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房價15個月連漲
4 月,澳洲房價上漲了 0.6%,與前兩個月的漲幅持平,並連續第 15 個月延續上漲趨勢。
CoreLogic房價指數顯示,五個主要首府城市市場之間存在顯著差異,珀斯房價4月上漲 里2.0%,而墨爾本房價則是下跌 0.1%。
過去3個月也出現了同樣的增長趨勢,珀斯房價飆升 6.0%,阿德萊德和布里斯班緊隨其後,強勁增長 3.6% 和 3.2%。
相比之下,悉尼房價過去3個月僅上漲 1.1%,墨爾本房價持平。
2024年到目前為止,5 個城市的房價總體上漲了 2.1%,其中珀斯 (7.6%)、阿德萊德 (4.6%) 和布里斯班 (4.1%) 領先,悉尼上漲1.3%,而墨爾本則下跌0.3%。
自 2023 年 1 月 29 日觸底以來,五個主要首府城市市場的房價已上漲 12.5%。
幾乎所有主要市場都出現了增長,其中珀斯(24.0%)、布里斯班(17.6%)和阿德萊德(14.1%)領先,悉尼(13.0%)和墨爾本(4.0%)落後。
漲幅最大的完全就集中在較小的首府城市,而非悉尼和墨爾本。表明,本輪房價的上漲,很大程度上是由於自住需求的推動。
上財年,不算臨時人口,澳洲吸納進來了50萬凈移民,帶來的負面影響也在持續顯現。
澳洲住房建設遠遠不夠
為了配合大量吸收移民進入澳洲,工黨政府設立了目標,五年內建造 120 萬套住房,即每季度建造 60,000 套住房。
不過,這一目標在不斷落空。
澳洲統計局周四發布的 3 月份住宅審批數據顯示,從趨勢角度來看,3 月份住宅審批數量再下降 1.1%,達到 2012 年 4 月以來的最低月度水平!
按年化計算,3 月份批准建設的房屋僅為 150,120 套,比政府的年度住房目標低約 90,000 套。
截至 2024 年 3 月的一年中,僅批准建設 162,600 套房屋,比目標少約 77,000 套,是 2013 年 3 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在人口增長創紀錄地激增 的同時,住宅建設已降至至少十年來的最低點。
Macromonitor的最新數據顯示,隨著材料和融資成本的降低,新項目或許將增多,即使澳大利亞住宅建築業將在未來五年內兩次實現24萬套新住房的開工,但仍將達不到國家內閣120萬套住房的目標。
該諮詢公司發布的《2024年4月澳大利亞建築展望:住宅報告》預測,在截至2027年6月的一年中,新住宅開工數預計將上升至25.2萬套,然後在2028年回落至24.7萬套,但在這一時期的其他三年,每年的總開工數將低於預期,創造近106萬套住房。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澳大利亞房價一直在漲,同時還在經歷一場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租賃危機!
海外買家依然在進場
除了新進入的移民外,也不要忘記澳洲的海外買家。
相比其它國家,澳洲因被視為避風港而吸引了全球最多的海外富豪買家。
Kollosche與行業分析師Michael Matusik合著的最新報告顯示,2023年,澳洲在吸引百萬富翁入境方面重奪全球第一,約有5200名百萬富翁湧入澳洲。
阿聯酋以4500名位居第二,緊隨其後的是新加坡(3200名)和美國(2100名)。
PropTrack的高級經濟學家Eleanor Creagh表示,儘管最近人口增速有所放緩,但供需「不匹配」將在未來幾個月繼續推高房價。
「強勁的人口增長、緊張的租賃市場、低失業率和房屋凈值增長正在刺激住房需求。與此同時,住房市場供不應求,再加上建築活動處於10年來的最低水平,進一步加劇了住房供應短缺。」
Kollosche的Property Price Drivers報告發現,海外買家對澳洲房產的需求空前高漲。截至2023年6月,澳洲凈移民人數增加了50萬,是2019年的兩倍多。
報告指出,雖然澳洲新增的百萬富豪移民大多定居悉尼或墨爾本,但平均每年也有10%至15%的富豪移民湧入黃金海岸。
最近海外買家對澳洲房產的需求主要也是來自自住者,而非投資者。
多方的需求,把澳洲房市推到了當前的境地,各界也是齊想辦法去解決澳洲的住房危機。
增加住房密度有戲嗎?
前端時間,「增加高層公寓數量,解決住房危機」的觀點引起了廣泛討論。
乍一聽,好像很有道理。
不過仔細想想,哪裡又有些不對。
回顧過去20年,澳洲的住宅密度已經是大幅增加了,從2003年起,澳洲首府城市在相同的土地面積上容納的人口增加了40%!
此外,過去二十年中,新建房屋的平均面積也顯著縮小,也沒見房價跌回去。
對於這個觀點,澳新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理查德·耶森加(Richard Yetsenga)的回答很好的回應了這個觀點。
他表示,僅依靠新房建設和增加密度來解決住房可負擔性挑戰是「緩慢且複雜的」,「不太可能及時影響供需平衡」。
「新建築的成本對這一策略至關重要,因為新建築的邊際價格必然與現有住宅的價格聯繫在一起。如果現有住宅比新建住宅便宜(考慮到消費者的一些偏好),新建住宅將會停滯。」 「新的供應要麼無法持續,要麼現有住宅的價格將上漲。不管怎樣,負擔能力都不太可能得到有意義的解決。」
以加拿大溫哥華為例,溫哥華實際上已經轉變成為了一個高層建築城市,通過提高密度增加了三倍的住房量。
但是,溫哥華的住房可負擔性變得更糟了。
「這一大量新住房供應並沒有帶來所希望的更多可負擔住房。出人意料地,情況反而惡化了,在這一時期,溫哥華的住房價格翻了四倍,漲幅速度和幅度均超過了北美其他主要城市。目前,溫哥華的房價是北美最高的,全球第三昂貴(僅次於香港和悉尼)」。
但是,溫哥華當地的工資(經過通脹調整)一直未見增長,而房價(也經過通脹調整)卻上漲了400%。
所以,控制房價,最好的方法還是將移民減少到合理和可持續的水平。
否則,住房短缺將變成永久性問題!
結語
澳洲真的可以大幅削減移民嗎?
澳洲面臨的困境就是,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出生率低,只能通過不斷引入新移民,確保勞動力持續存在,維持經濟不衰退。
就當前政策及需求來看,澳洲房價是回調無望。
假如,澳洲央行如市場預期那樣今年年底啟動降息,新一輪的房價上漲又將開始。
毫無疑問,在下一輪房市繁榮中獲利的將是已經有房的富裕群體。
*以上內容系網友YOYO丫米自行轉載自澳洲財經見聞,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