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BWC中文網
本篇內容為轉載/翻譯內容,僅代表原文作者或原媒體觀點,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如果說2020年商品市場最瘋狂價格上漲,可能莫過於鐵礦石了。據美國媒體CNBC12月14日報道,上周五,大連商品交易所的鐵礦石期貨價格上漲近10%,創歷史新高,歷史上首次突破每噸1000元人民幣(152.95美元)。根據世界鋼鐵協會的數據,澳大利亞在2019年佔全球海運鐵礦石總供應量的58%,其中大部分出口到中國。巴西佔23%。
分析認為,由於中國每年從海外進口10多億噸鐵礦石,鐵礦石價格每波動1元,就是10億多元的區別,而過去僅僅一個月間,鐵礦石價格已上漲250多元,這就意味著,相關的鋼鐵企業要為此多付2500億元的資金,利潤衝擊或不可避免。而對於澳大利亞等鐵礦石企業而言,無異於是巨大的蛋糕,不過,事情的多個變化表明,瘋狂的鐵礦石背後:澳大利亞鐵礦石企業目前卻面臨著一場潛在的危機,並被敲響警鐘。
與此同時,12月10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駱鐵軍與澳大利亞必和必拓鐵礦全球營銷副總裁Rod Dukino等舉行視頻會議,就12月4日鐵礦石價格單日上漲7.5美元/噸的情況進行了詢問,必和必拓進行了解釋和說明,並表示願意與鋼鐵協會加強溝通與交流,共同促進鐵礦石市場的公開、透明。
而在鐵礦石商品期貨交易層面,12月9日晚間,大商所再次公告,12月14日交易時起,非期貨公司會員或者客戶在鐵礦石期貨2105合約上單日開倉量不得超過5000手。緊接著,12月11日晚間,大商所發布《關於就鐵礦石定期調整品牌升貼水及增設可交割品牌公開徵求意見的公告》,根據公告,鐵礦石期貨擬定期調整品牌升貼水。
分析認為,這些事情的多個新變化,對抑制鐵礦石商品價格的資本炒作,抑制其偏離市場基本面將具有明顯作用。特別是澳大利亞鐵礦石企業如果存在人為炒作價格的可能,可能將會被抑制。那麼,為什麼說澳大利亞鐵礦石企業或存在這種炒作價格的可能呢?
正如我們前面提及,由於全球鐵礦石分佈不均勻,導致多年以來,鐵礦石的價格主要由澳大利亞企業為主導。有分析師觀點是,澳大利亞企業對此加以壟斷,借市場供求不平衡的機會,水漲船高,人為肆意拉高鐵礦石價格。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亞資源部部長稍早前表示,鐵礦石已成為澳大利亞首個突破年出口1000億澳元大關的商品。「在2019/20財政年度,鐵礦石出口額達到1017億澳元。那麼,是不是鐵礦石被澳大利亞企業壟斷定價權的現象將持續呢?
顯然,通過上述事情的多個最新變化可以看出,當市場做出抑制以及監管的反應后,澳大利亞鐵礦石企業或不可避免地會有所收斂,澳大利亞企業或被敲響警鐘。不僅於此,華爾街日報稍早前分析報道,購買全球三分之二鐵礦石的中國對鐵礦石的品位越來越挑剔。為了迎合中國企業,全球出口低品位鐵礦石的公司目前計劃建造新礦井,以提高高品位鐵礦石的產量。
而這一警鐘正是來自於澳大利亞另一礦產領域,因為事情的多個新變化表明,澳大利亞煤炭出口份額正在大幅下降,並且蒙古國、俄羅斯、印尼等國的煤炭已經替代了澳大利亞煤炭。報道稱,自10月以來,中國已非正式地禁止從澳大利亞進口煤炭,轉而增加了從蒙古國、俄羅斯,以及印尼進口煤炭的規模。例如,中國買家和印尼公司稍早前簽訂了煤炭合同,印尼在未來三年內,供應中國2872萬煤炭,金額14.67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