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小學生數學成績落後20多個國家!竟被歸罪於父母!引熱議

2021年05月25日 20:13

來源:

許多剛入學的兒童由於缺乏基本的識字和算數技能,例如認識字母和數字,被認為是導致在國際小學數學測試中成績不佳的原因。

與此同時,飢餓、疲倦和無聊的也拖累了澳大利亞在全球數學和測試中的表現。

01、PK其他國家學生

TIMSS,成立於1959年,位於美國波士頓學院的林奇教育學院,是國際教育成就評價協會(簡稱IEA)發起和組織的國際教育評價研究和評測活動,其含義為國際數學與科學趨勢研究項目。

TIMSS主要測試四年級和八年級學生的數學與科學學業成績,以及達到課程目標的情況,中國大陸沒有參加項目測試。

每四年舉行一次!

2019年,共有64個國家的58萬名學生參加了此次考試,澳大利亞共有1.5名學生參与其中。

而根據最新公布的成績結果顯示:澳大利亞8年級學生

不敵新加坡、中國台北、韓國、日本、香港以及俄羅斯學生。

澳大利亞4年級學生

更是落後於2眾多國家和地區

令專家們感到擔憂的是,所有地區的小學數學成績都平平無奇,

而且澳大利亞學生在另一項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中,其成績也呈下滑趨勢。

15歲的澳大利亞學生比參加考試的中國學生平均落後了3年半;

比澳大利亞2003年的水平落後了1年多。

尤其是數學成績第一次未能超過經合組織成員國的平均水平!

02、殘酷的數據

而且根據參加TIMSS考試的學生完成的調查還顯示,澳大利亞學生學習數學的時間比許多擊他們的亞洲學生要多很多。

8年級學生平均每年花費141個小時學習數學,而國際平均水平是137個小時,表現最好的新加坡學生僅花費了135個小時。

4年級學生每年花190個小時學習數學

而國際平均水平是154個小時,表現最好的韓國學生僅花了101個小時。

但澳洲學生學習科學的時間卻少很多。

4年級學生學習科學的時間為53小時,而國際平均水平是73小時;

8年級學生學習科學的時間為124個小時,而國際平均水平則是137個小時。

與此同時,澳大利亞學生也不太可能喜歡學習數學或者科學。

高達四分之一的4年級澳洲學生不喜歡數學,而國際這一比例則為五分之一。

到了8年級,澳洲學生不喜歡數學的比例則攀升至二分之一,而國際這一比例則為41%。

四分之一澳洲學生不喜歡科學,而新加坡的這一比例僅為14%。

與其他63個國家或者地區的學生相比,澳大利亞學生有讀寫或者計算障礙的可能性是其他國家的2倍。

澳洲50%的4年級學生所就讀的學校,有多達四分三的學生在入學時不具備基本的閱讀或者寫作技能。

而全球這一比例僅為20%。

專家說,這表明了所有兒童享受優質兒童保育和學前班的重要性。

03、背後的原因揭曉 家長需承擔更多責任

研究委員會(ACER)的報告揭示了澳大利亞學生在數學和科學方面落後的原因,而這些問題始於家庭。

澳大利亞4年級和8年級的學生中

有28%的人每天餓著肚子上學;

34%的人在上課時感到疲倦;

ACER副首席執行官Sue Thomson表示,「這是個極其令人擔憂的重大原因」。

「澳大利亞是一個富裕、高度發達的國家,我們的學生入學時卻營養不良,且學業準備不足,這是令人無法接受的事實。」

「這不但影響了他們在學校的早期表現,而且也不太可能趕上表現較好的同學,這將會給他們帶來災難性的長期結果。」

除此之外,教育質量也是一個大問題,大量「門外漢」教學生數學和科學。

根據ACER的研究數據顯示,澳洲每4個數學老師中就有一人沒有在大學時主修這門學科,而國際這一比例則僅為10%。

每11名科學老師中就有1名不是科學專業的,而國際這一比例僅為6%。

曾經是一名數學老師的Thomson指出,澳大利亞是非專業教學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

「教師們往往由於人手不足,不得不教授專業領域以外的科目,並承受著很大的壓力。」

「而學生們正在接受在該學科領域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傳授的複雜概念。」

事實上,這樣的情況屢見不鮮,年初就有不少學校出現了老師荒,甚至被迫讓體育老師教數學。(詳情點擊-「體育老師教數學,歷史老師教農業」!澳洲老師短缺驚人,學校被迫精簡課程,擴大班級規模…)

另外,這位專家還指出,更多的澳大利亞需要上幼兒園,

而父母們需要在孩子上學之前幫助他們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

04、遭回擊

但家長團體于周一對此進行了回擊,稱工作和經濟需求意味著他們不能向過去幾十年那樣有更多的時間陪伴並教育孩子。

P&C Federation主席Tim Spencer說,他也鼓勵父母儘可能多地參与孩子的教育,但生活環境決定了他們無法做到這一點。

「在某些情況下,你不能去責怪家長們。」

「媽媽們有了孩子,通常6個月後就要回去工作……」

他說,現在的孩子也更喜歡看YouTube,而不是Play School和Sesame Street,而當局也沒有告知家長他們的孩子應該達到什麼樣的成績。

「父母對課程設置和學習進度一無所知,不知道孩子應該大致達到什麼水平。」

「我認為可以與教育局進行更好的溝通。

「他們推出的很多東西都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是為教學專業人士設計的。」

不少家長們還補充道,高昂的費用阻止了更多家庭把孩子送入幼兒園,使得他們無法在入學前掌握必要的知識。

「說到底,當局應該竭盡所能降低托兒費用,加大教師隊伍培養,僅僅依靠父母來教孩子掌握入學前的基本知識,根本不現實。」

*以上內容轉載自澳洲小學,YOYO丫米對內容或做細微刪改,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