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ABC澳洲
澳大利亞是一個以基督教傳統為主的西方國家。雖然華人曾是這個年輕國度的第一批開拓者之一,但是華人傳統的節日春節卻一直沒有成為法定的公共假期。
但是,在澳大利亞的這個地方,在過去60年來,春節都是當地人共同的公共假日。每年都不例外,當地佔人口比例較大的社區照例會在春節全面慶祝這個重要的節日。
這個地方到底在哪裡?
這就是位於澳大利亞印度洋行政區內的海外屬地聖誕島,英文叫做Christmas Island。
這個距離澳大利亞西海岸1550公里的聖誕島面積只有135平方公里。對於很多人來講,聖誕島一直是與尋求庇護者和每年一度的紅螃蟹大遷徙聯繫在一起。
然而,也許人們並不了解的是,據2016年最新澳大利亞人口普查數據,島上將近1850多人中,華裔人口佔了21.2%,是島上最大的族群。
這個曾經有著豐富磷礦的小島曾經是新加坡的屬地,直到60年前的1958年,這個島才成為了澳大利亞的屬地。因此島上的大多數華人都來自新加坡和馬來西亞。
80后蘇忠雄是在兩個月大的時候隨父母移居聖誕島。他目前白天在當地市政府上班,不過他也是當地功夫協會的秘書長,專門負責春節期間的舞龍舞獅的表演。
「作為一個傳統,每年除夕夜,當地的華人社區組織半山公館都會組織年夜飯活動。」
「大家能吃到傳統的中餐,例如烤鴨、烤豬肉、炒飯和炒麵,當然,還有紅包可以拿。」
「孩子們的最愛就是從大人、長者、家人和親戚手裡拿到紅包。」
傳統的除夕守歲和元宵節
「在大年初一,我們舞獅隊還要到聖誕島上五家佛寺道觀去表演、祈福,參加宗教活動,希望聖誕島一年都能風調雨順、興旺昌盛。」
他說儘管放爆竹是被禁止的,但是人們也會在春節期間時不時聽到爆竹聲。
與80后的蘇忠雄相比,1975年就從馬來西亞移居聖誕島的陳彩雲(Lewi Chan)可算得上是老聖誕島人了。他34年來一直在當地社區電台6RCI擔任中文節目主持,每個周末主持華語經典老歌節目。
陳女士也曾擔任過聖誕島上唯一兩家華人社區組織之一的華人公館的主席。
「華人公館負責春節規模最大的慶祝活動,元宵節的慶典。」
她介紹說除了各種美味的食物之外,還有猜謎、花燈。
「在聖誕島,我們的活動都不分種族,我們邀請島上各族人士參加春節的慶典。」
各族裔都一起分享的春節慶祝活動
伊恩·弗朗西斯(Ian Francis)是當地唯一一所學校聖誕島區域中學(Christmas Island District High School)的校長。儘管這所學校叫做中學,但是它有著幼稚園到12年級(即:高三)的課程,全校學生人數270人。
據弗朗西斯校長說他們的學生50%以上有著華裔血統。16年前從西澳本土移居聖誕島的弗朗西斯校長原計劃在島上只住兩年,沒想到一直留到了現在。
「聖誕島的春節慶祝活動]有著很多的色彩和歡慶。當地的功夫會館組織起我們學校的學生參加貫穿全島的舞龍舞獅活動。除此之外,還有煙花燃放表演。」
「當然少不了的是美食。我們都會被華人社區組織邀請參加這個活動。」
「這些活動分散在兩周左右的時間里舉行,不過,我們聖誕島居民會放兩天的春節公共假期。」
「在那兩天里,人們會盡情地慶祝、大吃大喝、舞獅表演、沉浸在春節的濃厚氛圍之中。」
也讓春節為當地經濟做貢獻
自從1994年至今,澳洲郵政也以聖誕島字樣推出了生肖郵票。目前的這一組12套生肖郵票剛剛告一段落。
澳洲郵政新聞發言人說:「每年一度的生肖郵票已成為澳洲郵政的一個傳統,因為1994年這一年,澳洲郵政正式接過了聖誕島的郵政服務。」
對於聖誕島人來說,印有「聖誕島」字樣的生肖郵票固然為讓更多人了解這個印度洋上的小島有所幫助,但是蘇忠雄先生則呼籲澳洲郵政能把設計這一系列郵票的工作交給當地的藝術家。
「澳洲郵政從來沒有找到我們本地的藝術家來參与設計這些生肖郵票的競標。我們希望從明年開始能有本地藝術家的參与。」
目前,面對人口逐漸減少,經濟不景氣之苦的聖誕島正在尋找各種辦法,例如大力發展旅游業等重新振興聖誕島的經濟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