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澳洲簽證申請達歷史新高,中國往返澳洲飛機有新規定,澳洲生活成本新高,澳洲財長要出台措施壓制

2023年01月10日 10:05

1.澳洲財長考慮出台更多降低生活成本措施

澳洲財長查爾默斯(Jim Chalmers)表示,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政府將在下次預算出台更多降低生活成本的措施。

工黨政府將在5月9日發布第二份預算。

查爾默斯說:「通貨膨脹仍然是我們最關心的問題,即使已經來到通貨膨脹高峰的回落期,我們仍能繼續感受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價格壓力。」

雖然專家預計澳洲不會出現經濟衰退,但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經濟體可能陷入經濟收縮期。

查爾默斯表示,雖然澳洲的經濟狀況比世界上大多數國家要好,但仍會受到國際經濟形勢的影響。

政府已經推出了一些減輕家庭經濟壓力的措施,如電費減免、降低幼兒看護費用、提高老年護理人員的工資。

「如果我們有能力實施額外的措施,我們當然會考慮它們。」查爾默斯說。

修復預算仍然是阿爾巴尼斯政府面臨的一個關鍵挑戰。

查爾默斯說:「我們將繼續關注健康和醫療保障、老齡化和老年護理服務,以及女性群體及其福祉。」

2.澳洲積壓簽證申請或在4月審理完畢新申請大量湧入

過去7個月內,澳洲政府審批了430萬份簽證申請,此前積壓的百萬份簽證申請有望在4月底前完成審批。與此同時,澳洲政府又收到數百萬份新申請。

據《澳洲金融評論報》報導,已經審批的簽證申請包括220萬份訪客簽證、37萬份學生簽證和6.4萬份臨時技術簽證。政府為了緩解勞動力短缺的狀況,已經增派了400名工作人員來加速處理上屆政府遺留下來的積壓簽證申請。

移民部長表示,政府在僅6周內審批了15萬簽證申請,目前積壓的申請還剩60萬份。

如果保持這樣的審批速度,政府將在4月底清理完積壓的簽證申請。

但自去年6月以來,政府又收到了400萬份新的簽證申請。

新申請中,學生簽證申請數量大增,比2019年同期多了40%。留學生需要至少在開課前6周遞交申請,而且不要在簽證獲批前訂機票。

澳洲高校領域呼籲政府為緊缺人才提供快速獲得永居簽證的途徑,並讓在澳洲完成學業、通過品行測試的學生自動獲得臨時畢業簽證。

澳洲商界也呼籲政府將移民配額和人口增長挂鉤,吸納更多技術移民。

3.基本生活成本增加,掀起食品價格戰

澳洲大型超市集團去年的凍漲政策即將結束,即使指標顯示一些蔬果農產品的價格正在繼續上漲。

去年,這些超市巨頭對澳洲的通脹飆升做出應變,2022年下半年時將數百種日常雜貨的價格凍結。

然而,其中許多隻計劃持續到12月底或1月,意味著這些政策現在已經接近其到期日了。

但是,雜貨主食的價格今年仍將是大型超市的一個關鍵戰場,2023年可能會推出新的促銷活動。兩家公司都表示,消費者正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成本壓力。

最近的指標顯示,食品雜貨價格通脹還有待進一步發展。澳洲統計局的消費者價格指數數據顯示,在截至9月的12個月里,水果和蔬菜的價格飆升了16.2%,而麵包和穀物產品的價格上漲了10%。

瑞銀集團UBS的零售分析師還預計,價格上漲將持續到今年。瑞銀澳洲超市11月份的價格跟蹤報告,考察了Coles和Woolworths的雜貨價格,發現該月生鮮和乾貨的通貨膨脹率為9.1%。

分析師Shane Cousins在給客戶說明中說,雖然新鮮產品的價格在接近年底時有所緩和,但乾貨和包裝物品的價格卻繼續上漲。

「貿易反饋表明,成本壓力仍然存在,而且可以說乾貨供應商的成本仍在上升,預計2023年初成本的進一步增加將支持乾貨通脹。」

Woolworths在去年6月推出的200多種商品的價格凍結保證現在已經結束,但該公司表示,儘管優惠已經結束,其中許多商品仍繼續保持在相同的價格。

4.往返需要增加航班滿足需求

在中國三年來首次取消對入境旅客的檢疫要求后,經營來往澳洲班機的航空公司,將需要提高運力以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

由於只有三分之一的航班以新冠疫情前的水平運營,除非能夠吸引航空公司回到疫情前的航班經營水平上,否則朋友和家人以及遊客都將遇到機票緊缺的困難。

澳洲機場協會會長古德溫(James Goodwin)表示,預計航空客運能力要到2024年或2025年才能恢復到新冠疫情爆發前的水平。

他說:「每天大約有六個航班從中國飛來……我們預計這種情況不會在幾個月內急劇增加。」

「航空業確實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真正規劃航線、規劃網路、規劃人員配備等等。這不是一夜之間就能達到的東西。」

古德溫表示,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前,中國是澳洲的頭號外國遊客來源地,現在紐西蘭已經奪得了這個頭銜。

他預計,在遊客人數開始起大幅增長之前,第一波來澳洲的中國人將主要是與家庭親友團聚的旅客。

兩國之間改善外交關係也至關重要。

古德溫說:「政府需要做的工作來改善與中國的關係非常重要,因為我們知道中國人民會希望去一個他們感到安全和舒適的地方旅行。」

「為了鼓勵更多來自中國的遊客進入澳洲……我們必須共同努力,鼓勵這些航空公司再次開始前往澳洲。」

澳洲對來自中國的旅客的入境要求,並未引起古德溫的「重大擔憂」,聯邦政府要求中國旅客在登上前來澳洲的班機時,提交48小時內檢測的新冠病毒陰性證明。

5.澳洲港口效率低經濟損失巨大最終導致消費者承擔成本

生產力委員會最新報告發現,澳洲港口的效率低下導致澳洲經濟每年損失6億,並推高了消費品價格,如果港口系統運作能夠更加高效,一些商品價格就會更低,經濟也會得到提振。

澳洲港口每年處理約17億噸貨物,運送貨物5730億澳元,預計到2050年,通過布里斯本港處理的集裝箱貨運量將增加三倍多,通過的集裝箱貨運將增加近三倍,通過的Port Botany港的集裝箱貨運則將增加兩倍半。

不過世界銀行於21年年中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澳洲的集裝箱港口在351個國際港口中排名在最後20%。

委員會調查發現,澳洲港口的表現參差不齊,主要集裝箱港口的效率低下直接導致澳洲經濟每年損失約6億澳元,港口對澳洲企業和消費者也有很大的間接影響,任何持續的進出口中斷都會放大其給整個經濟帶來的成本。這些問題帶來的成本也最終導致消費者支付的價格增加。

不過報告認為,通過科技、工作場所安排和更激烈的競爭,可以實現更高的生產率。現在運輸運營商在裝卸集裝箱時無法選擇使用哪個碼頭,囙此必須支付碼頭運營商設定的任何價格。

報告稱,最近,碼頭使用費的快速增長已經導致貨主和消費者支出增加,應對碼頭運營商濫用市場權力的做法進行更好監管。

6.澳洲碳信用市場接受審查確認合理但應增透明度

一份對澳洲碳信用市場的獨立審查為該計劃進行了辯護,同時提出了全面建議,以提高市場的透明度和信心。

之前,該框架的主要架構師、法學教授麥金托什(Andrew Macintosh )對該計劃的完整性提出了質疑,他將其描述為對環境的欺詐,隨後導致了這次審查。

由丘布(Ian Chubb)領導四名專家組成的小組發現,澳洲碳信用單位(ACCU)計劃的安排本質上是合理的,但建議做出一些改變,以澄清治理,提高透明度,並加強對該計劃的完整性和有效性的信心。

小組的結論是,ACCU計劃包括定期審查和改進的機制。

這份報告是在經過6個月的審查後於9日發布的,它對減排水平被誇大的說法提出了質疑。

麥金托什教授在2022年發表的研究發現,多達80%的單位並不代表新的或真正的減排,主要的減排方法在設計或管理方式上存在缺陷。

碳信用額被企業用來抵消溫室氣體排放。

報告稱,專家組不同意這種觀點。雖然向專家組提供了支持這一立場的一些證據,但也提供了相反的證據。

該報告建議,在監管機構的角色以及該計劃的運作方式方面,需要提高透明度和獨立性。報告稱,計劃中的保險公司、監管機構和相關政策制定的各自角色應明確,由明顯獨立的機構承擔。

7.新州工黨選舉承諾:擴大免除印花稅範圍

新州工黨承諾,如果工黨在選舉中獲勝,將為更多首次置業者免除印花稅,幫助他們儘早擁有自己的房屋。

印花稅是房屋所有權轉讓時買家需要支付的稅費。根據統計局數據,新州居民平均支付的印花稅大約為46,108澳元,相應的房屋均價為112.56萬澳元。

根據現有政策,新州首次置業者購買65萬澳元以下房屋免征印花稅,購買80萬以下房屋可獲得優惠稅率。

新州將在今年3月25日舉行州選舉。根據新州工黨最新公布的選舉承諾,工黨支持將免征印花稅的門檻提高到80萬澳元。

新州工黨領袖Chris Minns說:「我理解試圖購買第一套住房的壓力,我希望更多的單身人士、夫婦和家庭實現這個夢想,如果工黨執政,任何低於80萬澳元的房產都將免除印花稅,而任何不超過100萬澳元的房產都將有優惠的稅率。」

他還表示,他不會讓首次置業者背上每年都上漲的新稅。

新州州長佩羅泰特(Dominic Perrottet)去年改革了印花稅,允許購買150萬澳元以下房屋的首次置業者在一次性支付高額印花稅和每年支付土地稅之間做選擇。土地稅金額是每年400澳元再加上土地價值的0.3%,但每年將依據GSP(新州生產總值)增長速度上調,最高年增幅不得超過4%。

議會預算辦公室的模型估計,工黨的新計劃能讓4.6萬名以上的首次置業者減免印花稅或獲得優惠稅率,佔比達95%。但這項政策執行4年的成本大約為7.33億澳元。

而在現行政策中,能獲得印花稅減免或優惠稅率的首次置業者大約在3萬到4.6萬之間。

8.悉尼私校學費上升最高漲7%

調查發現,悉尼全市的私校都在提高2023年的學費,其中七所學校向家長收取超過40,000澳元的費用,其中包括學費和額外的技術稅,一些頂級學校的學費已突破45,000澳元大關,加上其他綜合收費,Kambala的12年級學費漲幅7%,達到46,300澳元,是學費最貴的幾所學校之一。

北悉尼Shore School的12 年級學費上漲6.9%至39,960澳元。

在疫情期間凍結或盡量減少增長后,許多學校今年已經決定把學費增幅提高3%到7%,平均增幅在2%到3%左右。

去年年底,新州獨立學校協會主席紐科姆說,各部門成本漲幅高於通貨膨脹率,另外也受到教師工資、IT 許可證、電力、維護和技術升級的推動。

與此同時,私立學校也需要補足數千萬元的政府資金損失,政府資金補貼水平將根據學校教育資源標準SRS進行調整,削減將分階段進行,直到2029年。

Kambala在致家長的一封信中表示,通貨膨脹壓力影響了學校的運營成本,這一費用設定在一定水平能夠滿足運營需求,並有助於改善學生和教職員工的體驗和設施。

SCEGGS Darlinghurst的12年級費用是45,044澳元,漲幅5%,包括學費和額外的技術稅。Bellevue Hill的男校The Scots College的12年級費用增長4.7%,達到44,600澳元。

North 的King』s School將12年級的學費提高了3.6%至42,936澳元,其中包括每日午餐稅,東郊的Moriah College將學費提高了3.25%至39,700澳元。Stanmore的Newington College將12 年級學費提高5.7%至38,884澳元。而Wahroonga 的Abbotsleigh明年將收取38,365澳元,比2022 年的學費上漲3%。

為學校學費提供定製貸款的教育貸款集團EdStart 表示,機構去年與新州250所學校合作,比三年前增加了160%。

據統計,有兩個孩子就讀於每年收費40,000澳元的學校的父母如果將費用分攤到一年中的52周,每周需要支付1500澳元的學費,同樣數量的錢足以支付120萬澳元的抵押貸款。

*以上內容轉載自澳洲財經見聞,會火對內容或做細微刪改,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