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州青少年遭遇性勒索,發送親密照之後被索要贖金

2024年02月06日 10:49

據《先驅太陽報》報道,現在有一些罪犯會偽裝成年輕女性,引誘維州青少年發送性意味的照片和視頻。

然後這些有組織犯罪團伙會威脅要把照片發送給家人、朋友和同事,以此來要挾受害人提供贖金。

反兒童剝削中心最新數據顯示,每個月都有針對們的300起性勒索報告。

2022年第一個季度,eSafety收到的性勒索報告還不到600起,但到了去年第一個季度,這個數字翻了近3倍至超過1700起。大多數都是18歲至24歲的年輕人,90%都是男性。

全澳青少年精神健康調查新研究顯示,五分之一的年輕人曾在網上遭遇其他人的威脅。

超過13%經歷過「釣魚交友」,三分之一曾遭遇過其他人在網上發布卑鄙或有傷害的評論。

3000多名年輕人參與了此次調查,結果發現,10個人中就有6人曾經歷過某種形式的網路霸凌。

最常見的霸凌形式就是被提出群聊,43%的受訪者曾經歷過這種事。還有不到30%的受訪者曾經歷過有人在網上散播他們的謠言。

心理壓力大的年輕人更有可能經歷網路霸凌(47%)。

eSafety去年收到了2383起網路霸凌報告,與2022年的1700起相比有所增加,其中三分之二的報告(67%)涉及到12歲至15歲的孩子。

全澳診療顧問Rupert Saunders表示,並不是所有年輕人都會尋求幫助,這對一些家長來說是很有挑戰性的問題。

「但家長一般很容易注意到孩子行為、心情和總體狀態的改變。重要的是,家長需要知道這並不是年輕人的錯,如果年輕人來求助,要傾聽他們的聲音,不要批判、與孩子們進行開放坦誠的對話,談論使用社交媒體的安全方式,以及一旦發現不對勁要怎麼做,確保年輕人了解風險,願意說出來。」

高級診療顧問Jessie Downey表示,年輕人有可能不會說出遭到性勒索的經歷,因為他們覺得羞恥或尷尬,擔心其他人的看法。

「如果你還沒有做好與認識的人交談的準備,現在其實也有很多免費且保密的支持服務。可以為你提供幫助。」

性勒索的跡象:1、感到不對勁。網友在線上的情況與看到或聽到的不相符,或有不好的感覺。

2、感到有壓力,如果網友持續施壓,逼迫你做一些你不想要做的事,要提高警惕。

3、感到被催促。如果你被要求趕快說一些或做一些你沒有準備好的事,或對話很快就變得非常私人。

4、感到對方在找借口。如果網友躲避視頻電話或通話,這就說明他們可能本人與網上的信息不符。

被勒索要怎麼辦

1、收集證據。保留與勒索者的所有聯繫信息,包括他們的要求和威脅;保留他們與你的聯繫方式(勒索者發送威脅的網站或他們在平台上的用戶名);保留他們與你聯繫的時間(日期和時間);保留勒索者的信息,包括銀行賬戶或手機號碼

2、報告性勒索案件

如果你未滿18周歲,可以向澳洲反兒童剝削中心報告;如果你已經滿了18周歲,向勒索者與你聯繫的任何平台或服務報告。如果親密照或視頻被分享了出去,或者平台不願意幫忙,可以向eSafety報告。

3、停止進一步聯繫,加強保護措施,避免被分享出去

在收集了證據之後,屏蔽勒索人,要求朋友們也這樣做;

暫時註銷賬號,防止勒索者騷擾你,(但不要刪除賬號,有可能會失去證據)。

查看賬號的隱私和安保設定,限制可以和你聯繫的人。如果被詐騙了,更改社交媒體和其他線上賬戶的密碼。

*以上內容系網友會火自行轉載自貓本在線CN2MEL,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