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拿穩3A主權信用評級,和你的房貸有什麼關係?
來源:澳財網
被一些行業人士認為很「善變」的國際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的標普(S & P),近期把澳大利亞的主權信用評級從3A「負面展望」上調至「穩定」。
標普給出的解釋是,澳大利亞強勁的經濟反彈和較好的防疫情況,使得對其債務償還能力恢復了信心。這意味著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和商業銀行將能夠繼續保持在國際信貸市場上較低的借貸成本。
儘管,目前另一家評級機構惠譽仍對澳大利亞仍保持3A「負面展望」,但總體而言,經歷了新冠疫情,澳大利亞還是保住了全球三大評級機構的3A評級。
博滿澳財首席投資官魏睿昊表示,從政治角度,這將為現任聯邦財長喬什·弗萊登伯格(Josh Frydenburg)增加不少政治砝碼。澳大利亞全面保住3A評級,說明其在疫情期間出台的一系列政府經濟援助政策,最終被證明有效,政府財政預算和中長期經濟預期,得到了評級機構的肯定。
而更重要的是,這對於澳大利亞繼續進行經濟復甦,以及受主權評級影響的金融機構是利好消息。
全球3A評級國家並不多
縱觀全球,經過了去年的疫情,能夠保持三大機構全面3A評級的國家不超過10個。
根據標普截至2021年4月份數據,共11個國家獲得AAA主權信用評級。但其中,如加拿大,在標普和穆迪(Moody』s)評級為AAA,但惠譽(Fitch)的評級則為AA+。
而在全面獲得3A的國家中,除了德國和澳大利亞以外,其他都是人口未超過2千萬人、年國民生產總值(GDP)不超過1萬億美元的小型經濟體,有些甚至人口不足1千萬。
而全球比較主要的經濟體中,如近期正在召開峰會的七國集團(G7),美國的標普評級為AA+,英國、法國均為AA,日本為A+,義大利甚至只有BBB評級,只比最近疫情爆發的硬度好了些許。而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標普給出的評級為A+。
澳洲3A評級被不斷調整的原因
不過,澳大利亞是3A評級國家中唯一一個在疫情期間,信用評級前景被標普下調為「負面」的國家。
魏睿昊指出,這主要是因為當時澳大利亞採取了較為嚴格的全國封鎖方式來抗擊疫情,導致全國經濟活動驟減,並出現了連續兩個季度的GDP緊縮,結束了長達28年持續的經濟增長。
其後又採取大規模的財政刺激政策,導致政府財政赤字狀況突然惡化,債務規模陡然上升。根據2020年疫情期間的預期,澳大利亞政府的凈債務將從佔GDP比重36%的7030億澳元,在四年中上升至近1萬億澳元的峰值,佔到GDP比重44%。
相反地,由於一些歐洲國家並沒有採取嚴格的防疫措施,經濟和財政情況都並未發生澳大利亞式的驟變,因而評級得以保持。
但事實證明,在聯邦財政部、澳聯儲以及各州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澳大利亞在應對疫情危機中的表現和經濟管理表現要好於其他3A評級國家。
正是因為採取了嚴格控制,國家才能夠較快地恢復正常生活和生產秩序,經濟復甦顯著。魏睿昊認為,這也是為何標普會在近期將澳大利亞的評級上調至「穩定」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據5月份發布的聯邦財政預算案,政府財政狀況有較大改善。2020-21年的赤字被下調了527億澳元,從2,137億澳元下調至1610億澳元。按照預算案的赤字預期,政府的凈財務將在2024-25年達到9806億澳元的頂峰,佔GDP的40.9%,較大幅度低於疫情期間的預測。
其次,標普已經改變了對澳大利亞易受金融衝擊的看法,雖然澳大利亞對外債有高度依賴。標普不認為這種外債會對增長前景產生明顯影響。
在疫情之前,澳大利亞的國家經常賬戶一直在改善。同時,政府和監管機構對疫情推出強有力的財政和衛生措施,讓標普進一步放心,澳洲對衝擊的抵禦能力之前假設的更強。
另外,得益於鐵礦石價格的不斷上升,2020-21財年公司稅收入增加了250億澳元。而標普估計鐵礦石價格可能繼續走高,這為澳大利亞的財政收入穩定增長提供了支撐。廣義政府財政赤字未來兩至三年內有望收窄至3%,可能比目前政府的預測水平更低。
3A評級對每個人都有意義
作為普通投資者,可能會問,國家有沒有獲得3A評級,跟自己到底有什麼關係?
在現行的國際金融體系中,一個國家的主權信用評級越高,表明其信用風險越小,國際借貸成本就越低。
但魏睿昊指出,自2004 年以來,澳大利亞只發行了澳元債券,即只借入了一種自身能夠「創造」的貨幣。儘管聯邦在貨幣政策存在限制,但政府不會讓本國貨幣破產,因此違約風險基本「為零」。聯邦政府借貸成本仍更多地取決於澳聯儲對現金利率的設定與預期,評級對其影響有限。
而澳大利亞能夠保住3A評級,更多的實際影響反映在州或領地政府,以及商業銀行上,他們都受到政府信用擔保的隱性支持。
對於州或領地而言,它們的評級很難高於主權國家。事實上,在去年年底,由於受更長的疫情封鎖影響,維州的信用評級就被標普從3A下調至AA,同時被下調的還有新州,其長期評級從3A下調至了AA+。
維州的South Melbourne Market目前又被認為是疫情暴露地點,圖/The Age
如果澳大利亞被降級,州政府債務評級也將自動下降,兩大經濟重鎮——維州和新州的評級將面臨進一步下調。這就可能會給未來政府債券收益率帶來下行壓力,會減少州政府債務的潛在買家。
此前,為了實施應對經濟衰退的政策,各級政府已借入超過 1千億澳元。如果各州降級債務成本就將增加,這些州將面臨更大的償債壓力。
對於商業銀行等大型金融機構而言,評級的調整影響也是巨大的。
因為它們的評級往往建立在當地國家主權評級的基礎上。如果國家整體的主權評級出現下降,那麼商業銀行的評級也會出現問題。在當時標普下調澳大利亞主權評級時,就同時下調了一些商業銀行的評級。
但是隨著標普目前上調澳大利亞評級至3A「穩定」,魏睿昊預計,澳大利亞的大型商業銀行評級也將維持在穩定狀態。
無論是澳大利亞的銀行,還是全球的一些主流商業銀行,通常不會僅僅在本國募資,經常會在全球資本市場上借貸。比如,最近西太平洋銀行(Westpac)就發行了新一輪債券,以美元為基準,並在美國發放。
當銀行在海外募資,銀行的評級就顯得尤為重要。而澳大利亞的主權評級越高,意味著澳大利亞商業銀行的評級越高,在債券市場上的融資能力越強,融資成本就會越低。
這最終會傳導到澳大利亞本身的信貸市場。當銀行的募資成本較低,它們在本地放貸(包括和每個人息息相關的房貸)的利率就可能維持在相對較低的水平上。
因此,魏睿昊認為,從這一層面上,澳大利亞的主權評級對所有人都具有重要性。保持3A評級的穩定,意味著在這個國家,各類借貸成本都將維持在全球較最低的水平線上,這將有利於商業的重新振作,以及未來經濟的繼續復甦與繁榮。
(歡迎訂閱澳財網頭條號,我們將不斷為您提供優質的全球宏觀經濟分析和澳洲財經資訊)
文中未註明來源的圖片均為Shutterstock,Inc.授權澳財網使用,請勿單獨轉載圖片。本文中的分析,觀點或其他資訊均為市場評述,不構成交易建議,僅供參考,投資時請謹慎決策,風險自擔。
*以上內容轉載自澳財網,AUS貝小主對內容或做細微刪改,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