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前首相:日益具侵略性的中共已是英國面臨的關鍵安全挑戰之一

【希望之聲2023年12月25日】(希望之聲記者唐仲寶綜合報導) 聖誕節前,英國前首相、現任外交大臣戴維·卡梅倫(David Cameron)在接受英國媒體專訪時指出,自他2010至2016年擔任首相以來,事態已改變,如今日益具侵略性的中共已是英國面臨的關鍵安全挑戰之一。
11月13日,英國政府重組內閣,卡梅倫接替詹姆斯·克萊弗利(James Cleverly)出任外相。卡梅倫從2005年到2016年擔任保守黨主席,被認為是黨內的中間派。由於在擔任首相期間,卡梅倫曾與時任財相喬治·奧斯本(George Osborne)合力推動英中關係 「黃金時代」,卸任后也曾為中國投資案奔走,他與北京的關係因此引發部分國會議員疑慮。
這也是自1970年代以來英國首次有前首相重返政府內閣。這一人事變動被媒體解讀為首相里希·蘇納克(Rishi Sunak)試圖團結中間派選民的一場 「政治豪賭」。
英國《每日電訊報》(The Daily Telegraph)23日晚間刊登對卡梅倫的專訪。
不過,11月中旬獲任命后,卡梅倫成為第一位公開、明確呼籲港府停止起訴並釋放 "壹傳媒" 集團創辦人黎智英,同時是第一位接見黎智英之子黎崇恩的英國現任外交大臣。
在此之前,領導黎智英國際律師團隊的大律師考伊芬·加拉格爾(Caoilfhionn Gallagher)及其他維權人士曾數次批評,美國政府及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皆已公開呼籲 「立即、無條件」 釋放黎智英,英國政府卻未做到。
黎智英被控觸犯香港特區《國家安全法》,罪名包括串謀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最重可處無期徒刑。
卡梅倫在17日在就 「黎智英案」 發布的聲明中,直接稱黎智英為 「英國國民」,與英國外交部以往多稱黎智英為 「具雙重國籍的英國公民」 作法不同,更強調英國政府對黎智英的責任。
卡梅倫指出,「黎智英案」 是港府出於政治動機發動的起訴案,而港區國安法則明顯違反1984年對港《中英聯合聲明》。
對此,中共駐英使館發言人對此回應稱,「堅決反對英方官員對中方的無端指責,堅決反對英方干涉中國內政」。
卡梅倫曾在接任外交大臣后的第一場媒體專訪告訴英國廣播公司(BBC),「安全」與「保護」如今是英國對中政策重點。
談及中英關係。卡梅倫堅持表示,自己早年出任首相時的對華政策是正確的,並認為如今與北京保持「接觸」仍然正確。
不過他強調,英國如今面對的顯然是一個更強勢與獨斷的中共,因此對中政策也需要有所調整,例如如何透過更為強化的安全措施,以防範諸如網路攻擊等惡意行動,以及如何與盟友合作讓英國更為壯大,「這些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卡梅倫本月初訪問美國,坦言在他卸任首相后,中共對新疆、香港的統治,甚至對澳洲、立陶宛的經濟脅迫,顯示 「中國已經變了」。他與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會談后重申,確保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並強調北京不能在涉及武力、暴力或脅迫的情況下,逼迫台灣與中國 「統一」。
在當地時間7日華府舉行的 「阿斯本安全論壇」上,主持人詢問,中國大陸的真正目標是否為 「一槍不發」取下台灣,一如對香港所做的。卡梅倫稱,尋求與台灣 「統一」 向來是中國大陸的目標,但英、美的共同立場是,這 「不能在涉及武力、暴力或脅迫的情況下發生」。
此外,他也提到,英國仍有必要與北京接觸往來,特別是為解決氣候變遷【相關閱讀:魔鬼在統治著我們的世界(24):環保主義(下)】等全球重大議題,但如今英國面對的顯然是更具侵略性、更強勢獨斷的中共,因此如何自我保護並強固安全措施、如何與盟友協調一致以強化自身態勢,就是非常重要的政策考量。
卡梅倫表示,當今世界任何一國都無法獨自應對全球性挑戰,英中接觸、合作符合雙方利益。英方致力於發展對華關係,願同中方保持交往。英方讚賞中方支持多邊主義,期待中方在國際地區問題上發揮更大作用。
化解當代最大威脅 幫助結束中共
中共統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騙。維持大面積的對華廣播不斷傳遞真相,就是持續地給中國注入希望。希望之聲邀請您和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歡迎點擊了解詳情。
🔥法國猶太老闆:神告訴我們,只有一位中國人能救人類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解鎖ChatGPT|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本文章或節目經希望之聲編輯製作,轉載請註明希望之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英國前首相:日益具侵略性的中共已是英國面臨的關鍵安全挑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