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房價狂飆93.5%,工資漲幅相形見絀!買家如今只能花大錢買小房了
長期以來,房價的上漲速度遠遠超過工資的增長,這使得潛在購房者更難買房,除非他們承擔巨額債務或獲得家人的幫助。專家警告說,這一差距可能會進一步擴大。
住房的需求已經超過了新建住房的速度,與此同時過去兩年利率上漲也提高了買家的預算。
與此同時,最近工資增長的回升顯示出見頂的跡象,但增幅低於房價增長。
本周澳洲統計局(ABS)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份的一年內,工資上漲了4.1%,略低於截至12月份的一年。相較之下,Domain的數據顯示,在截至3月份的一年內,首府城市的房價上漲了8.4%,但墨爾本的漲幅較低,而悉尼的漲幅較高。
但從長期來看,差距非常明顯。
在截至3月份的12年裡,首府城市的房價飆升了93.5%,而工資僅上漲了34.7%。
聯邦銀行(CBA)澳洲經濟部門負責人Gareth Aird表示,在過去幾年之前的30年裡,利率一直處於結構性下降狀態。
「隨著利率下降,一定收入水平的借貸能力也在上升,這使得房價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持續上漲。」
而最近,儘管加息,但房價的上漲速度仍然快于工資,他將其歸因於人口增長強勁,而住房供應相對不足,以及買家獲得父母的支持。
最新數據顯示,由於買家憑藉家人或自己通過住房創造的財富(而不僅僅是工資儲蓄)的幫助下買房,所支付的首付款正在增加。
Aird還指出,隨著女性在勞動力中所佔的比例不斷增加,雙收入家庭的興起意味著家庭收入的增長速度快于工資,這也是推動房價上漲的另一個因素。
「在幾個首府城市,中位房價住宅的可負擔性已經達到了歷史最差水平,」他說,「進入住房市場變得越來越難。」
他說,現在買家需要更多的首付,並且必須用更大比例的收入來償還貸款,但他們購買的房產可能比30年前父母在類似職業工作時能買到的還要小。
「如今,有些收入相當不錯的人都難以進入房地產市場,更不用說購買中位房價的住宅了。」
Aird認為,如果沒有政策變化,如增加新建住房或減少投資者需求,這一差距不會縮小。
PRD Real Estate首席經濟學家Diaswati Mardiasmo也強調了新建住房的不足,以及利率的結構性下降。
「甚至在新冠疫情之前,我們就注意到獲批開發的房屋數量有所下降。」她說。
「綠地開發已經變得相當昂貴。大多數開發商,尤其是那些在內城區或首府城市的開發商,由於土地不多,他們正在考慮開發公寓。」
她說,工資增長和房價增長之間的差距現在已經如此之大,要縮小這一差距將是一個挑戰。
「即使工資繼續上漲,即使房價保持穩定,工資的漲幅也必須足夠大,而且要持續很長時間,而房價也必須長期保持穩定才有用,」她說。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這一差距將繼續擴大,因為房價會繼續上漲。」
她說,這意味著買家可能需要調整預期,選擇公寓而不是房子,就像其他國際大都市那樣。
Shore Financial首席執行官Theo Chambers注意到,在過去五年裡,買家更願意利用槓桿購買房產。
「特別是在低利率環境下,我們看到很多人拋棄了汽車租賃,取消了信用卡,擺脫了生活方式上的不健康債務,並將這些能力用於購買住房。」
但他也表示,其他人在購房時得到了家人的幫助,
「無論是擔保貸款還是現金出資,『父母銀行』肯定會以多種方式提供幫助。許多父母幫助他們的孩子買房。」
*以上內容系網友會火自行轉載自大澳網,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