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護士和教師都買不起菜,悉尼超市外大排長龍領救濟品

2023年06月04日 15:35

據6月4日報導,由於生活成本危機不斷加劇,這家免費超市外排隊的人數每周都在增長,而在看到排隊領取食物的人群后更是大吃一驚。

護士、教師甚至律師難以負擔食品開銷,都開始去食品銀行領救濟品。

通脹率達到了7%,澳儲行的利率飆升至3.8%,房租價格也普遍上漲。

Suncorp最近研究發現,澳洲47%的人表示無法負擔所需食品雜貨開銷,在當前通貨膨脹的環境中,五分之四的都在積極嘗試降低食品開支。

OzHarvest的免費超市位於悉尼的Waterloo地區,每周開放五天,總看得到一列長隊的人在外等候。

這家非營利組織給予顛沛流離的艱苦人一個機會,讓他們免費取得生鮮蔬果,甚至是現成的餐食。

由於澳洲人面臨越來越大的經濟壓力,這裡已然成為各種人爭相獲取免費食品的集合點。

你可能會認為只有街友遊民和領取Centrelink救濟金的人才需要獲得免費食物,但通貨膨脹卻造成「工薪階層的貧困人口」加入被救濟的行列。

Waterloo市場上的人群多樣,提醒著突然無法負擔得起食品是一件很容易發生的事情。

John和其他人一樣,也在排隊領取食物,他是一名高級律師,上周一還在法庭上為客戶辯護。

他被酗酒問題所困,開始頻繁造訪食物銀行,這對他來說是一個當頭棒喝。

他坦言:「我曾經威風凜凜、備受尊敬,賺大筆錢,但經歷了兩次離婚和因酗酒而失去財富后,我再也買不起食物了。這裏的人們非常不帶偏見,讓人感到舒適安心」。

Kat是OzHarvest的社工,她在過去12個月注意到需要幫助的人群類型發生了明顯變化。

她說:「我們現在看到很多專業人士來這裏。教師、護士、律師,他們很尷尬,因為他們有工作,但我們歡迎他們來,因為除非他們真的需要幫助否則根本不會來」。

「目前人們的收入和兩年前一樣,但現在一切都更加昂貴,他們無法維持生計了。」

雖然Kat看到有工作的人領取免費食物並不奇怪,但她為此感到痛心。

「護士和教師穿著制服,在上下班後來這裏,他們解釋生活目前很艱難,他們需要幫助,尋求一些減輕負擔的方式。」

「最近一個教師穿著學校的衣服來,她說她每周在學校教書四天,最近離婚有三個孩子要照顧,在悉尼的工資下她很難養活他們,所以她來這裏。」

Fran是一名國際學生,目前攻讀商業碩士學位,平常兼職並做無薪實習。

由於派遣工時不穩定和每周得付房租350,食品銀行成了她的救命稻草。

她解釋說:「如果有一兩個星期有一筆大賬單,而我的工資下周四才發,有時候我知道我買不起食物,而冰箱快要空了。我來這裡可以得到新鮮蔬果」。

同時,一位陪同來食品銀行的工作人員透露,由於生活成本的上漲,她自己也開始在這裏找吃的。

「因為一切都太貴了!我也會為自己拿些水果和蔬菜,我每次至少可以省下50澳元。」

一位四個孩子的單身母親解釋說,由於食品價格上漲,她在絕望中搜索食品救濟機構找到了OzHarvest。

「對我來說,僅僅為了一周的洗衣粉和牛奶,有時候要花50澳元。我經常感覺瀕臨崩潰、一無所有。」

OzHarvest的Giving Day慈善活動捐款:每捐贈一澳元將提供四餐。

*以上內容轉載自1688 澳 洲 新 聞 網,走進對內容或做細微刪改,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