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媽媽熱議!攀比好嚴重,給娃同學送的生日禮物被嫌棄了…

2024年05月11日 17:48

近日,有媽媽在社交媒體上發表了一份關於參加娃派對的帖子,講訴了自己送禮被嫌棄了的尷尬遭遇。

結果,其他家長在評論區吵翻了!有人表示同情,也有人指責博主媽媽…

(授權自小紅書@NZ加餐飼養員)

「不喜歡Lego,想要」!

華人媽媽送娃同學的生日禮物被嫌棄!

自打開始上學后,媽媽們就會經常收到來自其他學生家長的派對邀請,尤其是生日派對邀請,更是每個月都有。

也正因如此,不少媽媽都養成了一個習慣——沒事囤點孩子們喜歡的禮物,以免哪天突然收到派對邀請,著急忙慌的去買禮物。

然而近日一位華人媽媽卻在社交媒體上表示,以後參加孩子同學的派對,一定要提前打聽對方的喜好和家庭情況,不然很可能遇到非常尷尬的事情。

因為她就是拿著自己日常囤的樂高作為禮物送給了女兒的同學,結果對方直接嫌棄的表示,

不喜歡樂高,想要GUCCl!!

— 事 情 詳 情 —

據這位博主媽媽表示,她女兒最近受邀了參加一個同學的生日派對,對方是個10歲的白人小女孩。

雖然女兒平時會和對方在一起玩耍,但博主和對方家長並不認識,也不了解對方的家庭背景。

不過,考慮到這隻是一場普通的生日派對,是孩子之間的社交,於是在確定女兒願意去參加對方的派對后,博主就把女兒送過去了。

並且按照以往的作風,從自家車庫裡拿了一份樂高,打算作為生日禮物,送給小壽星。

對於這份禮物,博主媽媽表示,女兒身邊的很多小朋友都在玩樂高Minecraft系列,所以為了方便孩子的社交,她會囤很多套該系列的樂高,放在家裡備用。

一套樂高的價格不會太高,也不會太底,基本都在70刀以內,用來送給小朋友非常合適。

而這次女兒同學的生日,博主囤的樂高就正好派上用場了。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個禮物最後卻遭到了對方的嫌棄!

據悉,博主女兒回家后就表示派對很無聊,一群人在電影院包場看了三個小時的霉霉演唱會,小朋友們都玩的不盡興。

不僅如此,在最後拆禮物的環節中,小壽星還對博主的女兒直言到:「I dont like lego, I want GUCCI or something expensive with gold…」

嫌棄博主女兒送的樂高,表示想要GUCCI這種奢侈品大牌,或者金飾!

因為博主的女兒對品牌沒有概念,所以對方的話並沒有讓博主女兒感到不舒服。

但通過這件事,博主女兒卻覺得「GUCCI是個好東西」,所以她回到家就問博主:「我生日,你可以送我GUCCI嗎?」

不僅如此,博主的女兒最近還總是問她要Lululemon、Prada等大牌子的東西。

看著女兒小小年紀都開始追求品牌,博主表示:孩子的虛榮心都是受周邊人的影響,我要怎麼正確引導孩子呢?

評論區里,其他家長吵翻了…

不得不說,「攀比、虛榮」是當代孩子成長道路上必須邁過的一個坎,畢竟現在人們的條件都不差,孩子們很容易就接觸到大品牌。

所以,如何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金錢觀成了很多家長的「必修課」。

也正因如此,上文博主媽媽的帖子一經發布就在社交媒體上引起了很大轟動,其他家長紛紛就此事在評論區發表看法。

其中,最高贊的一條評論是:「這樣的小孩不值得交往,太物質了,而且還直接說不喜歡別人的禮物,不太有教養。」

其他支持這一觀點的家長也紛紛站出來指責那個白人小女孩:「明顯是那個過生日孩子的問題,她指望同齡人送她Gucci?」

「直接說不喜歡,不會有點沒禮貌嗎,而且直接開口說想要Gucci也不太合適吧?」

「開口就要人買奢侈品給她,這怎麼說也不合適啊,對方的行為沒啥好洗白的。」

「別交往了吧,不論好壞,不是一個價值觀體系裡的。」

雖說有人的地方,就一定會有攀比,但小小年紀就追求大品牌,確實有點「過於早熟」了。

不過這也是不可避免的,畢竟有些家庭就是這樣的氛圍!

有些孩子的攀比、虛榮之心,可能打從基因里就攜帶著了!

據一位家長在評論區里分享經歷表示:「去年參加一個朋友兒子的百天party,結果我準備了五十刀的禮物,另外一個朋友準備了一個愛馬仕的嬰兒小方巾,也就60刀,就因為人家送的是是愛馬仕,所以後來對我們就很冷淡,後面我就直接不聯繫了。」

不過就在人們指責那個白人小女孩的時候,也有很多人持反對意見,覺得小女孩可能就是童言童語,沒有金錢觀而已…

其中,博主娃同校的大學姐就站出來表示,

「我們學校這圈子裡家長都很有錢,這導致很多寶寶們不太懂『牌子和錢』的價值,而且說話都很直。小姑娘應該也是因為看到爸爸送媽媽的都是Gucci,還有金首飾,所以也想要一樣的禮物… 」

其他家長也紛紛表示:「小孩子之間的相處可能沒有大人那麼複雜,對方就是簡單地表達自己的喜好…」

「說想要Gucci也沒問題,畢竟有好多有錢人家的孩子根本就對價格沒概念…」

而且現在10歲的小女孩,已經開始有「愛美之心」了,比起樂高這種「中性」玩具可能會更喜歡偏女性化的東西。

而說喜歡Gucci也可能是喜歡的東西正好這個牌子的,沒必要用大人的思維去判斷一個孩子…

「個人覺得你應該先了解自己給了孩子什麼社交圈,對方說出Gucci也沒什麼,可能是剛好收到了最喜歡的東西是Gucci而已,不要用大人的思維去判斷孩子…」

對於這一觀點,其他家長也紛紛作證稱:「10歲左右的女孩子,應該大部分不喜歡樂高吧,反正我女兒不喜歡。」

「樂高不一定比Gucci、Dior便宜,所以可能真的是不喜歡。」

「送樂高不太好吧?又不是男孩紙,這時候的女孩子都開始愛美了。」

自己送禮物「不走心」,被小朋友嫌棄了其實也是正常,畢竟這個年紀的小姑娘正是直言直語的時候,說話可不會顧及你的面子!

因此,有家長就在評論區下面吐槽博主媽媽的行為,覺得她自己先敷衍送禮的,卻要在網上把「炮火」引到小姑娘身上…

其中,一位家長就表示:「首先這件事肯定是過生日的小朋友不對,但有一點我想說,不知道對方喜歡什麼,可以問一下這個孩子的性格之類的,然後猜一猜。從庫存里拿一個lego,確實有點敷衍…」

其他家長也稱:「一開始還以為博主是真的想討論,後來發現就是想讓網友聲討對方沒禮貌,下次不去就行了,多簡單。」

「孩子9歲,不是29歲!女孩子之間的對話都這樣,只是恰巧大人知道了而已,家長想太多了。」

一時間,評論區里「熱鬧非凡」,有指責博主上綱上線的,也有指責小女孩行為出格的…

不過說到底,其實就是送的禮物,孩子單純地不喜歡而已,其他的問題,都只是附加的。

「別人確實不喜歡樂高的話,直接說出來也沒什麼吧,尤其是在鬼佬的教育文化里,就是直接說,沒有投其所好的禮物確實不太妥…」

「就是沒送對禮物的問題, 你也沒花心思,她也沒照顧你情緒,看你的回復,周邊這樣的孩子也不少,那就要考慮是不是大環境有問題了。」

「這個送禮物本來就是技術活,應該事先了解一下這個小朋友家裡情況再送。隨口就是奢侈品能看出來這孩子家底還可以,送樂高真的顯得有點磕摻。」

不過在大家的爭辯中,也有一些比較理智的家長給出來客觀的看法:小女孩未必品性惡劣,可能只是欠缺引導,值不值得讓兩個孩子繼續交往,還是要看對方家長的教育理念。

「直接表示對禮物的不喜歡,確實是非常失禮的,我們應當承認兒童在小學到中學期間就是虛榮、攀比的,這未必說明孩子品性惡劣,只是欠缺家長的引導,但如果對方家長沒有這方面的教育意識,那就是道不同不相為謀。」

畢竟每個人都可以選擇屬於自己的生活,當你刻意的想融入一個圈子時,問題就會出現…

不一定是對方的錯,也不一定是自身的錯,只是你們的家庭理念不一樣而已。因此,在評論區里也有很多家長勸博主認清身邊的圈子,

不適合的圈子,就彆強行融入!

「不是一個圈子的,不融不就得了,一個大人心裏不是滋味兒,還得髮網上專門吐槽一下…」

「圈子分很多種,並非有錢一個圈,沒錢一個圈。我的意思是這個小女孩也不缺朋友,說明和她在一起玩的人很多沒覺得有問題,博主這種想法就說明了她和這家人就不在一個圈裡,沒必要強融。」

「十歲的小姑娘已經開始對外貌有要求了,送玩具是不太妥,除非你知道這孩子喜歡樂高。如果其他都送牌子禮品,那大概率就是人家的圈子文化,你不舒服就盡量別跟人家摻合了。

多跟小朋友家長溝通了解各家的情況,多跟與你家情況和教養理念契合的家庭接觸,孩子們相處的愉快,家長之間也比較舒服,而且促進孩子共同進步。」

如果實在不可避免要參加一些「不了解的家庭」的社交,其實可以事先發簡訊給對方家長,問問孩子喜歡什麼,然後再去買禮物。

這樣就算買到的不是孩子最喜歡的,也不會是討厭的東西。

不同人有不同圈子,不同家庭也有不同的教育理念。如果覺得孩子之間的社交不太舒服,咱們換個朋友圈就是了!

*以上內容系網友AllaboutAUS自行轉載自媽媽幫,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