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爾本的Archie-Nhi Hoang去年從Richmond搬到Kew,
與她的年輕家庭一起尋找更多空間和後院,但她沒意識到自己正逆潮流而動。
像Kew和Hawthorn這樣的綠樹成蔭的郊區,有許多公園和學校,適合孩子成長。
然而,數據顯示這些區域的兒童數量正在減少,而墨爾本市中心及其郊區的兒童數量則在迅速增加。
Hoang說道:「當你為孩子和自己獲得這麼多空間時,你會非常珍惜。這不像Richmond,那裡新公寓層出不窮。」
根據最近的普查數據,墨爾本市和外郊的增長走廊兒童數量顯著增加,而許多內城和中環郊區如Kew則有所減少。
Boroondara市議會(Kew所在的地區)在2016到2021年間兒童數量減少了1875人。
Kew從2016年的3948名兒童減少到2021年的3706名,而鄰近的Hawthorn則從3059名減少到2746名。
YIMBY(Yes In My Backyard)墨爾本組織者Asanka Epa將這些數據與建築審批情況進行了比較,發現兩者之間有很強的相關性。
他表示:「如果不給年輕家庭提供負擔得起的住房,學校和學生之間就會出現巨大的脫節。」
Boroondara的大量兒童減少顯示,儘管有很多優秀學校,但如果沒有足夠的住房建設以保持負擔能力,這個區域將變成退休村。
Kew高中校長Josie Millard表示,該校一直能為區外申請者提供名額,可能是因為附近有很多私立學校。
她說:「我們知道當地小學的入學率在減少。COVID-19導致了部分人口外遷,而我們在Kew,本地的密度沒有增加。」
Boroondara社區支持主任Kate McCaughey表示,將建築審批或特定的城市規劃或住房政策直接歸因於該地區的人口變化是猜測性的。
她指出,兒童數量減少的原因還包括內部/外部移民、住房負擔能力、生活成本和人口老齡化。
與Boroondara和Stonnington相比,兒童數量大幅增加的區域主要是墨爾本的外郊增長走廊,如Tarneit、Point Cook和Craigieburn。
Tarneit的兒童數量增加了6192人,達到16348人;Point Cook增加了4301人,達到18303人;Craigieburn增加了3590人,達到16757人。
墨爾本大學城市地理學家Kate Shaw博士警告說,不同郊區兒童數量的變化並不足以識別任何趨勢。
她表示,內城和中環郊區歷來都是兒童較少的地方,這部分反映了更富有和受過良好教育的女性選擇少生孩子的長期全球趨勢。
Shaw博士表示,內城和中環郊區變得越來越昂貴,只有富有和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才能住在那裡。
她認為,唯一能增加住房負擔能力的方法是建造更多的負擔得起的住房,而政府應該更多地建設公共和社區住房,以大規模減少私人租賃市場中的人群。
總的來說,墨爾本的住房和兒童數量變化反映了城市化和住房政策的複雜互動。
對於像Hoang這樣的家庭來說,在Kew這樣的郊區找到一個理想的生活環境固然重要,但整個城市的住房負擔能力和人口流動仍然是需要解決的重大挑戰。
*以上內容系網友AUS貝小主自行轉載自墨爾本微生活,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