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性疾病少女被珀斯兒童醫院拒收?憤怒家長揭露西澳醫院不堪的一面!政府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何時才能真正解決西澳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
來源:微珀斯
朋友們都知道,珀斯公立醫療資源不足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之前就報道過珀斯公立醫院因為床位不足,而在兩周內取消了數十個非緊急手術。
珀斯幾大公立醫院,兩周內取消幾十個手術,背後的原因又是因為這個問題,到底何時才能真正解決?
而最大的婦產科醫院也因為醫療資源緊張,將多位即將待產的准媽媽送到別的醫院生產。
這家珀斯最大婦產科醫院又出事了,將待產孕婦拒之門外已成常態,而背後的原因是西澳難以逾越的現狀
這個趨勢,入境也蔓延到了珀斯兒童醫院。
據報道,一名患有神經性厭食症的少女,因為年齡問題被珀斯兒童醫院拒之門外。
據影子內閣的衛生部長Libby Mettam透露,珀斯兒童醫院在整個州只有8個飲食失調的住院病人床位,而且還需要等待6到9個月。
因此這名病人不得不在繁忙的急症室里用了兩天的鎮靜劑,在那裡她不能管飼,48小時內她除了「一些玉米片」,其他什麼都沒吃。
因為女孩在5月底就滿16歲了,珀斯兒童醫院以「年齡過大」為由拒絕了她。
此前她在好萊塢私立醫院(Hollywood Private Hospital)的一個志願項目接受治療,但她只堅持了四天,就不知什麼原因離開了。
被珀斯兒童醫院拒絕接收,她的父母無奈之下,給包括衛生部長Roger Cook在內的多位政要議員們發送郵件請求幫助。
好在發送郵件后的12小時內,女孩就被轉回了珀斯兒童醫院。
此前她已經在珀斯兒童醫院斷斷續續地接受了一年多的治療。
然而,據女孩的父母說,她並沒有得到合適的膳食計劃和心理治療。
「狂亂的急診室環境不利於她脆弱的身體狀況,嚴重影響了她的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所有這些都會推遲她的康復。」
女孩的父親在寫給議員的郵件中說道。他用了「狂亂」一詞來形容急診室的環境。
這個詞同時也揭開了珀斯兒童醫院在對待厭食症患者上「不人道」的冰山一角。
01、珀斯兒童醫院是否「不人道」 ?
據報道,在珀斯兒童醫院,飲食失調的患者會被安保人員控制住,並被強制餵食。
患者的父母們說,他們的孩子通過鼻飼管被強制灌食,以達到最低體重,然後就被送回家,好騰出床位。
這個過程中根本沒有心理治療,以致於孩子不得不多次返回醫院接受緊急治療。
一位母親表示,她的女兒已經7次被送進醫院,被困在了這個惡性循環里。
父母會接到醫院電話,醫院表示,他們的孩子必須受到安保人員的管束。
「父母必須簽署一份文件,如果孩子不能管理自己的飲食,就得允許安保人員控制他們。」
「你可以想象,現在強迫這些孩子吃東西,會帶來多少創傷。」
一位年輕病人Paige 告訴記者,她被迫吃了六個全麥餅,半升早餐牛奶和12桶酸奶,還有巨量的午餐和晚餐——吃完所有這些之後,還有500卡路里通過鼻飼管餵給了她。
「鼻飼管給我造成了很大的創傷……太痛苦了」她說。
在被診斷為神經性厭食症之前,Paige 形容自己只是一個「吃日常食物的普通孩子」,她說她需要心理援助來應對飲食失調。
強制餵食以達到最低重量,然後送她回家並不能解決她的厭食問題。
「很快我們就出院了,回家后很不滿意自己的身體。因為你的體重對你的大腦來說太高了,你被強制餵食,所以你只能限制(食物攝入量),然後再次被送回(醫院)。」Paige說。
「我們沒有得到心理治療,所以沒有達到我們需要的安全程度。」
「我認為醫院不該採用快速餵養患者,然後讓他們出院的策略。而應該是緩慢而穩定地在膳食計劃中少量地增加食物量。」
Paige和她的母親Sam呼籲建立一個獨立的機構,讓病人可以進行長期的康復。
「我們需要的是心理援助……不是魁梧的保安,」Sam說,「我認為她會因為經常住院而受到很大的創傷。」
缺乏精神護理和心理治療,再加上粗暴的餵養方式,珀斯兒童醫院給厭食症患者造成了心理和身體上的雙重創傷。
「在醫院重新餵食的過程中,經常出現自殘和自殺【相關閱讀:安樂死根本安樂不了,別宣傳了】未遂的情況。」病人Paige說,「總是有人在尖叫,用頭撞牆,或者在浴室里用刀片自殘。」
而這一切的根源在於醫療資源的不足,床位的緊缺。疫情期間,飲食失調患者激增了80%,2019年的167例增加到2020年的301例。
而與激增的患者數量相對的,是短缺的床位。珀斯兒童醫院在整個州只有8個飲食失調的住院病人床位。
所以醫院才不管不顧地儘可能多地給患者餵食,讓他們儘快達到合格體重,儘快出院騰地方。也不管這種做法會反覆對患者造成傷害,根本達不到治療的目的。
02、更為嚴峻的問題
然而,粗暴的治療方式並不是珀斯兒童醫院最為人詬病的問題。最嚴重的問題,是醫護人員的緊缺造成的病人死亡事故。
此前,7歲女童Aishwarya因醫生治療不及時而去世一事就已經將問題暴露無遺。
Aishwarya在急診室的候診室等待了兩個小時,從下午5點一直到晚上7點。她的情況越來越糟,卻一直沒有等來醫生,最終搶救無效死亡。
7歲的Aishwarya Aswath
在珀斯兒童醫院的急診科等待就診時死亡
Aishwarya的死亡與醫院的救治不及時脫不了干係。而醫院之所以救治不及時,是因為醫護人員太緊缺。
據兒童和青少年健康服務部門(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 Service )主席Debbie Karasinksi透露,Aishwarya死亡當晚,四名醫生請了病假,醫院只有14名急診醫生值守。
在Aishwarya死亡當天,急診室的平均等待時間為90分鐘,其餘時間為54分鐘。那天有200個等待的病人,而今年其餘時間平均只有182個。
在醫院護士寫給澳大利亞護理聯合會(Australian Nursing Federation)的西澳州秘書Mark Olson的信中,透露了醫院的人員值守情況:信中說道:「我們部門的工作人員如下:11名護士上早班,15名上午班,11名上晚班」。
這些數字包括一名輪班的協調員和分診護士,他們不能承擔工作量。
這些數字還包括2名被分配到緊急短期住院病房,4-5名被分配到搶救小組的護士。
「如果搶救發生在早班或夜班,我們只剩下2名護士來照顧科室的其他病人。」
在同一封信中,護士寫道,「在過去6個月里,至少發生了2起SAC 1(1級嚴重程度)事件。」
「我被告知,護理人員不足被認為是導致這些事件的主要原因。」
自2020年初以來,在西澳主要的兒童醫院已經發生了21起SAC 1事件。
SAC 1事件是指那些「已經或險些造成嚴重傷害或死亡的臨床事件,而這不是由於病人的狀況或疾病導致的,而是由於缺乏治療或治療不當導致的」的醫療事件。
可見兒童醫院里的人手缺乏到了什麼程度。而與之相對的是等待名單上的病人數量還在不斷增加。
之前珀斯的一位媽媽Madison想讓自己19個月大的女兒做耳朵手術,但是醫生告訴她,要等一年多才能排到一次諮詢,而手術則要等18個月!
等待做耳朵手術的寶寶
而耳鼻喉科手術的等待名單上已經有1325名兒童在排隊了,其中1149名兒童的手術屬於緊急類型。目前手術的等待中位數為177天!
如果選擇公立醫院,就必須經歷長久的等待,再緊急的手術也不例外。如果不幸的話,病情會被延誤,甚至導致更糟糕的結果。
私立醫院不需要漫長的等待,但需要很多人都難以承受的高額費用。
很多人根本沒得選。
03、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針對兒童醫院人手不足的問題,醫院表示會增加人手。
兒童和青少年衛生服務部門(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 Service )的主席Debbie Karasinksi表示,珀斯兒童醫院已經發布了護士和醫生的招募消息,雖然沒說具體需要招募多少個。
有消息稱,自從去年12月以來,醫院已經招募了119名護理人員,另外還增加了一名下午和夜班的護士。
而開頭提到的飲食失調患者床位不足的問題,衛生部也給出了相應的舉措。
衛生部長Roger Cook 表示,政府已承諾為西澳的飲食失調項目撥款3160萬澳元,這是為年輕人提供心理健康服務額外撥款1.22億澳元的一部分。
Roger Cook 說:「我很同情正在經歷這種情況的家長和孩子。」
解決問題的思路還是老一套,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之前取消非緊急手術,承諾會增加158張住院床位。面對飲食失調患者床位不足問題,也承諾會增加撥款。
政府確實做了努力,但是面對嚴峻的現實情況,這些都只是杯水車薪。而且遠水解不了近渴,從撥款到真正落實,可能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而這能從根源上解決問題嗎?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問題的根本在於公共醫療資源的不足,有限的公共醫療資源不足以覆蓋龐大且日益增加的等待名單。
在這號稱最富裕的國度里最富裕的地區,竟然從最大的綜合性醫院,到婦產科醫院,如今又蔓延到兒童醫院,都存在這個問題而得不到解決,類似的慘劇是否只會一遍又一遍地重演。
*以上內容轉載自微珀斯,會火對內容或做細微刪改,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