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尤其是一些前沿醫療成果不斷。
然而對於基礎醫療系統
大批華人卻是連連搖頭,
甚至有華人生病,
卻選擇飛回國內治療!
#01:
華人生病差點被噶腰子
果斷買機票飛回國治療
最近,一名紐西蘭華人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看病的經歷,直言紐西蘭的醫療糟糕,自己在紐西蘭生病之後差點被醫院「嘎」腰子!
據這名華人Steven表示:「
從去年的 2月開始到今年的3月我的一個良性腫瘤止血手術被紐西蘭糟糕的醫療系統一步一的逼到要全腎移除。
」
2023年2月,紐西蘭的Steven在接受體檢時被發現腎臟上有腫瘤,「當地醫院通知我,我的腎臟上長了腫瘤。」
檢測結果顯示這是一顆良性腫瘤。
醫生建議Steven接受一次開放式手術,切除部分腎臟以及腫瘤。Steven得知手術會留下較大的創口,因此一直在考慮是否接受手術。
他諮詢了當地醫生,希望能否進行微創手術,但被告知不可行。他進一步詢問是否能在中國接受微創手術,醫生則告知稱中國目前尚未具備該技術。
為了找到更有效的治療方法,Steven幾乎跑遍了紐西蘭包括公立和私立在內的各大醫院,但得到的結果都是一致的:對於這種腫瘤,沒有微創手術,只能傳統手術。
在得到這個答案之後,Steven最終還是選擇進行了手術。
原以為在接受手術之後身體能夠逐漸恢復,殊不知噩夢才剛剛開始…
術后兩周,Steven頻發尿血現象,緊急趕往醫院就診。檢查發現,他的腹腔內存有大量積液,需要進行穿刺引流。
就在3月20日,他被電話告知,去年12月的手術造成的長期腎臟漏尿持續了三個多月,無法愈合的原因是部分腎已經壞死,壞死原因可能是手術過程中止血造成的。
所以醫生認為沒必要保留這個腎了,需要做整個腎髒的摘除。
這個消息讓Steven感到有點不可思議!
「
這是因為醫生的失誤要我的腎全摘來負責嗎?我吃了3個多月的苦最後和說要腎摘除我是根本無法接受的,而且這在中國已經完全是可以微創的手術,紐西蘭居然說還是要給我開放手術。
」
也正是這一次和醫生的談話,讓他萌生了回國保腎的想法。
隨後在3月23至3月26日期間,引流管堵了3天,但是醫生的答覆竟然是不疼就沒事不用到醫院,也許自己過段時間就又會通的。
這一番操作,又讓Steven對紐西蘭醫療系統的信任開始逐漸崩潰…
「
我的天哪已經有壞死還堵了,液體無法排出都在體內非得到嚴重的不行才管我嗎?
」
於是他決定不再繼續等待,無論醫生是否同意他覺得自己都必須得回國了。因為按照紐西蘭醫院這樣的治療手段,留下來的風險遠大於回國。
於是在3月27日,Steven就回到了國內,入院進行治療,也開始分享自己在國內治療的後續。
回國第一天就順利住進了醫院,火速做了一天的檢查。
「
見證中國速度,明天再做一個CT,估計快的話明天慢的話後天可以看到醫生的治療計劃了。
」
幾天後,醫院對Steven進行了治療,更換了雙J管。
和紐西蘭醫生直接摘除全腎的診斷不同的是,中國醫生認為可以保腎。
幾天後,Steven從醫生那裡得知可以不用進行手術,並且剩下的腎可以保住。
又過了一周多的時間,Steven已經順利出院,並且約了兩周后拔管。甚至再觀察一周沒有問題就可以返回紐西蘭了。
於是在兩周后,Steven成功拔除雙J管,並且在9天後表示,「回國保腎階段性勝利,暫時回一趟紐西蘭。」
「
雖然醫生希望我最好能再多待一個多月完成複診后再回紐西蘭,但是紐西蘭這邊確實有事等著要處理,所以帶著醫生開的葯先回一趟紐西蘭。醫生叫我關注體溫變化,現階段不可提重物,如果再漏風險會很大。
我承諾如果出現高燒不退我會馬上回國,如果沒有異常我會過兩個月左右回國複診。
」
至此,從在紐西蘭被告知要摘除全腎決定回國治療,到在國內完成治療回到紐西蘭,只用了大約一個月的時間。
而從Steven最後一篇關於治療的帖子中也能看出,紐西蘭的醫療系統確實讓他感到有些失望。
不過他也表示,沒有完美的醫療,只有合適的醫療,如果真的生病了還是要根據自身的情況理性選擇。
#02:
澳洲醫療等待是常態
看病實在太麻煩
和紐西蘭的醫療系統一樣,澳洲的醫療也是讓很多華人感到無奈,在澳洲看病實在太麻煩,不僅等待時間長,很多病還反反覆復治不好!
從預約GP到開單檢查,從預約醫院到等待報告…整個過程無比漫長,小病一等幾個月基本上就是常態。
「在澳洲看病真的看鬱悶了。」
曾有人吐槽過,在澳洲的急診特色是這樣的:急診急診,急了才診,emergency,已沒精神。to be a patient,you must be patient.
據說,澳洲醫院急診部門對患者的優先救治是這樣的,遵循輕重緩急的原則。
第一位:生命可立即被危及、病症可立即惡化的患者。
第二位:生命接近受到危及的患者。
第三位:受到潛在生命威脅的患者
第四位:潛在的嚴重病患
第五位:低緊急癥狀
Triage Nurse會將病患都記錄在案,在一定時間內會到等待區域重新評估患者狀況,看是否存在惡化癥狀,是否有必要將順序提前。
也就是說,看急診,被判定在藍色級別的患者沒有4小時是看不了醫生的。但事實上,大家經歷的等候時間遠遠不僅如此。
好多華人朋友也吐槽了澳洲醫院的急診糟糕,感冒發燒在急診排隊等到退燒了也沒排到,坐著救護車流著血被送進來居然等了5個小時才有人管。
還有華人po出了一篇記錄自己在澳洲看急診的經歷。
向上滑動閱覽
都說澳洲醫療福利好,但前提是有Medicare或者買了私人保險,不然就等著收天價賬單吧…
2017年的時候,一位姓楊的中國女生在澳洲旅遊時候摔傷,造成骨折,在澳當地醫院治療后,最後賬單收費竟高達大約12萬元。
最後
就像這名華人所說的,
由於中國和澳洲紐西蘭的醫療體系不同,
在就診流程以、體驗以及效果上的差別也很大,
沒有完美的醫療體系
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是正確的。
*以上內容系網友澳洲一點通自行轉載自微報澳洲,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