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爾本大學精簡人事成本 疫情間辭退近400人
墨爾本大學在周二披露2021年1.47億澳元的豐厚盈餘,這是五年來的最好成績,但它表示,預計今年將陷入虧損,部分原因是與大流行前相比學生有所下降。
之前有一個為期兩年的「大流行病重置計劃」,其中378名員工不是自願離職,就是被非自願裁員。
與2020年澳洲邊境對國際學生關閉時發生的一些損失相比,維州的大學部門去年財政調整是一致的,由於不符合領取890億澳元的JobKeeper計劃資格,大學緊縮開支,導致數以千計的崗位和全面科目削減。
墨爾本大學副校長馬斯克爾(Duncan Maskell)說,就大流行病的影響而言,已經穩定下來,但仍然面臨挑戰。
他說:「我們預計,與大流行前的估計相比,2020-2024年的收入將減少14億澳元,我們預計2022年將出現巨大的運營赤字。這種預期的下滑將得到2021年強勁的財務結果的幫助,但大學必須繼續採取小心謹慎的財務管理方法」。
該大學在2020年公布了900萬的小額盈餘,並表示如果沒有從聯邦政府收到1.11億的意外贈款和2.54億的開支削減,去年是不可能實現這樣的運營結果。
這些節約包括凍結非必要的招聘和暫停工作人員的國際旅行,削減臨時工的使用,以及在墨爾本長時間停課期間節約校園運營費用。
同時,澳洲國立大學的新研究顯示,許多國內大學生在大流行期間的經濟狀況實際上比疫情到澳洲時要好。
另一方面,國際學生則遭受了更長時間的經濟困難。大量國際學生在大流行開始時失業,但與國內學生不同,他們沒有獲得JobKeeper津貼。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高等教育政策實踐教授諾頓(Andrew Norton)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對於國內學生來說,JobKeeper給的金額往往超過了他們的工資。
報告發現,去年年底封鎖的結束也引發了國內和國際高等教育學生的就業熱潮,去年12月,24歲或以下的學生中有創紀錄72.5%的人就業。這比2019年12月大流行前的65%有所上升。
但諾頓博士在報告中警告說,對大專生有利的就業市場不太可能持續。
「臨時移民將返澳,更嚴格的宏觀經濟政策將減少對勞動力的需求」,他寫道。
「但至少在短期內,大專生的財務狀況應該仍然比COVID-19之前好。」
大量大專院校生從事司機和商店櫃檯的工作,反映了從零售購物和咖啡館及餐館餐飲轉向網上訂購和送貨上門的商業模式革新,以及在疫苗【相關閱讀:顯微鏡學家發表對四家疫苗公司的成分分析】接種工作等領域擔任衛生工作者。
*以上內容轉載自1688 澳 洲 新 聞 網,Danny在澳洲對內容或做細微刪改,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