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約克論壇
本篇內容為轉載/翻譯內容,僅代表原文作者或原媒體觀點,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近日,一名14歲的澳洲女生遭到了暴徒的暴力襲擊,而襲擊她的並不是外人,而是她的同學們。
更令家長們感到不安的是,這種校園暴力文化已經在學校根深蒂固,而且很多學校都出現了類似狀況,老師們只能竭盡全力去控制局面。
令人震驚的澳洲校園暴力
近日,一則發生在悉尼JamesBusbyHighSchool的校園襲擊視頻震驚了無數民眾。
受害者被浸入水中,她的鞋子被仍在柵欄上,這些施暴者還在她的右臂植入了一個檢測血糖的醫療設備,並「懸挂在外面」。
預計她將於12月16日在兒童法院出庭。
受害者遭受創傷,家長表達不滿
這名心煩意亂的9年年級女孩自從遭到暴力襲擊以來,尚未返回學校上課。
她說,自從遭到襲擊以來,她就一直睡不著覺,不敢回到校園。
「午餐時間,上課鈴響了,這群人向我走來。一大群人,有10年級的、9年級的、8年級的,我甚至不認識他們,也從來沒有和他們說過話,我就被毆打了。」
「那些和我從來沒有任何關係的人跳進來,向我噴水,打我。還有些人一邊錄音一邊笑嘻嘻,一邊喊著『在這裏踢她,在那裡踢她』。」
「我的朋友也遭到了襲擊。我們走散了,那裡只有一個老師,想幫忙但一個人根本無能為力。沒有人在那裡幫我。」
「我非常震驚。那天早上我和學校談過了,所以我不知道這是怎麼發生的。他們承諾會確保女兒安全,會照顧好她的……他們沒有把這件事當回事,也沒有及時採取措施去阻止事件發生。」
眾多學校存在暴力行為
暴力事件發生后,學校保安人員在學校門口站崗,但更令人擔憂的是,這場暴力並不是學校發生的一起涉及600名學生的孤立事件。
這所西悉尼學校的工作人員表示,由於缺乏支持,學校長期存在難以管理的破壞性、暴力和無禮行為。
自10月30日爆發暴力事件以來,在學校操場里又發生了三起暴力。
就在兩周前,學校因為學生打架的報道而被封鎖。當老師試圖管教學生時,他們被咬、被推搡、被辱罵。
一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學生說:「他們在課堂上假裝是學生,等到課間休息時打架,但另一名學生報告了這件事。」
「他們都被抓住了,並在事情發生之前離開了學校。」
另一名學生說,同樣是在8月份,一名學生做了一個火球,在教室里點燃了它。
「後來又有一天,有人把洗手液點著了。」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學校人士也表示,他希望媒體的關注能夠給教師們尤其是西部學校提供更多資源。
「這次打架並不是孤立事件,本校也不是唯一出現這種問題的學校。」
校園暴力何時休
近幾年,發生在澳洲校園裡的惡性事件頻繁見諸報端。涉案者毆打、虐待自己同學,侮辱老師等等。這足以引起教育者思考,是什麼讓孩子身上充滿了暴戾之氣?
雖然許多人並不願意承認「校園暴力」真的存在,但真實校園暴力卻在持續上演著。不少中小學生受到過不同程度的侵害,如今,校園暴力的受害者從以前的學生,蔓延到老師,現狀令人擔憂。
是什麼原因讓他們變得如此暴力、殘忍和冷血?
一位人士說:「校園不斷發生暴力事件,校方的態度普遍很模糊,要麼將責任推得一乾二淨,認為全是學生的錯。要麼對此視若無睹,假裝看不見,也不採取任何有效的預防措施。」
而且隨著校園暴力的類型呈現多樣化趨勢,學校管理的難度也在不斷增大,卻缺乏足夠的支持。
作為第一任老師,父母的教育、家庭的健康都是保持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一些專家指出:如果缺少來自家庭的人性教育,無法與人進行正常交流,孩子們就很難擁有犯罪意識。正因為如此,現在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屬於『外向型憤怒性格』,他們會通過毆打他人來發泄自己內心的不滿,通過怨恨他人來平復自己的憤怒。」
此外,不少施暴者父母對子女盲目袒護,不承認的犯罪事實,這樣的態度會更加縱容施暴青少年,讓他們更難認清自己的犯罪行為。
所以解決校園暴力不僅是對孩子的要求,更是家長、老師乃至全社會成年人的責任。如果最終一切都推給孩子,其實就是成年人在偷懶……
作為一名老師,又或者家長,你真的合格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