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又雙叒叕有公寓被曝「嚴重缺陷」!澳洲房屋質保,無解之題?

2023年08月04日 9:56

房子,又雙叒出事了!

最近,悉尼西南部一棟六層樓的公寓建築因陽台存在「嚴重缺陷」而被勒令整改。

這幢位於Warby St 44-46號的六層樓公寓擁有41個單位,Developcorp已被公平交易廳下令,立即修復該物業每個陽台上的缺陷。

由於陽台溢水管道的錯誤安裝,導致可能的浸水問題,公平交易廳的Matthew Whitton于上周五發布了整改令。

該指令揭示,防水膜沒有被正確安裝到該建築物40多個陽台的排水出口管道中,而地板上的飾面「減少了排水口的流量」。

Whitton給了Developcorp三個月時間來糾正這些「嚴重缺陷」。

修復工作將包括拆除每個陽台上的瓷磚,重新鋪平陽台地板,安裝新的防水材料,更修改管道以確保居民單位不收影響,並修復因補救工作而導致的任何附帶損害。

這項整改令是基於五月份的一次建築檢查結果做出的,Whitton在檢查中指出該缺陷「不符合」的建築標準。

在檢查之後,Developcorp向公平交易廳辯稱,他們已經聘請承包商針對陽台缺陷進行補救,但Whitton認為「這些嚴重缺陷尚未解決」。

「我理解該指令要求採取的措施可能代價高昂。」Whitton說,「但是,開發商的成本必須與住戶通過確定消除嚴重缺陷的具體建築工程所獲得的利益相平衡。」

開發商Developcorp被要求在10月底之前修復這些缺陷。

地產行內有句「黑話」:世上最難解的題是房子壽命有多長,世上最沒有答案的問題是房子保質期出了問題找誰。

房子建好會在某個角落蓋上烙印,寫明誰家製造,何日到期,保修期限否?相信沒人見過。

能住多少年?

房子可能是世上最重要的商品了,但最重要卻為何是最沒有保障的一個呢?

其實澳洲的房屋算「幸運」了,物管基本到位,即使房子過去幾十年,依然保養不錯。

但現實情況往往並非如此,房子老去的速度遠比你想象中要快。

澳洲問題

澳洲為解決密集人口居住問題,建造公寓成為大勢所趨,但紛至沓來的公寓質量問題,引發擔憂。

最「著名」的當屬悉尼Mascot一建築物的居民曾被要求撤離,新州消防組織的正式文件宣稱:該棟建築物地下室區域出現可識別的移動,大樓建築結構出現嚴重問題。

澳洲建築質量問題的新聞早已屢見不鮮,再如悉尼奧林匹克公園的Opal Tower牆體破裂,因擔心大樓倒塌,數百名居民撤離。

普遍問題還包括:建築外層覆蓋的易燃材料,火災風險非常高,大部分的維修費用落在業主身上,恐怕未來十年,也完全解決不了它。

面對房屋保質問題,澳洲媒體民眾也想知道:到底是誰的錯?開發商還是建築單位?

例如偷工減料,降低成本的醜聞,房屋使用的混凝土板材往往低於建築標準。

其實,許多澳洲開發商沒有完備的建築經驗,拿到土地,才發現開發樓盤的費用和成本很高,繼而只能尋找價格便宜的建築商合作。

建築商又因是「誘導」來的生意,於是採用廉價材質,形成惡性循環。

更深層次的原因, 澳洲商業利用資本市場的法律優勢,與業主訂立厚厚的法律合同,貌似保護業主,其實條條讓你啞口無言。

近年來,很多投資人大量購買公寓房很多只是出租,並不關心居住環境和房屋質量,這也一定程度催生開發商建築商和開發商「不講究」建築質量的壞習。

悉尼、等地,大量高密度住宅湧現,經驗似乎還沒有到位的開發商硬著頭皮上,導致工程質量下降。

儘管澳洲建築法治貌似嚴格,建造標準NCC(National Construction Code)不斷完善,但標準只能保證最低底線。

或許很多專家有「秘方」,如買房前深層次了解開發商信息,如建築資質、有無黑歷史等。

即使如此,房屋漫長歲月,依然需要你自己擔起重負。

*以上內容轉載自澳房投資見聞,YOYO丫米對內容或做細微刪改,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