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煤之後塵」,澳洲多家天然氣巨頭陷入倒閉危機
來源:at西澳
據澳媒報道,日前,澳洲最大的幾家天然氣生產商已承認,儘管亞洲對天然氣的持續需求可能會支撐其新項目的開發,但如果沒有強有力的脫碳承諾,他們有可能與煤炭行業一樣面臨被切斷資金鏈的命運。
國際能源署(IEA)嚴厲警告稱,必須遏制化石燃料的使用,該機構宣布,投資者必須避免融資新油田,以便全球在本世紀中葉之前中和碳排放,並實現《巴黎協議》將溫升限制在1.5℃的目標。
該報告給澳洲最大的天然氣出口商Woodside和Santos製造了巨大的難題,因為兩家巨頭正在尋求開發大型海上油田的計劃,並成為本周在珀斯舉行的主要油氣行業會議的討論焦點。
Woodside代理首席執行官Meg O』Neill表示,國際能源署(IEA)的模型為全球實現凈零排放勾畫出了一條雄心勃勃的潛在路徑——但不是唯一的路徑。她表示,該公司在日本、中國和韓國等國的客戶都計劃到2050-2060年實現凈零排放,「但他們已經制定了自己的路線」。
她在周二的澳大利亞石油生產和勘探協會會議上指出,「當我們與亞洲客戶交談時,有一件事非常明確:他們預計天然氣將成為未來幾十年他們旅程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
她指出,Woodside相信,亞洲持續的天然氣需求將支撐西澳海岸價值$150億澳元的Scarborough項目的經濟效益。Woodside和合資夥伴必和必拓預計將在今年晚些時候就該開發項目做出最終投資決定。然而,她補充說,Woodside和更廣泛的油氣行業認識到採取行動的緊迫性,例如確保項目的排放強度較低。
與此同時,Santos的董事總經理Kevin Gallagher表示,澳洲的石油行業正面臨著來自氣候倡導者和機構股東的日益增長的要求,必須在為時已晚之前拿出明確的途徑來實現脫碳。他指出,「在我們發現自己與煤炭行業處於同一位置之前,我們必須站在行業的前沿,真正領導脫碳工作。」
據悉,Santos正尋求在其位於南澳的Moomba天然氣工廠開發一個碳捕獲和存儲設施,該設施可以將二氧化碳排放埋在地下。瑞銀(UBS)分析師Tom Allen認為,由於Moomba項目的潛力,Santos在環境、社會和治理(ESG)方面表現最強。
目前在全球範圍內,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商正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要求它們採取行動應對氣候變化。在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雪佛龍(Chevron)和殼牌(Shell)等公司在法庭和董事會發生一系列變動后,分析師公開質疑該行業是否正面臨一個「分水嶺」時刻。
澳洲作為液化天然氣(LNG)最大的出口之一,或將面臨巨大影響。生產商預計,隨著亞洲國家繼續將燃料轉向廉價、可靠和清潔的煤炭替代品,需求將保持強勁。天然氣的支持者將其描述為綠色能源轉變中至關重要的「過渡燃料」,作為一種排放量相對較少的煤炭替代品,仍然能夠按需調度能源,以支持依賴天氣的風力和太陽能發電機。
但隨著科學家和投資者對鑽探和運輸過程中的排放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加速發展表示擔憂,澳洲天然氣的未來正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氣候倡導者稱,天然氣仍然是排放的主要來源,其作用必須受到限制。
國際能源署(IEA)的一名負責人Mechthild Worsdorfer將該報告的凈零排放模型描述為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報告,並指出它是為了應對全球不斷增長的凈零排放承諾(通常是在本世紀中葉)而做出的。她表示,模型顯示,到2020年代,清潔能源需要成為大規模擴張的10年,而到2035年,電動汽車銷量必須增長18倍,從目前的約3%增至逾70%。
「我們的發展道路上不需要新的石油和天然氣田,前進之路必然是一條狹窄而富有挑戰性的道路,但仍是一條可行的道路」。
*以上內容轉載自at西澳,FindAus對內容或做細微刪改,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