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經濟要受中國嚴重影響,新州啟動通行費返現計劃,澳洲人口出生率回升,中國民眾對澳洲產品興趣增加

2023年01月03日 10:21

1.財長:2023年澳洲經濟將受衝擊

澳洲財政部長警告說,利率上升和中國疫情都將對2023年的澳洲經濟產生嚴重影響。

聯邦財長查爾默斯(Jim Chalmers)表示,澳洲將密切關注中國對其最近爆發的疫情的反應。與此同時,他警告稱,澳洲「無法倖免」即將到來的全球經濟衰退。

1月2日,查爾默斯在昆州發表講話時表示,雖然他對2023年的經濟前景「樂觀」,但政府對未來12個月的情況仍然保持「現實」預期。

「大多數人預計2023年將是全球經濟艱難的一年,我們不可能完全不受此影響。」

查爾默斯表示,中國疫情、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持續入侵以及澳洲儲備銀行持續加息的影響,都將在澳洲來年的經濟前景中起到重要作用。

「今年不僅要做好準備,也不僅是為另一場全球經濟衰退建立緩衝。這關係到建設一個更美好的未來,以便讓能夠在這場全球經濟衰退中正確地走出來,保持強大、包容和可持續。」

查爾默斯警告稱,由於澳洲在經濟產品方面嚴重依賴中國市場和勞動力,這項新政策的連帶影響可能會對澳洲經濟產生「實質性」影響。

他說,分析人士預計,中國這波疫情浪潮將變得「更加兇猛」,並可能波及供應鏈。

2.澳洲聯邦和州政府合作出資的18萬個免費TAFE課程名額已正式推出

隨著2023年正式到來,總理阿爾巴尼斯鼓勵有抱負的學生在新的一年裡加入到18萬個免費的TAFE課程之中。

增加接受教育和培訓的機會是政府在一月生效的一系列舉措之一。

免費的TAFE和職業培訓名額是通過州政府和聯邦政府之間的技能協議提供的,適用於一系列行業的課程。

該舉措於2022年宣布,是與各州和領地達成的10億技能協議的一部分。

通過該協議,從2023年1月起將提供18萬個免收學費的TAFE和職業教育名額。

聯邦政府將出資4.93億澳元,各州和領地將提供相應的捐款用於支持提供培訓名額。

另外5000萬澳元已承諾用於TAFE技術基金,700萬澳元用於基本職業教育和培訓數據基礎設施改革。

這標志著在政府計劃的第一階段,總共有48萬個免學費課程名額。

十月,技能和培訓部長奧康納表示,該計劃旨在解決澳洲技能工人短缺問題。

每個州和領地都可以為從1月1日起開始上課的學生提供免學費的TAFE,但要視情況和資格要求而定。

3.出生率回升走出新冠期間生育低谷

澳洲正在經歷「后新冠嬰兒潮」,在新冠大流行時該國生育率降至歷史最低水平。

聯邦政府最新的年度人口報告將於6日全文發布。報告顯示,全國生育率出現了小幅但明顯的上升,這將有助於增加澳洲的人口。

由於失業率激增和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導致的不確定性打亂了生育計劃,在疫情早期,澳洲的生育率降至每名婦女1.58個孩子的歷史最低水平。

人口學家擔心,在澳洲關閉邊境的情況下,生育率會持續下降,這可能會在該國的人口結構中留下一個新冠流行帶來的空洞。

相反,最新數據顯示,出生率已回升至大流行前的水平,即每名婦女生育1.66個孩子。

未來20年,口預計將從2021年的2570萬增長到3920萬。

然而,儘管新冠疫情后出現反彈,但從長期來看,生育率仍將繼續下降。

人口報告的基線情景預測,到2030年,生育率將從目前每名婦女生育1.66個孩子的水平下降到1.62個。

在這種情況下,到2060年達到預計的3920萬人所需的人口增長中,自然人口將貢獻四分之一,其餘人口將由海外移民驅動。

出生率的下降意味著澳洲人的年齡中位數將從2021年的38.2歲上升到2060年的42.8歲。

人口老齡化,加上預期壽命的延長,增加了勞動力短缺的風險,同時影響了澳洲的生產力水平。

4.澳洲山火危害程度提高 未來十年恐致數千人死亡,經濟總損失172億!

一份新的報告顯示,未來10年,更嚴重、更頻繁的森林大火可能導致近2500名澳洲人死亡,並導致1.1億澳元的醫療費用支出。

莫那什大學(Monash University)的研究發現,從2021年到2030年,將有2412至2422人死於山火,更多人可能因燒傷、脫水、煙霧損傷和其他與山火有關的疾病而住院。

該大學藥物使用和安全中心的模型認可氣候變化【相關閱讀:魔鬼在統治著我們的世界(24):環保主義(下)】在高危森林火災風險中的作用。

該研究稱,森林大火是澳洲生態系統的自然組成部分,但澳洲森林大火的頻率和嚴重程度一直在增加,部分原因是氣候變化。

人們已經因森林大火而喪生,2019-20年嚴重的黑色夏季森林大火造成34人直接死亡,另有417人死於長期後果。

森林大火最致命的後果之一是煙霧中的細顆粒物,它們可以傳播很遠,與更高的死亡率以及心血管和呼吸系統問題有關。

在世界各地,每年約有34萬人死於森林大火煙霧。

研究稱,火災和其他自然災害也會對心理健康造成損害。

自然災害還會造成財產損失、生產力下降和旅游業損失等重大損失,研究顯示,10年內自然災害給經濟造成的總損失為172億澳元。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的模型可以幫助政策制定者管理森林火災的風險。

例如,將森林火災風險降低10%,可以節省1100萬澳元的醫療成本和19億澳元的GDP。

5.中澳雙邊關係改善帶來新希望中國民眾對澳洲產品興趣增

營銷顧問公司Yaru Ventures總裁William Zhao表示,隨著澳中關係改善和中國放棄防疫封鎖,中國消費者正在尋求來自澳洲的醫療保健產品。

出生於上海的趙威廉曾是食品雜貨批發與超市集團Metcash的中國子公司總裁,他的顧問為向亞洲擴張業務的澳洲企業提供諮詢建議,包括那些希望在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上銷售產品的澳洲公司,他聲稱,澳洲和中國之間關係的改善使中國買家對澳洲產品的興趣增加。

他說,新冠疫情也意味著中國消費者越來越關注他們的健康,希望從澳洲購買營養保健品、維生素和Panadol)等商品。

「隨著中國擺脫新冠疫情,健康類別將大幅增長。更健康的生活方式趨勢將加速。人們希望變得更健康並增強免疫力,他們認為澳洲是一個購買產品的好地方。」

6.新州啟動通行費返現計劃,最高$750,月底到帳

《每日電訊報》1月1日報道稱,新州政府啟動了通行費減免返現計劃,新州的家庭,尤其是西的駕車者,有望在1月底看到其銀行賬戶入賬750澳元。

作為Perrottet政府的關鍵生活成本措施之一,州預算案中宣布了通行費減免返金計劃的開始日期是2022年7月1日,但沒有給出駕駛者申請領取返金的日期。

《星期日電訊報》目前透露,該計劃將從2023年1月24日開始接受申請,減免日期可追溯到7月1日,這意味著數十萬符合條件的家庭將在申請后的「幾天內」,其銀行賬戶將收到近750澳元。

據了解,政府將在3月州選舉前加快支付速度,工黨也將通行費作為一個關鍵問題加以推動。

該計劃允許花費375澳元的司機申請40%的返金,每年最高可達750澳元。

該計劃將 使有資格從州政府獲得通行費減免的司機數量增加一倍以上。 之前的計劃提供折扣或免費登記,但司機必須每年至少支付877澳元的通行費才能獲得任何減免。

7.審查公共假期規定工會呼籲增加復活節星期天

南澳正在審查公共假期規定,一個主要工會推動將復活節星期天(Easter Sunday)加入假期名單。

1月2日,南澳政府呼籲居民就一項新調查表達他們對公共假期的看法,因為政府打算把聖誕節定為假期,而不管它是在什麼時候。

在南澳,如果公共假日是周六,就會轉移到下一個周一,導致一些員工拿不到加班費。

工黨承諾自2012年以來首次修改假日法,規定12月25日是周六,周六和周一都是公共假日。

但零售行業僱員聯盟(Shop, Distributive and Allied Employees Association, SDA)提高了要求,呼籲將復活節星期天加入官方公共假期的名單。

南澳是澳洲大陸州和領地中唯一一個不承認復活節星期天為公共假日的,工會表示,工人們因此受到了不公對待。

SDA發言人芒福德(Jordan Mumford)說,現在是南澳解決的時候了,南澳的工人可以選擇與家人和朋友一起度過復活節,也可以選擇享受公共假期加班費,這是公平的。

南澳每年有13個公共假期,包括聖誕前夜和新年前夜。

政府為期一個月的調查將有助於在立法草案公布並隨後提交議會之前確定修改該法案的方法。

南澳勞資關係和公共廳的Kyam Maher說,工黨政府致力於保護南澳工人的權利,我們的立法將確保我們避免前政府所經歷的不公平情況,當時許多工人在2021年聖誕節工作沒有得到加班待遇。

8.澳洲最暢銷啤酒排行榜出爐!網友不服

澳洲2022年最暢銷啤酒榜單引髮網友熱議,許多愛酒人士紛紛吐槽。

報道中稱,這份榜單基於IRi Australia的全澳銷售數據,Great Northern位居榜首,緊隨其後的是Carlton Dry、XXXX Gold、Coopers和Victoria Bitter。

儘管這份榜單是根據統計數據得出的,但愛酒人士並不買賬,甚至有人用「糟透了」來形容它。

一名男子抱怨道:「這是官方數據,澳人已經失去了他們對酒的品味。」

另一名男子表示:「我喝過比前三更好喝的自釀啤酒,Coopers是唯一上榜的澳洲啤酒,Asahi和Tooheys Old是我唯一願意喝的其它啤酒,但前提是免費。」

一名女子表示,她被嚇壞了,「請把『Great』這個詞去掉。」

其他人則對排名有異議。一人表示:「Carlton Dry應該排第一,這是我喝過最好的啤酒。」

另一名女子表示:「Asahi的排名應該更前,它很好喝,還有500毫升罐裝。」

還有人表示,他們自釀的啤酒都比上榜的「泔水」好喝。一人表示:「總有一天,人們會喜歡上真正的啤酒,而不是這些調味水。」

也有人認為應多買本地產品。一人表示:「遺憾的是,前十里只有一種澳洲啤酒。」

*以上內容轉載自澳洲財經見聞,YOYO丫米對內容或做細微刪改,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