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禁令要解除?中國海關正式鼓勵購買澳洲龍蝦、保健品

2022年12月21日 10:18

海關部門正式鼓勵購買、保健品、Ugg 靴和珍珠,兩國關係再現進一步改善的跡象。

在外長周三對北京進行重要訪問之前,海關總署本周在社交媒體賬戶發表了一篇文章,這可能是對龍蝦非正式禁令即將放鬆的第一個跡象–該禁令於2020年10月對龍蝦生產商造成了沉重打擊。

在討論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RCEP) 潛在優勢的文章中,中國海關列出了一系列來自澳洲的商品,稱根據今年 1 月 1 日生效的協定,這些商品對中國消費者具有吸引力。

「中國連續13年成為澳洲第一大貿易夥伴,」海關總署發表的文章稱。「澳洲的龍蝦、海參、保健品、羊毛靴、珍珠,都是深受消費者喜愛的產品。」

它接著介紹了不同類型的澳洲龍蝦,並指出根據RCEP 立即實現零關稅。

但向中國銷售龍蝦從來都不是關稅問題。

在新冠疫情影響之前,澳洲對中國的龍蝦出口在2018-19年達到7.5億的峰值,佔澳洲龍蝦出口的94%。

從2020年初開始,隨著病毒開始傳播,中國各地實施封控,餐館、商店和工廠關閉,出口受到了打擊。

但在2020年10月底,龍蝦行業震驚地發現,中國海關投訴澳洲龍蝦可能受到金屬和礦物質微量元素的污染,此舉導致價值數十萬澳元的澳洲龍蝦在運往中國的途中死亡,澳洲生產商為此付出了巨大代價。

澳洲對龍蝦進行的廣泛檢測並沒有得出任何相關證明,以佐證中國海關官員所聲稱的金屬,但澳洲生產商開始了壯士斷腕之路,將出口產品轉向其他市場,以及更多地關注本地市場。

龍蝦漁民弗格森(Andrew Ferguson)對中國海關部門網站上的文章表示歡迎。他損失價值36萬澳元的龍蝦,這些龍蝦因無法通過中國海關而死在上海國際機場。

但他表示,考慮到過去三年發生的事件,澳洲需要對有關澳中之間重新開放貿易的報道保持謹慎。

他說,「這聽起來令人鼓舞,但我們將不得不拭目以待。過去幾年我們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因為我們不得不扭轉業務。我們必鬚髮揮創造力,尋找方法來解決失去中國市場的問題。」

在針對龍蝦的行動出台之際,中國針對澳洲向中國銷售木材、牛肉和煤炭採取了非關稅制裁措施,但針對葡萄酒和大麥的新關稅扼殺了兩個繁榮的出口市場。

弗格森表示,考慮到未來政治可能對貿易產生負面影響,澳洲人需要謹慎看待重新開放中國市場。

「如果所有人都倒回去向中國出口,而未來某個政客說錯了話,市場再次關閉,會發生什麼?」

他說,「很高興知道」中國的龍蝦市場有可能發生變化,但他仍然沒有忘記那天早上醒來,得知他運往中國的活龍蝦因為必須進行「重金屬」檢測而無法進入中國時的那種恐懼。

「澳洲對龍蝦進行了鎘和重金屬的所有檢測,結果發現它們不存在。我們向對方發送了結果,但一直沒有得到回復。」

弗格森的中國客戶(其中大部分在上海)對無法收到他的龍蝦感到非常失望,但他們已經轉向其他業務,不再有龍蝦進口許可證。

他表示,自己已經在中國建立了20多年的業務,包括在新冠疫情之前多次前往中國,並與客戶建立了牢固的關係。

另外,海關部門的文章還談到了的高「藥品」標準–這是由藥品局(TGA)監管的,並指出與其他「保健品被歸類為食品」的國家進行比較。

過去,等公司的產品在中國有強勁的需求。

這篇文章發表之際,黃英賢(Penny Wong)定於周三在北京會見中國外長,慶祝澳中政治關係建立50周年。

*以上內容轉載自1688 澳 洲 新 聞 網,Max說澳洲對內容或做細微刪改,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