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數據!澳華人區家庭收入中等,孩子成績卻和富人區一樣好

2021年02月17日 14:53

來源:微報

//前言//

的學習成績,

是整個家庭最重視的事情之一了。

澳洲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

的孩子成績很好,

新移民對教育更重視!

#01:區孩子成績好

據澳媒報道,一項追蹤學生在NAPLAN (全國讀寫算數統考) 的表現,並將其與家庭收入和失業率進行比較的工具發現:一些學生成績最優異的地區,居民的收入並不是最高的。

悉尼南部華人區Hurstville 的學生學習成績很好。

在過去的十年裡,Byron Bay 的平均周收入增加了800,傳統觀點會認為教育也會有所提升,但是這裏的孩子的NAPLAN成績卻下降了。

位於高級東郊社區Dover Heights的家庭每周收入為2900澳元,但該校三年級學生的成績與Bathurst 和 Ballina的學生不相上下,後者的家庭收入只有前者的一半。

的研究人員開發了Gonski數據實驗室,以跟蹤不同郊區和城鎮的學生在NAPLAN中的表現,這是他們一項長期研究項目的第一步,旨在研究社會因素對兒童上學的影響。

新南威爾士大學教育實踐教授Adrian Piccoli表示,該研究讓家庭和研究人員更深入了解到對學生NAPLAN成績構成影響的一些因素,比如家長對教育的態度、城鎮所提供最多就業崗位的行業所帶來的影響,以及社區期望值等。

他說:「關於教育成績的評論不可避免地會涉及到學校,課程,以及學校設施。但現實是,它更受父母,社區的影響,而不是僅受學校里事情的影響。」

#02:新移民更重視教育

悉尼一些表現最好的郊區處於收入範圍的中端或下端,如Carlingfor和Hurstville,這主要得益於新移民更重視教育。

Goulburn家庭平均每周收入比Ulladulla的家庭高,但其學生的成績要低得多。

「為什麼會有區別呢?」

Piccoli教授說,「為什麼擁有大量東南亞人口的Cabramatta比北岸更好?」

當然,重要的不是學校有多少錢,也不是老師有多好。北岸的老師或許是你能找到的最好的。

「這是看待問題的另一種方式。」

二級校長委員會主席Craig Petersen表示,他曾經在一所鄉村學校工作過,那裡的孩子的成績一直與頂級城市學校相當。

他認為,成功的原因不僅在於強大的師資力量,還在於附近科研設施的影響。

他說:「我們那裡沒有科學家的孩子,但對高等教育的渴望和感激之情瀰漫了整個小鎮。我認為考慮社會影響是正確的方法,而且我也同意,學校之外的許多因素在不同社區之間可能存在巨大差異。」

最後

雖然高收入能為孩子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享受更好的學習資源,但是影響孩子成績的因素遠遠不止這些。

不過學習只是一方面,健康快樂的長大就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