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要擋中國的路!澳洲狂砸$3億包攬太平洋島國基建
來源:1688 澳 洲 新 聞 網
澳洲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向整個太平洋地區具有戰略意義的基礎設施投入數億澳元,與中國展開長達十年的支出競賽,幫助確保南太平洋的弱小島國不會背上沉重的債務。
太平洋島國正在努力從新冠大流行造成的經濟損失中恢復元氣,而這項基礎設施突擊行動——澳洲「加強參与」太平洋地區政策的一環——將包括為可再生動力項目、電信、交通和衛生設施提供貸款和贈款。
澳洲國家安全專家越來越擔心中國支持的公司正在積極資助和購買太平洋島國的戰略敏感資產,包括中資企業打算買下巴布亞紐幾內亞的漁業設施和整個地區的行動電話網路。
《悉尼晨鋒報》和《時代報》披露,澳洲政府今年將批准約3億澳元用於整個地區的基礎設施項目,這些資金將從20億澳元的基礎設施基金中支出。
國際發展和太平洋地區部長西西里亞(Zed Seselja)表示:「有大量投資項目正在談判中,我期待著在未來的一年中宣布好消息。」
他說:「澳洲正在與我們的太平洋島國鄰國一起投資高質量的基礎設施項目,採用的是貸款和贈款相結合的方式。」
澳洲太平洋基礎設施融資機制(AIFFP)包括15億澳元貸款和5億澳元的贈款,由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於2018年11月宣布,當時人們擔心中國正在通過廉價優惠貸款在澳洲家門口建立影響力
AIFFP於2019年7月開始運作,但直到去年年底才批准前三個主要項目的資金:帛琉的海底電纜,索羅門群島的水電系統和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太陽能農場。
西西里亞參議員說,對這三個項目的資助是「澳洲和我們地區的雙贏」。
面對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澳洲團結該地區的努力在上個月受到了嚴重的打擊,五個密克羅尼西亞國家宣布退出關鍵的地區機構——太平洋島嶼論壇(Pacific Islands Forum)。
長期以來,澳洲一直是該地區外國援助的主要提供者,而北京則帶頭提供廉價貸款以資助基礎設施項目。2011年至2017年期間,中國占太平洋地區所有捐助方貸款的37%,為總值約17億澳元的項目提供了資金。
雖然自2018年以來,北京的貸款漸漸減少,但過去三年來,北京仍在積極尋求更多的項目融資,貸款突擊也讓中國企業在該地區站穩了腳跟。
澳洲政府多年來一直擔心,太平洋地區的一些國家因債務水平高企而對中國產生依賴。
洛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太平洋島嶼項目主任普萊克(Jonathan Pryke)說,他認為澳洲政府低估了尋找經濟上可行項目的難度。他說,對中國來說,資助項目更容易,因為這些項目往往做得更便宜,而且在某些情況下會讓國家負債纍纍。
他說,很多太平洋島國現在已經開始收到這些項目的賬單,並意識到他們所承擔的債務水平和項目質量往往與他們的預期不符。
「中國的貸款在很大程度上也達到了讓中國國有企業進入太平洋地區的目的。他們在市場上,贏得了當地政府、亞洲開發銀行和其他機構的政府合同。」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