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生死劫:買房還是觀望?
千金小姐
2021年,到處飄著關於澳洲房價飆升的傳說。
無數尚未入市的人群,提心弔膽關注著不斷跳漲的房價,這是經典電影的橋斷:「你跳還是不跳?」。
換作澳洲的節奏是:「你買還是不買?」。
墨爾本的朋友Ben 哥就是一個被傳說擊中要害的「苦命人」,他不憂自己,獨獨想著剛工作二年的女兒。
Ben非尋常人物,高能物理博士,闖蕩世界20多年,最終落戶澳洲。
他雖非「富人」,小日子過的卻相當滋潤,本以為澳洲是養老的天堂,從此哪管東西南北風,我自小酒酌酌,兒孫自有兒孫福。
Ben就這一個千金小姐,按著華人的習慣,自是手心裏掌上明珠,也想著,澳洲福利如此多嬌,何必犯愁下一代的福祉。
可惜,他自認錯了,這二年澳洲房價飆升,全家人都急了…
惶惑
全家著急的惶惑是擔憂澳洲房價無法控制,等到女兒「長大」再出手,恐怕黃花菜都涼了。
千金還算幸運,二年前大學畢業,在墨爾本找到一份會計助理的工作,只是疫情當中,公司里幾乎所有人都小心翼翼的活著,唯恐企業前景在風雨飄搖中,隨時裁員,小命不保。
Ben也是墨爾本某華人社團之領袖,可惜每談及自己千金,惶恐便湧上心頭,言自己必須下水了,無論房價多高,必須跳下去了。
於是各大網站搜索,各大中介暗訪,周六頻頻殺向Open House, 當然沒有少煩擾我的清夢,經常發來一堆資料,或問起一堆問題。
可憐天下父母心,我倒替Ben 哥擔憂起來,便也偶然「越俎代包」,指引起來。
終究,RayX 中介的朋友急急發簡訊,說Clayton 附近尋得一處入眼寶物,原是破舊的, 房東西人老太太欲遠走昆州,而且是private sale, 開放報價后,需速速來定。
最後,Ben全家終於釋懷了,仗義的房東二個小時後接受了offer, ?並且罕有地「接見」了他們全家, 一通熱情的擁抱, Ben 都搞哭了,漫漫一年多看房路,自己還能「輕易」地買到好地段的房子。
我也更替他心痛了,朋友圈何等瀟洒的一個物理學博士,縱論江湖幾十載,卻為一場澳洲房價幾乎折腰。
那是墨爾本沒有封城時的故事,這段他消停了許多,朋友圈又開始了揮斥方遒,對我的文章又有了過去的「挖苦與激勵」。
近來的計劃,Ben告知我新的方案,準備拆掉舊物, 為千金打造一座理想之屋。
末了,Ben 說,澳洲房地產就是一場生死劫,買房是一念之間,未來卻牽在其中。
想來,確實如此,堪培拉國會山最近都因著房價吵的一塌糊塗…
房價的政治課
事實是,澳洲不可阻擋的房價上漲,最近變成一場政治辯論。
挑頭的是澳洲綠黨領袖班特(Bandt),他聲稱房價每天上漲 「1200 澳元」,警告「昏庸」的堪培拉政客:「年輕人正被拒之門外」。
「房價每天上漲 1200 澳元,」班特先生說。「對房地產投資者來說非常棒,對每個年輕人來說,就是一場災難。」
同時,許多議員指責澳洲的稅收規則以犧牲首次購房者為代價來偏袒投資者。
澳洲房價每天上漲 1200 澳洲是否正確?班特先生的說法或許有些過頭了。
他的說法顯然更符合悉尼的平均每日漲幅,絕大部分澳洲並無法感覺到如此快的上漲速度,甚至一半都不會。
但,澳洲八個首府城市的房價中位數正在以平均每日 465 至 576 澳元的速度上漲,這個速度上漲一樣是驚人的。
長期以來,澳大利亞對住房的稅收偏向一直被批評對投資者過於慷慨和扭曲,投資房產的實際稅率通常低於其他來源的收入,例如工資。
還有更絕的,負扣稅規則允許投資者利用出租物業的損失來抵消應稅收入,政府鼓勵炒房也只有澳洲了。
此外,根據霍華德政府 1999 年的法律,當個人出售至少 12 個月的投資時,只有 50% 的資本收益需要繳納資本利得稅。
在暗示澳洲房價每天上漲 1200 澳元的兩天後,班特先生感覺自己的數據太偏激了,他把房價每天飆升的數字改為超過 1000 澳元。
他說,數百萬的澳洲人擁有房屋的夢想將變成了一場噩夢。
綠黨行事當然是劍走偏鋒的,但不容置疑,澳洲房價正以 17 年來的最高速度上漲,大批投資者你追我趕的回歸房市,助長房價的節節高。
從下圖可見,澳洲房價幾乎沒有停歇的跡象。
按照Domain與APM 的數據,悉尼房價中位數在 6 月的一個季度飆升了 106,948 澳元,達到創紀錄的 1,410,133 澳元。
計算得出的日均值(超過 91 天)為 1175 澳元,這一數據與綠黨黨魁班特先生的說法幾乎一致,即「房價每天上漲 1200 澳元」。
在全澳洲範圍內,首府城市房價中值日均上漲 576 澳元,一個季度上漲 52,456 澳元,達到955,927 澳元。
當然,綠黨的信息來源是澳洲房地產信息的權威機構Domain,6 月第二季度 Domain 房價報告中包含了有關悉尼的一切信息。
報告指出:「悉尼房價在 6 月季度每天飆升近 1200 澳元,總漲幅為107,000 澳元,達到創紀錄的 141 萬澳元。」
讓我們一起翻看此文包括的其他數據。
「過去兩個季度房價上漲超過 8%,這是過去 30 年罕見的增長 3 倍。與去年同期相比,房價上漲了24%,創紀錄的表現超過了繁榮時期2015 年和 2002 年的結果。」
堪培拉是唯一一個接近悉尼的首府城市,房價中位數每天平均上漲 1054 澳元。
報告稱:「堪培拉的房價已經加入了 100 萬澳元俱樂部,創下了 101.6 萬澳元的歷史新高。」
然而,其他首都還沒有經歷過這種水平的增長。
本季度墨爾本的每日房價上漲為 446 澳元,布里斯班為 357 澳元,阿德萊德為358 澳元,霍巴特為 440 澳元,而在珀斯,價格每天僅上漲 67 澳元。
另一個權威機構 CoreLogic 的數據講述了一個非常相似的故事。
報告顯示,在截至 6 月底的三個月內,悉尼的房價平均每天上漲 1177 澳元,是全國平均房價 571 澳元的兩倍。
結語
房價恐慌背後的邏輯何在呢?
疫情前華爾街其實已經顯出金融危機的苗頭,一場人類罕有的疫情,全球央行的大放水,暫時淹沒了那些危機。
但這場大水,巨量的資金幾乎驚濤拍岸似的將西方國家的房價拍到一浪高過一浪。
就像墨爾本的Ben哥,號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經濟學、國家時事隨時侃侃而談。
可惜面對飆升的房價,他選擇的是慌不擇路,一頭扎入房市,不再回頭。
與他同行的,一起亂了陣腳的澳洲方陣正在不斷擴大。
想想每日1200澳元的財富差距,除非愚鈍,否則幾年後,一場史無前例的鴻溝將橫在面前。
我卻時時的迷惑了,忽的想起一句:「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
或許還是「笨」哥說的好,澳洲房價就是一場生死劫,買房還是等待, 只有一個選擇。
責任編輯:yxy
*以上內容轉載自澳房投資見聞,會火對內容或做細微刪改,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