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蘭》放棄院線,劉亦菲海報被被砸!澳洲院線產業上演悲劇人生

2020年08月20日 9:34

來源:財經見聞

前 言

疫情爆發以來,影院關閉、新片撤檔、拍攝延期、財務吃緊,40年來頭一次,奧斯卡頒獎典禮官宣推遲兩個月舉行……電影業的艱難歷歷在目。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全球票房損失至少70億美元。一位業內人士表示,電影業來到了自誕生以來最艱難的時刻。

自7月開始,包括澳大利亞在內的多個國家和地區院線迎來解封。

近日,中國一線城市于近日上座率限制將由30%放寬至50%,取消120分鐘片長電影中間休息的規定。

8月3日,漫威影業出品、首部華裔超級英雄電影 《尚氣》曝光了位於悉尼的片場外景視頻。

然而,即便解封,全球電影生態也將面臨一場重塑再造,有人歡喜也有人愁。

8月5日,迪士尼宣布放棄電影《花木蘭》在部分國家的院線上映計劃,改為在Disney+平台以29.99美元的價格點播放映。

該消息傳出后,一些電影院線的工作人員怒砸《花木蘭》的影院橫置海報的視頻就在社交網路上瘋傳。

1

《花木蘭》放棄院線上映

本月初,迪士尼宣布放棄巨制《花木蘭》在部分國家的院線上映計劃,直接上線在旗下的流媒體平台Disney+上,上線時間為9月4日。

這些國家包括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和部分西歐國家。

在一再推遲上映時間之後,對於期待這部電影的影迷而言,這個消息無疑讓影迷興奮了一把。

據了解,澳大利亞影迷可直接在家通過「Disney+」平台觀影。因為不需要像在電影院觀影時零食支出,在家觀影似乎不僅可以避免感染新冠風險,而且可以避開影院加價的零食。

不過,付費價格大約是普通電影票的2倍多,尚不清楚有多少澳大利亞觀眾願意為此買單。

儘管澳大利亞尚無此類數據可供參考,不過美國一家影評網站發布的調研結果顯示,高達85.3%的人表示不會花29.99美元觀看電影。

此外,這一動作也直接引發了院線工作人員的不滿。

在社交媒體上瘋轉的一個視頻中,來自法國一家獨立影院的老闆Gerard Lemoine一氣之下,直接砸了《花木蘭》的宣傳板。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Lemoine說:「「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保持開放已經是付出十分巨大的努力。同時,我們仍滿懷信心地認為,未來幾周內發行一些重磅電影有助於號召民眾重新走入影院。」」

「但是,我們現在失去了《花木蘭》,我們之前又為這部影片做了長達數月的宣傳。可是,現在這部影片上線流媒體而不走院線后,無形之中就等於是在向民眾傳達壞的消息。」

據了解,放棄院線上映的其他大片還包括湯姆·漢克斯主演的二戰題材劇《灰獵犬號》等。

2

院線的淪陷

過去半年,房租、人力和運維成本,已經壓的院線喘不過氣,因此影院老闆怒摔廣告牌的心情不難理解。

無論是投資人、經理,還是檢票員、售貨員、保潔阿姨,都在經歷著莫可言狀的悲劇人生。

3月13日,美國男影星湯姆·漢克斯與妻子麗塔·威爾遜宣布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此時,兩人正在澳大利亞昆士蘭拍攝導演巴茲·魯赫曼的貓王傳記電影。

伴隨澳大利亞新冠疫情的爆發,當地電影業也成為了淪陷的行業。

在湯姆·漢克斯確診感染后,華納兄弟影業隨即發表聲明暫停影片的拍攝。

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電影和銀幕媒體製作講師蘇·斯溫伯恩表示,電影業由成百上千的自由職業者組成,不少電影製作因為疫情被推遲或者完全取消。

曾經參与魯赫曼電影《澳大利亞亂世情》和《了不起的蓋茨比》製作的昆士蘭理工大學教授達米安·坎杜索也認為,對於澳大利亞電影人來說,新冠肺炎疫情是沉重的打擊。

他說:「我們都知道它們通常都是大製作,所以很可能會推遲數月的時間」。

以湯姆·漢克斯拍攝的這部貓王傳記電影為例,據悉,貓王傳記電影預計給澳大利亞當地經濟帶來超過1.05億澳元(約合4.6億元人民幣)的收入,在片場製作、餐飲和服裝設計方面為當地創造約900個工作崗位。

按照原計劃,這部影片本應於2021年10月上映,坎杜索認為如果不能在最後期限前完成,影片方可能會承擔一定的經濟處罰。

3月末,伴隨澳大利亞第一波新冠疫情感染高峰的開啟,作為防疫限制舉措的一部分,澳大利亞政府已命令關閉該國所有電影院。

包括Palace Cinemas在內的多家影院關閉,因為新冠疫情導致整個電影拍攝行業都陷入停擺。

丹妮(Danielle Payne)今年25歲,是一名澳大利亞年輕演員。僅有過一次參演經歷,丹妮就失業了。

她說:「上一次有活干還是在3月13日。之後所有工作、通告、短片、廣告都取消了。」

她說:「作為一個新人,當自己的根基還沒打穩就遭遇停工。這樣的經歷只會給未來增添很多不確定性。」

所幸的是,自6月末以來,澳大利亞各地影院陸續開門迎客。

8月3日,漫威影業出品、首部華裔超級英雄電影 《尚氣》曝光了位於悉尼的片場外景視頻。

根據澳媒的報道,所有演員和劇組工作人員已經從海外抵達,在完成規定的隔離后開始進行進行拍攝。

然而,新冠疫情對澳大利亞電影院線的衝擊仍在繼續,由此造成的損失仍在計算。

3

重啟后的院線

在關閉了4個月多月後,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的電影院于上月開始陸續開門迎客。

根據防疫措施規定,影院放映場次相對減少,僅部分影廳可供觀影。

影院門口有顯著標識,提醒人們保持社交距離、洗手、以及使用無接觸方式支付等。有的影院要要求進場人員登記信息,以做好防疫預案。

影廳內採用間隔式入座,如兩人結伴入座,需與他人間隔1-2個座位。每個影廳都標記了可容納的最多人數。

對於傳統去電影院線的「情侶們」而言,冒著生命危險卻要隔開數米遠來觀影也實在談不上賣點。

於是,即使電影院的票價比平時要優惠,然而在周末的黃金時段,觀影人也寥寥無幾。

7月2日,在新州擁有20家門店的連鎖影院Palace Cinemas重新向公眾開放。

為了讓觀眾在影廳內保持社交距離,這些門店每場電影將只售賣30%的電影票。

據了解,這比預期的要早,因為以Event、Hoyts和Village為首的大型連鎖影院一直在計劃7月16日重新開放,以配合克里斯托弗·諾蘭(Christopher Nolan)的驚悚片《天能》(Tenet)的公映日期。

考慮到社交場合允許的觀眾數量有限,門庭實在是冷清,不少業內人士呼籲聯邦政府將「留職津貼」計劃再延長6個月,也希望各州政府繼續為受疫情影響嚴重的院線企業提供租金補貼。

一名匿名人士說道:「一旦留職津貼被廢除,如果有房東想要全額租金,電影院就無法生存。」

4

澳洲影視業現狀

據了解,與某些中國明星財大氣粗、「動輒幾個億」的損失或稅款罰金相比,澳大利亞的影視行業似乎被襯托得顯得有些「蕭條」。

IBISWorld最新公布的澳大利亞影視行業數據發現,2017 – 2018年該行業的總營業額約為27億澳元,而行業總利潤額約為2億澳元。

近年來,澳大利亞政府為了澳大利亞影視製作行業的發展可謂是「用心良苦」,連番引入了一系列財政激勵措施。

這些政策包括澳大利亞本土電影和電視製作的成本返款,以及為海外公司在澳大利亞境內拍攝影視項目,與在澳大利亞進行後期製作都提供優惠政策。

但是,這是個內容為王的時代,澳大利亞影視業仍面臨諸多硬傷。

需求端方面,大眾觀影積極性受到打壓;供給端方面,電影院上座率限制以及優質影片缺席。

事實上,澳洲本土電影電視的發展情況似乎正在退回到1960年代的水平。過去一年中,一堆美國的超級大片卻一溜煙的像是打了興奮劑似的搶佔了澳大利亞全國84%的票房收入。

不過,來自美國、中國的海外投資的預期增長以及當地政府對海外項目的返款優惠政策的延續或許會繼續推動當地影視行業的收入增長。

根據IBISWorld的行業分析報告,預計在未來五年內,澳大利亞影視行業收入將以年均1.8%的速度增長,並在2022年至2023年達到30億澳元。

結語

機構指出,長期票房恢復看上座率,「內容為王」邏輯不變。

從盈利能力看,預計明年一季度影院上市公司迎來拐點。

長期看,決定票房的核心變數是票價、銀幕數和上座率。

雖然澳大利亞與美國好萊塢一直保持著密切合作關係,但是本土內容創作能力仍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