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到CBD將越來越難!! 墨爾本市政府已提交「部分道路禁行」議案! 警惕,這種新型毒品,正在青少年中流行!13歲女生因此死亡…
墨爾本CBD或迎來大改革!
繼提議拆除80多個停車位之後
市議會又一新提案公布:特定時間段
特定區域
CBD將禁止汽車通行!
家長警惕!
新型毒品「鉻化」
正在澳洲青少年中流行
已有維州少女因此身亡 年僅13歲!
墨爾本CBD或迎大改革
想開車去CBD?
要大大受限了!
最近墨爾本市議會公布了一項新的提案,涉及墨爾本最重要的CBD區域,華人也會大受影響!
這一項提案可能會禁止汽車進入CBD的大部分區域,目的是首要保障CBD區域的行人通行和公共交通。
墨爾本市議會是在周五發布的這一提案,事關一項關於墨爾本未來街道框架。
目前在框架里確定的是,靠近Flinders Street railway station的部分街道,也就是被稱為「Melbourne Square」的區域,將會在某些時間段內,禁止非必要車輛的通行。
涉及的街道包括Flinders、Bourke、Collins、Spring、Spencer 和 William Streets 沿線的地區。
根據提案,這些街道在一天中的特定時間(比如高峰時段)將會禁止車輛通行,避免街道過於擁擠,對路邊的行人來說也會更安全。
說白了,這項提案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讓CBD區域的車流量減少,打造一個更適合大家在步行前往、行人安全更有保障的市中心。
提案里也是這麼寫的:「與其他方式相比,一個人步行到中心城市對中心城市經濟的貢獻最大。我們優先考慮行人、騎自行車的人和公共交通,同時確保緊急車輛、服務車輛和網約車的通行。」
另一個原因就是出於墨爾本基礎設施建設需求,除了保障行人安全,同時也是在為CBD未來的地鐵系統建設做準備。
「這座城市正在經歷重大基礎設施投資的重大變化,包括地鐵隧道項目、英聯邦運動會等,我們需要為未來做好街道準備。」
雖然說給行人提供了更多便利,會有更多街頭藝人在CBD表演,加強墨爾本這種獨特的文化。
但對於那些需要開車經過CBD上下班,或者是來工作、購物的人來說,出行真的就直接大受影響了。
尤其是華人,CBD有唐人街、中餐館、商場,也有很多華人社區的活動在這裏舉辦。
儘管不會限制所有汽車通行,但可能包括單車道禁令或高峰時段關閉,這對於習慣開車到CBD華人來說,也是個不小的影響。
目前這項改革只是一個提案,如果在6月6日的理事會委員會會議上獲得通過,將在6月7日至7月19日期間進入理事會的在線平台進行社區諮詢。
如果對這一改革有什麼意見,在下個月理事會投票決定是否支持該提案之前,大家也是可以提供反饋的!
13歲維州少女因此去世!
假期來臨 家長警惕!
新型毒品Chroming
正在澳洲青少年中流行
隨著假期來臨,澳洲青少年們也終於解放,能與朋友們聚會,四處遊玩……
但這種青少年大量聚集在一起的場合,往往就會容易出現意外:在朋友的慫恿下,或在極度興奮的氛圍中進行嘗試一些危險行為。
而現在,就有一種危險的新毒品熱潮正在澳洲青少年中流行,並威脅他們的的生命安全——Chroming。
在今年3月份,有一個維州的女孩Esra Haynes因為這種有毒的化學物質而死亡,年僅13歲!
Esra Haynes在朋友家的聚會中,吸入除臭劑罐中的化學物質后心臟驟停,導致嚴重的腦損傷,在8天後去世……
這種吸入有毒化學物質以達到興奮的目的的行為,就被稱為是「Chroming」,翻譯成中文是鉻化,通過吸入有毒化學物質,例如來自氣霧罐、油漆或汽油的化學物質以達到快速興奮的目的。
而Esra Haynes正是死於這種新的鍍鉻熱潮,有專家更是表示,這種熱潮正在呈一種上升的趨勢!
特別是受青少年歡迎,因為他們可以在不使用烈性藥物的情況下,達到極高的興奮狀態。
但這種行為對身體的傷害非常大,有可能造成嚴重的短期身體或大腦認知的傷害,嚴重的可能直接導致猝死。
而長期使用更是會導致嚴重的神經和認知障礙,包括學習能力、記憶力和語言表達出現問題,以及身體器官和骨髓損傷。
根據新南威爾士大學的一個研究顯示,在2000年至 2021年期間,澳洲有164起記錄在案的與「鍍鉻」有關的死亡,其中青少年是因鍍鉻死亡的第二大年齡組,佔了28%。
不過這些還只是有記錄與鍍鉻有關的死亡病例,而那些沒有記錄的死亡或者是受傷,數量未知……
此外,而且與更年長的青少年相比,高中生們更容易出現這種行為。
一氧化二氮(稱為笑氣)和硝酸鹽(如爆米花)是最常見的吸入劑,還有人會吸入汽油和氣溶膠。
在更早的2017年時候,一項針對澳洲中學生的調查就發現,在20萬名12至17歲的學生中,有18%的人至少有意進行過鉻化行為。
其中有43%的人鍍過一次或兩次,而19% 的人在一年內鍍過10次或更多次。
而現在,這種鉻化行為彷彿已經成了澳洲青少年的一種「時尚單品」了,跟電子煙的這幾年的火爆流行有的一拼。
有些青少年是在社交媒體上看到別人的行為而受影響,有些則是說是為了應對創傷、疼痛和壓力,或者乾脆就是因為太無聊了。
有的專家也指責這些除臭劑和氣霧劑公司,希望他們能調整配方,降低噴漆的揮發性。
這隻是一種解決辦法,如果不能從根部解決青少年的問題,即便不是用這些本來是日用品的東西進行鍍鉻,他們也會繼續找到其他代替品。
繼續導致其他公司再被迫調整用了幾十年的配方,也無法從根本阻止青少年尋求其他刺激行為。
歸根結底,青少年的問題涉及了太多面,學校、家庭、社會,以及個人的交友等等……
小編認為大家能做的,就是日常里注意孩子的狀態,有異常變化了及時溝通,經常一起進行一些家庭活動、戶外運動,培養一個健康的生活狀態,當然了,及時科普什麼是有害行為也很重要!
關於些問題,您怎麼看呢?
*以上內容轉載自大澳網,YOYO丫米對內容或做細微刪改,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