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地產丨新房獲批數量跌至兩年半的低點

2023年05月18日 9:34

3月份新房獲批數量降至近兩年半以來的最低水平,原因是借貸和建築成本飆升抑制了新房銷售和新房項目。

ABS周一表示,在截至今年3月的12個月里,新住宅獲批數量同比下降15%,至18.0893萬套。這是自2020年10月以來最低的年度結果,當時的獲批總數為18.0165萬套。

房地產行業警告稱,獲批數量的大幅下跌將加劇人們的負擔能力和租房危機,從而阻礙新房的供應。飆升的成本、較低的借貸能力以及日益增長的生活成本擔憂意味著,買家越來越不願意承諾購買新房。

BIS Oxford Economics高級經濟學家Maree Kilroy說:「2023年的開端很糟糕。」

「預計住宅獲批數量的長期低迷將持續到2023年和2024年。我們認為,政府採取干預措施支撐住房供應的可能性在增加。」

過去一年裡,獨立住宅獲批數量逐月下降,在12個月期間下降17.3%,至11.157萬套,此前經季節性因素調整的月度新獲批總數下降2.9%,至8408套。

JPMorgan經濟學家Jack Stinson表示,總獲批量下降0.2%,與經濟學家普遍預期的月度增長3%相反,顯示出獨立住宅在報告中佔據主導地位,獨立住宅占住房獲批量的近三分之二。

3月份,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后的非獨立住宅(公寓、聯排別墅和半獨立式住宅)獲批數量增長5.7%,至4278套,但12個月總數為6.9324萬套,較去年同期下降11.1%,是自2021年4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Stinson說:「我們此前預計,本月的高密度住宅獲批數量將出現更強勁的反彈。目前,高密度住宅獲批數量接近近期歷史區間的谷值,較過去的表現大幅逆轉。」

「未來幾個月可能會出現階段性增長,不過的獲批數量,即整體中規模更大、變化更慢的部分,應該會繼續推動整體趨勢。」

低借貸成本、旅行禁令和政府補貼計劃在疫情期間提振了翻修熱潮,但在3月份進一步消退。

獲批的翻修價值下降7.4%,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後為9.42億,是自2020年11月以來的最低水平,當時為8.71億澳元。

Kilroy說:「隨著建設成本的提高和延誤的情況,房主對翻新項目的興趣漸漸減少。」

Stinson表示,新房獲批的前景喜憂參半。

他說:「住房價格已經反彈,購買二手房的價格相對於建造新房的價格有所上升,但新建築貸款仍然疲軟。」

「而且,儘管季節性調整和獲批趨勢都非常接近10年來的低點,但為了利用,建築工程提前可能會延長本輪獲批的低迷期。」

Stinson表示,即便如此,人口增長遲早會增加住房壓力,並促使新的住宅建設。

他說:「從長期來看,人口增長加快、租金收益率高企以及現有住房存量水平低,都給獲批增長和住宅投資帶來了明顯的上行趨勢。」

*以上內容轉載自ozreal,YOYO丫米對內容或做細微刪改,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