值創造的環境,實現自身與投資者的共贏。
去年,它代表日本電信集團日本電報電話公司以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堪培拉馬庫斯·克拉克街121號辦公樓的一半股份。
2018年,它以550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了位於Mort Street 14號的堪培拉辦公樓和位於南澳大利亞的家禽加工廠,幫助總部位於新加坡的Soilbuild Business Space REIT進軍澳大利亞市場。
近年來,中國在澳大利亞的投資力度之大華人們都有所了解。但實際上,早在中國加大投資力度之前,日本一直都是亞洲在澳洲最大的投資方。
澳洲貿易、旅遊與投資部長史蒂芬·喬博將日本在澳投資形容為「幾十年來澳大利亞與日本關係的中心支柱」 ,投資目標也從原來集中於礦產和能源轉向了基礎設施、農業、旅遊和服務等更多領域。
在截至2016年的六年中,日本對澳直接投資存量增長了78%,達到909億澳元,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外國直接投資來源國。
不僅是日本,近年來,澳洲一直被認為是全球投資的「避風港」。
據《澳洲金融評論報》報道,瑞士央行在幾年前已開始將澳元納入該行外匯儲備。報道稱,瑞士央行已在澳洲境內成立了一個由銀行組成的交易小組,專門負責此類交易。
此外,曾有報道稱,德國央行正在考慮外匯儲備中增持澳大利亞國債等澳元資產。德國央行自2004年開始審慎考慮將澳元資產納入外匯儲備投資組合之中,並曾與澳洲儲備銀行進行初步討論。
澳洲是目前少數幾個擁有AAA主權評級的國家,因為其財政體系相對穩健、經濟表現較好且債務水平處於良好狀態。澳洲在全球金融危機的衝擊下,所受影響亦比較小。
也因此,越來越多的國家例如中國,開始大舉在澳洲進行各項投資以確保資產在全球金融風險下能夠保值。
那麼對於海外投資者來說,對澳投資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
根據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咨商機構(GASME)的調查報告顯示,憑藉著澳洲在歷史、地理、文化和經濟環境方面所具備的獨特優勢,澳大利亞政府致力於把澳發展成為一個吸引長期生產性投資的國家。
與其它發達國家相比,澳在投資環境上有著如下特點:(一)亞太地區的重要戰略地位
澳大利亞是世界上唯一擁有完整大陸的國家。地處南太平洋要衝,幅員遼闊,資源豐富。以澳大利亞為基地,可輻射周邊國家乃至整個亞太地區。
在歷史上,澳洲與歐洲國家有著天然的血緣關係。澳與其近鄰國紐西蘭有著共同的歷史和文化背景,澳新之間的緊密經濟關係日趨穩固,相互間的經濟開放度很高,正向著經濟一體化的方向邁進。
近年來,澳積極發展同亞洲國家的經貿關係。澳洲10大貿易夥伴中,亞洲國家和地區佔了6個。除了澳洲最大的貿易夥伴日本,澳與新加坡正在進行自由貿易區談判。澳獨特的地緣優勢使她在跨國公司全球經營戰略中佔據重要地位。
(二)高速增長的經濟態勢
澳大利亞的經濟總量排名全球第14位,競爭力排名第12位。從經濟增長情況看,90年代以來澳保持了經濟持續高速增長、低利率、低通脹、失業率逐步降低的良好勢頭。截至2000年9月,澳連續12個季度的經濟增長率達到4%以上,既高於全球平均增長速度,也高於OECD成員國的平均增速。
OECD在2000年的報告中,把澳列為90年代成員國中經濟實質增長最快的6個國家之一。2001年,全球經濟增速大幅減緩,美、日、歐盟"三駕馬車"同時步入衰退。澳大利亞經濟基本面卻保持良好,前三季度的經濟增長率分別為2.1%、1.4%和2.5%。
在實現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澳大利亞的經濟結構經歷了重大調整。澳是傳統的農牧業國和礦產資源開採國,素有"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和"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之稱。自七十年代以來,澳服務業、製造業得到很大發展。目前,農牧業僅佔澳GDP的3%,礦業佔4%,製造業佔12%,建築業佔5%,服務業則佔到67%。伴隨著經濟快速增長,澳勞動生產率也大幅提高,90年代的增長幅度接近2.5%。(三)良好的商業環境在EIU所做的"商業環境素質"評估中,澳大利亞的評分為8.21分,與香港特別行政區相同,低於新加坡的8.4分,高於日本的7.57分。
澳大利亞的商業環境優勢主要表現在:
(1)多元文化,技術熟練的勞動力隊伍。
根據有關調查,每1萬名勞動人員中,從事研發人員的數量澳大利亞為64人,低於美國的73人和日本的83人,高於德國的60人。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語言技能成為勞動力優勢的關鍵。有關統計表明,240萬的澳大利亞人在家中使用非英語語言,掌握亞洲語系的人數達到80萬。
(2)發達的通訊和信息技術系統。
澳GDP僅佔全球GDP的1.2%,但信息產業產值佔全球信息產業份額的2.3%。澳信息和通訊產業總值佔GDP的8%,信息產業的收入佔GDP的3%。統計數據顯示,澳電腦的普及率為每千人492台,居世界第6位。澳大利亞的手機使用數量在全球排名第6位。澳現有網路服務商(ISP)696個,其中最大的6個服務商(每個公司均擁有10萬個以上的用戶)向200萬用戶提供服務,佔據52%的市場份額。
超過一半的澳家庭(54%)擁有電腦,逾三分之一的家庭(37%)使用互聯網服務。澳鄉村地區成年人使用互聯網的比率已提高到44%,鄉村地區家庭連接互聯網的數字已達32%。
(3)高水平的商業服務和設施。
澳大利亞擁有龐大的專業技術力量,提供信息技術、工程、財務、法律和管理諮詢等專業服務。澳股票交易市場排名全球第10位,佔全球股市的比重為1.33%。悉尼期貨交易市場在全球排名第11位,在亞洲地區排在首位。在商業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澳逐步放開了銀行、電信、航空、運輸和水電經營,引入競爭機制,降低商業成本。
(4)公開、有效的法規和財政體系。澳每年5月份公布政府財政預算案,指導全年的政府開支計劃。其法律體系健全,立法程序較為公開。公民法制意識較強,商業信用程度較高。
此外,澳大利亞在水電氣費、運輸收費等方面,在亞太地區也頗具競爭力。
(四)高質量的生活環境
澳大利亞的自然環境在全球聞名遐爾。怡人的氣候、優美的環境、獨特的自然景觀、高水平的文化和社區建設,使澳大利亞的生活環境在全球排名前列。澳大利亞在聯合國"人類發展報告"的"全球最佳居住國"評比中排名第二位。在"全球出國外派人員生活水平調查"中,澳大利亞超過美國成為"最受歡迎的外派國"。在"全球最受歡迎的旅遊地調查"中,澳大利亞排名第3位。
因此,即使是在幾次金融危機席捲全球、
甚至是在新冠疫情
導致經濟放緩的當下,
不少海外投資者依舊出手果斷。
在他們的看來,
也許危機下的澳洲,
反而是經濟反彈前最好的投資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