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診斷患有黑色素瘤后,亞裔女向所有人發警告:在澳洲一定要做好這件事兒

網紅Katrina Chan在接獲癌症相關的診斷後,向人發出了進行皮膚檢查的緊急呼籲。

1、網紅被診斷患有黑色素瘤

在朋友的建議下,Katrina進行了第一次皮膚檢查。她說,醫生「立即」發現了一個令人擔憂的斑點,命令她回來接受第二次檢查。

「我的醫生說,需要切除一些皮膚,然後再做檢查。」

「在我去拆線的前兩天,我接到了一通電話,他告訴我是黑色素瘤——我完全震驚了。」

黑色素瘤是中最嚴重的一種,發生於產生黑色素(賦予膚色的色素)的細胞(黑色素細胞)中。黑色素瘤也可能在您的眼睛中形成,罕見情況下可在您的身體內部形成,如在鼻或咽喉。

所有黑色素瘤的確切病因尚不清楚,但暴露于陽光或日光浴燈和日光浴床的紫外線(UV)輻射會增加患黑色素瘤的風險。限制?UV?照射有助於降低患黑色素瘤的風險。

40 歲以下的人,尤其是女性,患黑色素瘤的風險似乎正在升高。了解皮膚癌的預警信號,有助於確保在癌症擴散之前發現癌變並進行治療。如果在早期發現,黑色素瘤是可以成功治療的。

根據黑色素瘤研究所的數據,澳大利亞是世界上黑色素瘤發病率最高的國家,這病也是 20 至 39 歲人群中最常見的癌症。

每 30 分鐘就有一名澳大利亞人被診斷出患有黑色素瘤,每 6 小時就有一名澳大利亞人死於黑色素瘤。

現年30歲的Katrina說,她從小就不怎麼塗抹,但現在意識到,她和許多澳洲人一樣,從未認真對待過這件事。她還錯誤地認為,自己的橄欖色皮膚會讓她免受陽光的傷害。

「我是在25歲左右才開始每天在臉上塗防晒霜的。」

「但身上塗得不多,只有直接在陽光下暴晒時,我才會在身上塗抹防晒霜。」

2、呼籲進行皮膚檢測並做好防晒

Katrina說,由於她從蒙古族祖父那裡繼承了天生的橄欖色皮膚,她並不認為自己會有這麼大的風險。

「實際上,我收到了很多同樣是亞洲人的留言,他們對一個亞洲人得癌症感到非常震驚,尤其是因為我的皮膚確實比大多數華人要黑。」

Katrina說,她了解到的最嚴峻的問題,是皮膚癌在首次診斷後複發的速度。

「事實上,我很驚訝地聽說,你的皮膚會記住你過去的經歷,所以無論我今後多麼小心,無論我塗抹多少防晒霜,我仍然可能在未來不久的某個時候患上黑色素瘤。」

報道稱,第二個黑色素瘤可能很快就會出現,而且往往更具侵襲性,因此Katrina被警告要提高警惕,並在近期內每三個月做一次檢查。

據澳洲人壽保險公司TAL發布的最新研究顯示,約70%的人承認他們忘記了保護自己免受皮膚癌的侵襲,並認為他們應該更頻繁地自我檢查皮膚是否出現早期癥狀。

根據澳洲癌症委員會(Cancer Council of Australia)的數據,目前仍有五分之一的澳洲人從未對自己的皮膚進行過自我檢查,但每三個人中就有兩人會在70歲之前,被診斷出患有某種形式的皮膚癌。

TAL健康服務部總經理Priya Chagan表示,人們的皮膚安全意識與他們的行動之間始終存在脫節,這往往會阻礙他們採取切實措施,來預防或減少皮膚癌的影響。

「這種情況令人擔憂,因為即使只是幾次嚴重的、沒有保護措施的陽光暴晒,也會對皮膚健康造成嚴重後果。」

「我們中的許多人已經對防晒安全變得自滿,因此,我們必須在這個夏天養成積極的防晒習慣,包括充分使用防晒霜、儘可能尋找陰涼處和穿戴防護服。」

3、從小做好防晒很重要七歲之前被晒傷

是誘發痣不斷發展並加大患黑色素瘤的風險因素。

此前就有不少研究顯示,幼兒或青少年只要暴晒一次,患黑色素瘤的風險就增加一倍。

美國加州大學兒科和皮膚病學專家希拉·弗里蘭德指出,人的一生都要做好防晒,特別是嬰幼兒時期。

建議家長每天把防晒用品放在家門口、車裡或背包里,以便隨時取用。

平時,可以給孩子穿能防晒的衣物,比如輕便的長袖襯衫和褲子、寬沿遮陽帽和能抵禦紫外線的太陽鏡;

盡量讓孩子待在陰涼處,在無陰涼地方的情況ixa,可以打開遮陽傘或嬰兒車罩;

在給孩子使用防晒霜,每2小時補塗一次,或者在游泳、出汗后立即使用一次。並教會孩子牢記塗抹防晒霜。

專家指出,我們都應該記住,只要採取適當的、安全的防晒措施就可以預防減少風險,比如晒傷,是可以預防的。

尤其由於大洋洲靠近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洞,會引起該地區高水平紫外線暴露,華人家長們更要注重對孩子從小的防晒。

*以上內容系網友FindAus自行轉載自澳洲小學,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