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是葯三分毒」,葯這東西不能隨便吃,否則容易招致意想不到的後果。巴西一位女士為了緩解痛經,選擇了服用布洛芬。
沒想到這個平平常常的選擇卻使其得了一種非常罕見的疾病,整整昏迷17天,身體遭受了嚴重摧殘……
澳洲政府對人們的醫療健康甚為重視,在剛剛頒布的新財年預算中也包含著對藥物和醫療的相關措施。
痛經服用布洛芬 意外昏迷17天
近日多家媒體均報道了這樣一件悲慘又離奇的事件。31歲的巴西女子傑奎琳-格馬克(Jacqueline Gmack)在經期為了緩解自己的不適,服用了規定量的布洛芬。
接下來她便昏迷過去,待到她再次清醒過來,已經過去整整17天了。據悉,誘發昏迷的原因是一種罕見的病症,對非處方葯產生了反應。
「直到那時我才恍然大悟,意識到自己非常虛弱,而且身上發生了非常嚴重的事情。」
從本質上講,這種綜合症會導致人體攻擊自己的皮膚,從而引起水泡和脫皮。如果不進行治療,這種病會危及生命,也會給眼睛會留下疤痕和嚴重損傷。
傑奎琳說:「他們告訴我,我能活下來簡直是個奇迹。」儘管成功被搶救了過來,但是這種病還是給傑奎琳的生活帶來了災難性的變化。
她的面容被毀了,視力也受到嚴重損傷。
儘管治療過程艱難又充滿波折,但傑奎琳還是保持著樂觀積極的心態。
每年50人死於過量服用 撲熱息痛明年適用新規
一份獨立報告顯示,每年有 50 名澳大利亞人死於故意服用過量撲熱息痛。
為了防止該常用藥被進一步濫用,澳洲藥品監管機構於2023年9月份做出決定:
從2025年起,澳大利亞人將需要藥劑師的批准才能大量購買撲熱息痛,以減少止痛藥過量使用。
過量使用撲熱息痛的比例在青少年和年輕成年人中最高,之前提出的其他改革措施包括限制未成年人在沒有處方的情況下購買這種止痛藥。
監管機構鼓勵超市一次只銷售一包藥品,並要求消費者在改革生效前不要囤積藥品。
聯邦預算案中 藥物與醫療福利
在聯邦政府的的最新預算髮布會上,財長吉姆·查莫斯表示:最首要的目標是幫助澳洲家庭解決生活費用難題。
除了能源補貼等,藥物醫療作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預算案中自然也有相關安排。
衛生官員表示,一項新的心理健康計劃將從2026年開始實施,八年內將耗資8.88億澳元。
該計劃現在的名稱是 「國家早期干預服務」(National Early Intervention Service),有可能被重新命名,並將針對嚴重程度不高的情況提供5至10次免費的認知療法。
此外,政府還宣布在四年內增加4900萬澳元的投入,用於子宮內膜異位症和複雜婦科疾病的診斷和管理,
並增加700萬澳元用於流產教育和宣傳計劃、資助喪親服務以及一項旨在改進流產數據收集的研究。
印象結語
像傑奎琳所遭遇的不幸情況是罕見的,但並不代表之後不會再發生。無論是處方葯與否,在服用時都需要我們小心謹慎。
特別是對於一些危險性較大的藥物,不可懷有僥倖心理,需要及時諮詢自己的全科醫生或者藥劑師。
不可自行決定服用量,既容易產生過量的危險,還可能因量不夠對相關病症無法起到治療或抑制的作用。
*以上內容系網友AllaboutAUS自行轉載自澳洲生活網,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