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中共壟斷 澳大利亞投產石墨提純工廠

2020年07月29日 11:00
汽車,新能源汽車,美聯社圖片。
用於車載負極材料的一直被中企壟斷。(美聯社圖片)

希望之聲2020年7月28日】(記者賀景田綜合報導)在與脫鉤的全球趨勢中,產業鏈布局也在發生變化。石墨是用於純電動汽車(EV)鋰離子電池的負極材料,此前,一直壟斷石墨的供應。為打破中共壟斷,企業將相繼投產石墨提純

《日本經濟新聞》7月28日報道,資源企業Syrah Resources於7月中旬在路易斯安那州投產了首座石墨提純工廠。

這座工廠將把在莫三比克開採的石墨提純為用於車載電池的負極材料,向美國和歐洲的化學企業等供貨。

該公司表示,「將不斷提供不依賴中國的地理上的」,這對擔心風險的客戶是一個好消息。

此外,澳資源企業生態石墨公司(EcoGraf Ltd.)在澳大利亞西部的工廠將最早於2022年投產,提純從坦尚尼亞礦山開採的石墨。該公司已經簽署向德國鋼鐵和機械廠商蒂森克虜伯集團(ThyssenKrupp)旗下企業供貨的MOU(諒解備忘錄)。第1年供應約2300噸,第3年以後供應1萬噸。1萬噸相當於約37萬輛純電動車電池的用量。

生態石墨公司的總裁Andrew Spinks自信地表示, 「提純成本低於,(作為電池零部件企業的需求方)可以推進採購的多樣化」。據稱,該公司正在與日本和韓國企業推進供應談判。

石墨分為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兩種。相對於人造石墨而言,天然石墨具有成本優勢。掌握天然石墨的開採的6成份額,在面向車載電池負極材料的石墨提純領域,中國幾乎形成壟斷。從世界負極材料企業來看,排名前3的均為中國企業,但澳大利亞企業正試圖打破中共壟斷。

報道稱,目前許多聲音對澳大利亞企業相繼投產石墨提純表示歡迎。日本一位行業相關人士期待地表示,「在中國之外建立供應鏈,具有重要意義」。

2010年,中日關係惡化之際,中國減少了對日本的稀土出口。另外,在韓國於2016年決定部署美軍的終端高空區域防禦系統(薩德、THAAD)之後,中國也曾限制中國赴韓國的團體旅遊。因此各國對過於依賴中國的擔憂有所增加。

尤其在美中對立等地緣風險加強的背景下,擺脫重要材料一邊倒依賴中國的趨勢不會停止。

三菱化學表示,「本公司的負極材料的原料(石墨)依賴中國,但還將討論從中國以外採購」。涉足石墨業務的日本企業的相關人士表示客戶也有希望增加中國以外石墨的需求。

本文章或節目經希望之聲編輯製作,轉載請註明希望之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

安卓翻牆APPWindows翻牆:ChromeGo
AD:搬瓦工官方翻牆服務Just My Socks,不怕被牆

原文鏈接:打破中共壟斷 澳大利亞投產石墨提純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