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澳洲額外「燒錢」$920億!經濟打擊影響將持續至2025年
獨立分析顯示,在新冠大流行期間,澳洲注入經濟的資金比最初想象的多出約900億澳元,最終導致通脹上升,迫使澳儲行提高現金利率,同時也侵蝕了工薪階層的實際工資。
經濟學家墨菲(Chris Murphy)在提交JobKeeper調查報告中辯稱,除了澳儲行的量化寬鬆計劃之外,額外的920億澳元——比前政府聲稱的要多27%——對經濟的打擊影響將一直持續到2025年。
墨菲估計,到去年年底,政府支出和澳儲行的政策設置使通脹率上升了3個百分點,達到7.8%的峰值。與此同時,工資增長3.4%,對大多數人來說,實際工資出現了創紀錄的下降。
今年6月,財政部任命前高級官員奈傑爾·雷(Nigel Ray)負責對900億澳元的JobKeeper計劃進行調查,包括該計劃的範圍、設計特點、是否達到預期效果以及對經濟的廣泛影響。
根據聯盟黨最大的新冠疫情時期計劃JobKeeper,企業獲得每兩周、每名員工1500澳元的補貼,以支付他們的工資成本。要符合資格,企業需聲稱營業額至少下降30%。
前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表示,JobKeeper「拯救了澳洲」,並指出財政部估計,多達80萬本來會陷入失業的人保住了工作。工黨一度要求延長該計劃,以應對經濟與大流行相關的持續停擺。
總體而言,前任政府估計,JobKeeper加上其他刺激措施,如260億澳元的第二階段減稅計劃,以及350億澳元的企業免稅補貼(金額在2萬至10萬澳元之間),將耗費3370億澳元的預算。
但墨菲發現了另外920億澳元的支出,他說這是「在大流行背景下的額外財政擴張,超出了與大流行專門相關的措施」。
墨菲表示,政府支出已經穩定了2020年和2021年的失業率和通脹,但他發現,總計4290億澳元的刺激計劃對經濟的長期影響仍在顯現。
他發現,「總體而言,對疫情的過度宏觀政策反應使失業和通脹在後疫情時代(2022年至2025年中期)變得更加可變。」
墨菲發現,JobKeeper給企業的補償過高。由於與新冠病毒相關的關閉,企業每損失1澳元的收入,就會得到2澳元的政府支持。
澳航上周公布,在剛剛結束的財年中實現25億澳元的利潤,而該公司收到8.56億澳元的JobKeeper補貼,以及專門針對航空業的其他援助。與Cochlear、Premier Investments和Nick Scali等一些知名企業不同,澳航拒絕退還JobKeeper等任何補貼 。
墨菲說,兼職員工在初始階段獲得的JobKeeper也過多,這意味著他們與其找一份新工作,不如繼續領取這項補貼不工作。
報告還指出,由於JobKeeper計劃下的「浪費」支出,周五公布的8984億澳元的政府債務高於必要水平。
澳洲商業理事會在其提交的意見書中表示,JobKeeper是在一個極其困難的時期制定的一項重要的公共政策。而議會應該設計並制定一項永久性計劃,以便在緊急狀態或自然災害期間實施。
「這次經歷的主要教訓是,聯邦政府應該為未來應對嚴重經濟衝擊的措施制定計劃,可能的話還應該立法。這些措施可以迅速實施,同時也要更有針對性。」
該理事會還駁斥了企業應該償還JobKeeper的說法,認為這忽視了該計劃的最初設計,會增加類似計劃面臨的不確定性。
*以上內容系網友風平浪靜自行轉載自1688 澳 洲 新 聞 網,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