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華人阿姨賣北京房產赴澳,如今家庭事業雙豐收!「以前是活著,現在才是生活」
這是我們講述的第1611位真人故事
我叫松鼠,小時候因為皮膚黑,敏感自卑,不願和人打交道,長大后隨著知識和閱歷的豐富逐漸變得開朗和自信。
從穩定的教師編製到收入起伏不定的廣告業務員。從十八線小縣城到北上廣大都市,從中國到澳大利亞。這些年,我活得越來越綻放,就像我的外號「黑牡丹」一樣,小時候是「黑」,現在是「牡丹」。
(在紐西蘭體態比20年前更輕盈)
01、難忘的童年,從山溝溝走出來
1970年我出生在湖北一個水電和公路都不通的山溝溝,家裡用煤油點燈,用木桶挑水,有時甚至連飯都吃不飽。
家裡有五兄姐妹,一個哥哥,剩下都是女孩兒,我排行老三。我們姐妹被笑稱為「四朵金花」。在外人眼裡,我們姐妹是四朵金花,但我知道,我是其中最丑的那一個。
爸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文化程度不高。可媽媽有一雙巧手。我印象最深的是,上小學那年,她買了當時我們村裡第一台縫紉機,無師自通學會了裁縫,給我們四姐妹做了漂亮的連衣裙。
當穿上媽媽親手做的裙子時,我高興得心花怒放,沒想到第一天穿去學校,不知道就被哪幾個惡作劇的同學用剪刀剪了幾道口子。我當時既委屈又氣憤,一路哭著跑回了家。
(悉尼藍山山脈,笑靨如花的「黑牡丹」)
那個年代還很保守,同齡人都是穿著打補丁的藍、黑色長褲,唯獨我穿著這麼漂亮的大紅裙,她們嫉妒我。在這樣的環境下,任何的出挑和優秀都會招來惡意。
我讀初中的時候,爸媽做了一個相當明智的決定,舉家搬遷到了離縣城10多公里的一個小鎮生活。
這一舉動在當時相當有魄力,這麼多年來,村裡這麼多戶人家,從沒有一家有過「挪窩」的想法,我們是首例。於是招來左鄰右舍的閑言碎語,一堆人等著看我們笑話,說我們會有一天餓死在外面。
事實上,走出了那個山溝溝,我們的日子反而越過越好。我至今還記得媽媽說過的那句話:「樹挪死人挪活,走出去才有出路。」
當時,我有個舅舅在縣城最好的學校當副校長,初三時我轉學過去,參加第一次班級摸底考試,英語居然考了年級第一,中考時因英語和作文成績拔尖還幸運地被保送進第一高中。
(喂鳥的次數多了,我學會了精準投喂)
我在文科班,高考填報志願,當時興「文學熱」,於是我不假思索報了中文專業。畢業后,我被分配到縣城的一所學校教書。
我在當地媒體上還陸續有作品發表,也常跟文化協會的人打交道。算得上是當地小有名氣的文化名人,身邊很多人都非常羡慕我。
可我始終覺得當老師不是我真正想要的,工作單調枯燥,時間久了心裏還生出了一股說不出的壓抑感,想迫切逃離眼前的生活。
果然機會來了,當時學校公布有外出進修的機會,考試通過了就能去。我當時已經生完女兒,正好有時間,我就開始認真複習備考,考試結果出來后,我竟然得了第一名,順利拿下進修的資格。
02、放棄穩定教師編製到深圳打拚
2001年6月,我進修畢業出來后,按流程應該是要先回原學校報道,再申請調到上一級學校就職。當時有同學相約一起去深圳玩。
(有了房車還不夠,摩托車更野更燃)
我就投奔了一位在深圳的高中同學。她早早地在深圳安居樂業了。她告訴我,說我現在待的小地方一點都不適合我,鼓勵我多走出去到大城市尋找好機會。
在她家住了兩天,正好趕上深圳人才市場招聘會。沒想到找工作非常順利,後來才知道是我那沓在報刊雜誌發表的文章為我加了分。
我到深圳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品牌策劃公司負責文案。到了8月底,按道理我應該回到學校參加集訓,那時我已經被深圳每天活力動感的生活迷住了,哪裡還肯回去,後面就連停薪留職也沒回去辦理。
當時心裏的真實想法是,在深圳有一天真混不下去的話,我也不會再回學校了,我要追求自己嚮往的生活!我就這樣毅然決然地斬斷了自己的後路。
第一份工作的時間不長,我幹了不到三個月就被解僱了。領導要我挖掘出項目方的品牌故事並做出文案,我因缺乏市場和營銷經驗無法勝任。
(疫情期間圓農場生活夢)
於是,我又來到廣州找了一家報社編輯的工作。做編輯要天天坐在辦公室看稿改稿,感覺學不到東西,工資也低。
我主動申請調到了廣告部。對一個從未做過銷售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對一個女人而言,事業和家庭有時候沒辦法平衡。兩地分居讓我的婚姻亮起了紅燈。
我和先生當時有通過書信討論是他來廣州發展還是我回縣城,最終沒法達成一致,只好平靜地辦了手續,我又恢復了單身。
我把女兒和房子都留給了先生,因為我沒有穩定的工作,帶著女兒不方便,跟著他更利於成長。穩定的工作和幸福的家都沒了,我三十多歲的人,從一無所缺又回到了一無所有。
(在紐西蘭帳篷露營)
可是,我對我的選擇一點都不後悔,小時候媽媽說的那句:「走出去才有出路。」又迴響在我耳邊。
03、北京闖蕩,賺到第一桶金
當時正好趕上一股「北上潮」,南方的一家知名報社要到北京辦一份新報紙,深圳、廣州地區的很多媒體從業人員紛紛大量湧上北京,我也跟隨其中。
2003年9月,我們二十多個新同事坐上開往北京的綠皮火車,那是我人生第一次去首都北京。現在回想,那就是一趟開往夢想的列車。
來到北京后,我從最底層的業務員開始干起,現在回想起來都佩服當時的自己,渾身似乎總有使不完的勁兒。
我最高記錄一天可以做到拜訪七個客戶,平均一小時要見一個,還沒算上在路上耗費的時間。或許是夢想給了我莫名的動力。
(在斐濟學會了仰泳)
那時我兜里總共才3000塊,每天都省吃儉用,根本捨不得打車,到哪都是公交加地鐵。吃盒飯也是能省則省,瓶裝水也不捨得買。
直到現在我還對我拜訪的第一個客戶記憶猶新,我坐在公交車上,看到車窗外一幢高樓上掛著很顯眼的招牌,我徑直過去敲門。
開門的正是這家旅行社的老闆,典型的北方男人,長得很高很帥,皮膚很白,文質彬彬的模樣。簡單自我介紹后,我就跟他說明來意,巧的是他對南方的報業印象不錯。
我告訴他我們報社準備創辦一份報紙,他表示很有興趣。當時我卻沒辦法提供樣報,因為我們的報紙還沒創刊。
我也不知道當時哪裡來的勇氣,硬著頭皮給他講解我們的辦報理念,還有打廣告有多大優勢……總之講了一大堆,描繪得天花亂墜,出乎意料的是他聽完馬上決定簽約。
(50+,快樂得像個不諳世事的少女)
簽約這麼順利,我始料未及。報社為了鼓勵我們多做業務,給的提成相當高,所以這一單提成差不多夠我一整年的生活費,暫時緩解了我的生活窘境。
我一鼓作氣,連續拜訪了好多家客戶,很快我拿下了銷冠。連續三年業績高漲,從業務員也晉陞到了高級經理。我的收入也像芝麻開花節節高。
現在想來,我皮膚黑,相貌平平也有優勢,至少我外出談業務時從沒被騷擾過。公司其他年輕漂亮的女同事就經常抱怨受騷擾。
三年打拚下來,我攢下了一大筆錢,有了買房的打算,便開始留意房產信息。2005年5月,我看上一個公寓,幾乎沒多想就把它買了下來,誰都沒說。
直到10月份國慶節,我回去才告訴爸媽,他倆覺得不可思議,我竟然能在北京買得起房?結束了「北漂」,我把女兒接到了北京上學。因為沒有北京戶籍,我直接給她選擇了私立學校。
(初到澳大利亞,和女兒一起)
當女兒面臨高考時,因為受制於北京的高考政策,我只好帶她回湖北參加高考。離開北京時,我轉手就把房子賣了,在澳大利亞墨爾本買了一套別墅,作投資用。
女兒高考時是以藝考生的身份參加的,文化課差了一分,與她心目中的理想大學失之交臂。於是,我跟女兒商量,讓她把英語學好,去澳大利亞上學。
她也算爭氣,最終她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學校。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天,當收到女兒學校offer的時候,我正在廚房做飯,看到郵件的剎那,我忍不住哇地一聲哭了出來,感覺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當初把她帶到北京上學,沒有跟家裡人商量,現在送她出國也一樣。有一句話說「一個人活成了一支隊伍。」就是我的生活寫照。
女兒出國了,我也靜下心開始為自己做打算。當時我已經在武漢買了一套小公寓,想過找份合適的工作或做點小生意安定下來,畢竟離爸媽近見面也方便。
(50+,還能飛一個)
後面因輕信所謂老同學的介紹,100多萬的投資打了水漂,我更加覺得這樣的環境不宜久留。
有一天跟我媽媽聊天,我問她:「如果有一天,我去澳洲生活,你覺得怎麼樣呢?」她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我要是年輕20歲,我也想出去。」得到了她的鼓勵,我無所顧忌地前往澳洲。
我有點英文基礎,只需再加強下口語。除了報培訓班,我還在網上積極找老外練口語。那段時間和一位外教聯繫比較頻繁。
04、澳洲偶遇愛情,開始房車之旅
我落地悉尼后,馬上跟這位外教互通了電子郵件,告訴他自己馬上就到布里斯班。
他收到我的郵件,十分欣喜,他正好就在布里斯班。之前我們聊天時,我得知他是開房車旅行的,只是不確定他目前停留在哪個城市。
(紐西蘭的房車嘉年華,現代吉普賽人重現江湖)
於是,我們就約見面,等到約定見面地點的時候才發現,我們都離布里斯班的維多利亞大橋很近,於是我們從橋的兩端往橋中間走。
遠遠地看到他,頭髮和衣服都滴著水。他剛從泳池爬上來,旁邊還帶著一隻可愛的小奶狗,他的奶狗和他一樣不修邊幅。
他當時和朋友一家四口在河岸公園野餐,旁邊停著一輛大巴改裝的房車。我加入他們的燒烤,泳池玩水,逗狗,非常開心。到晚上,房車先生開小車送我回到我女兒的公寓。車上我們相約第二天一起探索布里斯班。
房車先生本來的計劃是和朋友北上凱恩斯,和我見面后改變了計劃。我們在布里斯班四處遊玩了十幾天,仍然意猶未盡。
聽說我一個多月後要從悉尼中轉回國,他說他開房車送我到悉尼上飛機。我大笑了起來,布里斯班到悉尼1000多公里呢。然後他說,他是認真的,一個月的時間,我們正好可以慢節奏開著房車搖擺到悉尼。
(我的比基尼時光)
我聽了有點心動,都說看兩個人是不是合適,來一次旅行就夠了。在我們出發悉尼前,他從朋友家花園采了一束花,正式問我是否願意做他的女朋友。他說他喜歡我小小的個子,迷人的棕色皮膚,和愛笑的性格,我笑著同意了。
房車先生開著他8米長100多萬的房車,歷時一個多月,行程1000多公里,最終把我送到了悉尼機場。在這個旅途中,我們隨心隨走隨停,留下了非常多的美好回憶。
才回來一周,他就催著我返澳,說很想念我,我再不回來,就飛來中國找我。我原以為他只是開玩笑,沒想到他兩天後就真的出現在我面前,把我嚇了一跳。
房車先生是個浪漫的男人,總能在生活中給我製造許多小驚喜。有一次我倆在一個景區站台上等候纜車,我突然想起今天是520,我就告訴他520在中國代表的意思。
(第一次看到非誠勿擾里的美國清風房車)
他聽完立刻抓起身旁的小黑板,拿筆在上面畫了個大大的520,還畫了一個丘比特之劍,把我和他的名字圈在裏面。看到他這麼滑稽的表現我忍不住哈哈大笑。
跟房車先生在一起之後,他開著房車帶我游遍了半個澳大利亞。我們一路上欣賞窗外美景,覺得每天似乎都是活在不同的風景里,還去了不同景點遊玩,品嘗各地特色美食……
之前我在北京打拚,一直被生活追著跑,現在按下了暫停鍵,才真切地感受到什麼才是真正的「生活」,自己以前只是「活著」。
中間我們去了一趟紐西蘭,恰逢當地正在舉辦房車嘉年華,全國巡遊,場面很壯觀。整個嘉年華約摸有幾十台房車,每一台基本是全球獨家,都是車主自己改裝后裝修的,別具特色。
車主們跟著大部隊從北島到南島巡遊,一年大概有40周到45周的時間在集市上,房車上會售賣一些特色商品。
(棧橋—我的T台,在這裏走秀)
這裏,不僅有很多有趣的商品,更有很多有趣的人。
其中兩個車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個叫E,他的手工藝品是從東南亞進口過來的,車很大很有型,車上還寫了一行字「別笑,我的車開得很慢,但是,你們有誰家的房子是可以移動的?」
另一個是Y,他的房車是個鐵匠鋪,做得古典又精緻。現場打完鐵再製作出一些小成品,很多鐵制工藝品也在一旁擺賣,房車、家、生意連為一體,很新鮮。
經過這麼長時間的相處和磨合,我們覺得彼此都很聊得來,就是那個對的人,最終我們成為了一家人,一起買了房子,定居在布里斯班。
05、受愛人鼓勵,開啟珠寶創業
定居下來后,我非常想要重新工作,因為心裏還有個夢想,希望有一天能在歐洲旅居一段時間。因為沒有在澳大利亞的工作經歷,我找不到滿意的工作。
(在有海風的集市擺攤)
那段時間房車先生經常在網上賣一些閑置商品,我也跟著一起賣。我一開始賣的是手工藝品,受歡迎度很高,但運費貴、物流慢,後面我計劃賣飾品,可飾品的競爭也非常大。
在我迷茫的時候,房車先生的一句話點醒了我,他說賣飾品最重要的是人,在他心裏,我是很有品位的一個人,我完全可以自己代言自己的飾品。在他的鼓勵下我決定往珠寶方向試一試。
說干就干,我在國內採購了一批淡水珍珠和配件,自己設計製作了一批。
受到紐西蘭房車集市的啟發,我覺得可以先從擺攤開始嘗試,我帶了一小部分做試點,因為款式新穎價格合理,我們的貨很快就搶光了。
(我的手作飾品)
市場的反饋帶給了我極大的信心,我幹勁十足,又研發了不少新款,還把這幾年房車旅行淘來的各種寶貝放上來擺。幾個月後,我發現營業額止步不前了,原來是集市的市場規模和營業時間限制了。
隨著越來越多的顧客索要我們的網址,我們決定轉型做網站。目前我們發展得越來越好,顧客也越來越多。擁有愛情和事業,我過上了自己嚮往的生活,人也變得越來越年輕,很多人都不相信我已經超過50歲。
莫泊桑說:「人這一生,既不像想的那麼好,也不像想的那麼壞。」
人要走出去,才有出路。如果我不走出去,現在的我可能只是學校里一名普普通通的退休老師。
(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往往大多數人受困於思維的牢籠,我們只有走出牢籠,才能看到更大的世界!
*以上內容轉載自千面凡君,風平浪靜對內容或做細微刪改,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