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plan全澳大考重磅開始,澳洲老師發出緊急忠告!華人家長「老淚縱橫」…

2024年03月17日 11:45

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

近日,2024年的考試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相信考生和家長們也都在認真對待這次考試。

然而,就在這項全國考試開考之際,一位澳洲老師寫給和家長的信,卻意外火爆媽媽幫社群。

一直以來,很多人都在背書澳洲所謂的「快樂教育」,然而,對於在澳洲長大的孩子,這些快樂都來自哪些方面呢?

又對孩子未來的成長,注入了哪些「獨特基因」?

NAPLAN考試信息,最新真題、模擬題及答案可點擊鏈接查看:《重磅!NAPLAN全澳統考開始!最新真題、模擬題及答案流出!不知道虧大了!》

Naplan考試來了,澳洲老師致學生的一封信,讓無數家長集體破防…

眾所周知,NAPLAN是一項澳洲全國性的評估計劃,是全澳範圍內所有學校的3、5、7、9年級學生都必須參加的統一性考試。

通過這項考試,父母、教師、學校、教育當局、政府和更廣泛的社區可以確定孩子的識字和算術能力。

同時,NAPLAN的考試結果也會涉及到到學校排名、教學質量評估、學生自己的指標評估等等。

總之,對於澳洲人來說,NAPLAN考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考試,也是學生生涯僅有的幾次嚴格意義上的考試。

但近日在這項考試開考之際,澳洲一位老師給學生們的一封信卻在網上引起熱議…

信的內容大概如下所示:親愛的學生:本周開始,你們將進行NAPLAN考試,但考試來臨之際,有些事情我想讓你們明白:這個考試並不能全面評估你獨特的個性和素質,那些出題目的老師和評審老師並不知道你的個人特長愛好,比如:體育、藝術,以及計算機編程方面的天賦。

他們不可能知道你的表演天賦,或者演講能力;

他們也不知道你的社交能力和熱心助人的品德;

他們更不知道你是多麼的有愛心,以及積极參加社會活動的故事。

考試是無法考查這些的,考試的成績只能說明你參加考試當天的表現。

但它不足以代表你的全部,考試更不可能考查出你個性的閃光點。

所以,你要以平常心應對考試。記住,考試只是考試,不是全面評價你的優秀程度的考試。

整封信內容不多,但卻極其令人感動。

畢竟,學生的NAPLAN成績也涉及到學校的排名評估,老師在這種情況下,寫下這樣暖人的信給學生,真的詮釋了澳洲教育的真相!

不少家長都感動的表示,老師說的太好了,要感動哭了~

還有家長表示,老師的這番話給考生送去了安慰,有助於穩定考生的情緒:

而像這種暖心的話語,澳洲老師其實並不是第一次說。

有媽媽就透露,之前孩子參加考試的時候,也收到過類似的郵件:「這些真的是太暖心了,娃去年考的,之前也收到了類似的郵件,大概意思也是這個無法衡量孩子其他方面的優秀,慶幸這裏真的把孩子當獨立的個體來看,而不是為社會和資本培養流水線上標準化的螺絲釘 。」

因為老師這一番話,有家長直言澳洲教育是「偉大的教育」!

「這才是教書育人!」

此外,還有家長透露,澳洲真的是奉行「快樂教育」!

有校長甚至在考前告訴學生和家長:「不要花時間複習,該出去玩就出去玩,該去運動就出門運動…」

澳洲小學作業火爆家長朋友圈!

為什麼在澳洲長大的孩子,都長著沒有受過欺負的臉?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假期作業不應該是厚厚的練習冊,以及各種文體的小作文嗎?

然而,一份澳洲小學3年級的學生作業卻讓人感到意外,甚至讓從小接受嚴格應試教育的寶爸寶媽們讀後也感到大為震撼!

翻譯過來是這個意思:

簡單的總結就是:去吃、去玩、去運動、去開懷大笑、去做你喜歡的/想做的事情、去擁抱大自然!!

如果不說,誰能想到這是學生的假期作業?

除了作業,相信很多家長們也都深有感悟,在澳洲小學不採用統一教材,考試也是少之甚少,課堂氣氛也主打一個「輕鬆隨意」,鼓勵孩子們自己動手能力和獨立思考。

與家長們雞蛋裡挑骨頭相比,澳洲老師卻擅長發現孩子們的優點,在老師的評語中,基本上聽到的也都是對孩子的讚揚,一到學期末,各種鼓勵孩子的最佳獎項小卡片也都會送到孩子手上,老師那一句句Good Job,Well Done都好像在無形中給孩子注入神奇的力量,主打的就是讓孩子自信爆棚,神彩奕奕。

也正因澳洲教育實在太輕鬆了,所以有華人家長就發出靈魂一問:孩子的書包沒有課本,也不用買書本,甚至連筆都不需要!原來上學可以這般快樂…

如果說,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是我們已經認知的家庭教育。

對於的華人來說,這幾句話幾乎貫穿我們整個學生時期。

那麼,對不起,這種教育方式在澳洲是根本行不通的。

從小隻要作業沒寫好,或者太過於調皮,我們的父母都會恨鐵不成鋼的對我們實施「打罵教育」,可以說,在大多數華人父母看來,打罵孩子是一種正常的教育方式,大家司空見慣了。

但,這種習慣可就會變成大問題!

在澳洲做父母,主打一個充滿溫暖與愛意的陪伴,慈眉善目的平等對話,因為你一出手,你的麻煩也就來了…

說真的,澳洲是一個完全保護孩子的社會!

不管是社區、學校、還是醫院,都有義務保護孩子免受襲擊侵害。

為此,還專門制定了強制的舉報制度——

在孩子遭到身體虐待,性虐待,精神虐待等虐待時,所有知情者必須上報,否則就會被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比如,幼兒早教行業,所有幼兒園裡的員工,如果發現或者懷疑有關於兒童安全的問題必須上報。

否者就會會受到法律懲罰。

再比如說,家庭醫生在給孩子看病時,如果發現孩子身上有看起來像被虐待的可疑傷痕,他也必須要向相關部門舉報此事…

為保護澳洲的孩子,澳洲還正式出台了法律條例:禁止有家暴記錄的人員入境澳洲,已入境的也將會被驅逐出境!

「自2019年2月28日起,任何針對婦女和兒童的暴力行為,無論其嚴重程度,是否判刑,都將可能直接導致施害方被取消或者其簽證申請被拒。」

我們常說:教書,只是一個方面,育人,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和意義。

在澳洲這片土地上,整個社會給人們的指示就是,每個人都有獨立的個性,我們都應該尊重,理解與包容。

相信在過一段時間后,很多人都會得到一個結論:這些澳洲長大的孩子,都很自信,很在乎禮儀,謝謝和對不起,整天掛在嘴邊,而且這些孩子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長著一張好像從來沒有受過欺負的臉,甚至一些特殊群體,走到大街上,你能很輕易地捕捉到各種各樣的殘障人士,從他們的臉上沒有任何愁容,相反,你會看到他們時刻洋溢著微笑,那種神情,就像是從小就注入了自信與自由的「基因」。

教育是每一個國家都在絞盡腦汁研究的一個課題,有人重視學術,而有人重視藝術與運動,雖然澳洲學生在國際學術比拼中,成績有時遭人詬病,但有一點卻出乎人們意料。

一個僅有二千多萬人口的國家,卻常年在各項體育賽事中位居前列。澳洲家庭和學校都極其熱衷培養孩子對藝術和運動的熱愛,但凡周末和每天課後時間,澳洲家長們都在帶著孩子各種「趕場「,孩子們也都沉浸在各種」喜好「的快樂中,並樂此不疲…

上課沒課本,大考來臨,老師不要求你給學校「賺排名」,各種運動與藝術都可以去選擇,即使犯了錯,也不能動用「家法」…

也難怪,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都長了張從未受過欺負的臉!

像這種快樂的教育,是你小時候嚮往的嗎?

*以上內容系網友指點山河自行轉載自媽媽幫澳洲,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